- 年份
- 2024(6292)
- 2023(9200)
- 2022(7375)
- 2021(6922)
- 2020(5524)
- 2019(12554)
- 2018(12381)
- 2017(23936)
- 2016(12951)
- 2015(14703)
- 2014(14592)
- 2013(14185)
- 2012(13148)
- 2011(12043)
- 2010(12047)
- 2009(11319)
- 2008(11181)
- 2007(9882)
- 2006(9173)
- 2005(8580)
- 学科
- 济(57343)
- 经济(57288)
- 管理(35325)
- 业(33222)
- 企(24599)
- 企业(24599)
- 中国(21440)
- 方法(20741)
- 数学(18707)
- 数学方法(18527)
- 农(18220)
- 贸(13776)
- 贸易(13768)
- 易(13546)
- 财(13370)
- 业经(12713)
- 制(12320)
- 农业(11485)
- 策(11309)
- 地方(10632)
- 银(10233)
- 银行(10228)
- 行(9941)
- 发(9622)
- 融(9201)
- 金融(9201)
- 学(9030)
- 环境(8869)
- 及其(8784)
- 体(8599)
- 机构
- 大学(184468)
- 学院(183817)
- 济(89966)
- 经济(88469)
- 研究(71320)
- 管理(68462)
- 理学(57823)
- 理学院(57189)
- 管理学(56445)
- 中国(56387)
- 管理学院(56076)
- 财(40845)
- 京(39832)
- 科学(38177)
- 所(35142)
- 财经(31668)
- 研究所(31582)
- 中心(31196)
- 经济学(29441)
- 经(29112)
- 江(27465)
- 农(27008)
- 经济学院(26442)
- 北京(26075)
- 院(25674)
- 范(24624)
- 师范(24470)
- 财经大学(23417)
- 业大(22004)
- 州(21211)
- 基金
- 项目(116433)
- 科学(93900)
- 研究(89812)
- 基金(87270)
- 家(75326)
- 国家(74738)
- 科学基金(63921)
- 社会(60574)
- 社会科(57574)
- 社会科学(57563)
- 基金项目(43921)
- 省(41356)
- 教育(40610)
- 自然(37686)
- 自然科(36845)
- 自然科学(36836)
- 资助(36302)
- 自然科学基金(36229)
- 划(35961)
- 编号(35438)
- 成果(30334)
- 部(27931)
- 发(26735)
- 国家社会(26627)
- 重点(26507)
- 中国(25520)
- 课题(25342)
- 教育部(24416)
- 创(23576)
- 性(23569)
共检索到293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中国发展近代工业,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近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10%左右。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70%。按照前苏联的传统说法,工业比重达到工农业总产值的70%,就算实现了工业化。中国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没有再提工业化的口号。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涉及对工业化的理解问题。所谓工业化,实质上是从传统的农业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金瑞庭 原倩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格局,是事关战略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体制、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境外投资监管体制、区域开放机制、开放安全机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政策体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要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开放战略目标,在准确把握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政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和新路径,着力推动优化完善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区域开放、开放安全等制度体系,以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大程度互利共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熊华文
一、当前节能降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较好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但也应看到,当前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亨明
本文尝试从2000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来中部地区的工业化现状,分析其特点及发展趋势,根据其出现的问题,简要说明阻碍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因素,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中部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提出一些基本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新型工业化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付敏杰 张平 袁富华
立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演进过程中的财税体制变迁,本文分析工业税制对于工业化、土地财政对于城市化的激励作用,揭示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下工业化税收和公共服务支出的不匹配特征。通过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土地经营导致的工业税收替代效应,发现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都显著抑制工业税收增长。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归纳了财政体制转变的三个逻辑:福利支出增长导致的城市化成本刚性上升;工业税基逐步削弱的确定性与服务业税收增长的不确定性;土地财政造成的财政幻觉。基于典型事实和理论分析,本文对城市化新阶段的财税体制转型方向给出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付雪
我们如何看待重工业化工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总量和结构失衡问题,国家宏观调控应该如何制定,这需要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几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的工业部门,其投资增长对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我们分两步估计某工业部门资本扩张的经济影响:由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成的计量经济学估计产业内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明
从现在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面临着上新台阶的战略性任务,而建立新的农业资金运行机制,缓和农业资金的供求矛盾,必然会成为今后解决农业资金问题、保证农业长期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侧重就当前这方面的现实问题和对策思路作些研究,以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中原 侯永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中国至20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去年十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诸多领域。其中,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可以理解为,要保持发展的连贯性,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中国将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两大关键举措,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
关键词:
中国 2020 发展目标 政策取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本文认为,经过2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最大成就是基本摆脱了短缺的束缚,最大问题则是有效需求不足。进而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国经济已具备了市场经济国家的若干重要宏观经济特征。本文最后通过分析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以及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得出如下政策结论:协调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厚此薄彼都是不可取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天勇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思路的调整中共中央党校周天勇宏观经济管理,不论在任何国家里,它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高水平的经济增长、较为充分的就业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考虑经济开放,还有国际收支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各种宏观经济理论都试图揭示导致经济增长速度过低、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推动近20年中国工业加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市场机制的引入和不断强化,以及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三大支柱──公有制理论、计划经济理论和分配理论──都被大大突破,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规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市场竞争的加剧,则是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调控体系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加快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竞争性不断强化,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而更着重于构建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是近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基...
关键词:
工业 制度创新 组织变迁 政策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郝福庆 王谈凌 鲍文涵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数量大、速度快、不平衡等特征。人口老龄化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和消费需求结构,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造成压力,影响家庭功能和代际和谐。但是,我国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本潜力、文化传统及政治体制和后发优势等方面具备有利条件,人口老龄化不会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的"灰犀牛"。下一步,要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从夯实财富储备、提高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完善健康和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以及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力资本 养老服务 银发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占恒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品牌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市场竞争的焦点正在由单一的产品价格竞争转向包括质量、技术、服务、诚信、文化等在内的品牌竞争。拥有知名品牌是中央的战略要求和“十一五”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没有与中国经济一同发展起来,或许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缺憾之一。中国要走品牌发展之路,打造品牌大国乃至品牌强国,必须形成统一有效、覆盖全国的品牌战略工作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
知名品牌 战略意义 政策取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谭善勇
首先论述了中国城镇化动力和基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城镇化模式,分析城镇化指标及其局限性,然后总结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城镇化的认识和政策误区,最后探讨城镇化战略对策。城镇发展战略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突破"条块"思维模式,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分解到最低的行政单位来解决,很多问题(诸如环境、社会福利、分配、粮食安全等)都需要在宏观的层面上统筹解决。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挑战 政策误区 中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李扬
我国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新变化。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理论和实践表明,在我国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资源配置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换的条件下,与需求不足作战,将是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