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62)
2023(18602)
2022(15496)
2021(14304)
2020(12199)
2019(27980)
2018(27364)
2017(52158)
2016(27849)
2015(31826)
2014(31927)
2013(31506)
2012(28937)
2011(26083)
2010(25994)
2009(24622)
2008(23677)
2007(20856)
2006(18323)
2005(16822)
作者
(80768)
(67419)
(66984)
(64099)
(42899)
(32542)
(31033)
(26154)
(25879)
(23954)
(22923)
(22805)
(21423)
(21180)
(21172)
(20947)
(20125)
(20006)
(19506)
(19377)
(16841)
(16359)
(16286)
(15435)
(15249)
(15099)
(14947)
(14801)
(13569)
(13468)
学科
(122259)
经济(122135)
管理(80182)
(76374)
(62488)
企业(62488)
方法(53664)
数学(47261)
数学方法(46666)
中国(38465)
(32244)
(31827)
(29549)
金融(29546)
(28108)
银行(28065)
地方(28004)
(27008)
业经(26857)
(24461)
(24277)
(23038)
贸易(23021)
(22420)
农业(21716)
(20616)
财务(20539)
财务管理(20489)
环境(20486)
企业财务(19554)
机构
大学(402992)
学院(400430)
(170086)
经济(166716)
管理(154223)
研究(138710)
理学(132404)
理学院(130919)
管理学(128635)
管理学院(127884)
中国(111126)
(85565)
科学(83822)
(77536)
(69750)
中心(65821)
(64813)
研究所(63576)
财经(62205)
(58876)
业大(57167)
(56539)
北京(54041)
经济学(53528)
(52566)
师范(52026)
农业(50823)
(50040)
经济学院(48413)
(47731)
基金
项目(268968)
科学(212539)
基金(196944)
研究(196000)
(171886)
国家(170570)
科学基金(146378)
社会(126039)
社会科(119627)
社会科学(119592)
基金项目(103322)
(103230)
自然(93500)
自然科(91363)
自然科学(91339)
自然科学基金(89680)
教育(89508)
(87768)
资助(81258)
编号(78854)
成果(64414)
重点(61186)
(60049)
(58895)
(55595)
课题(54058)
国家社会(53459)
创新(52207)
科研(51830)
教育部(51478)
期刊
(180761)
经济(180761)
研究(116048)
中国(78234)
学报(61582)
(60420)
(57778)
科学(57042)
管理(55022)
(46677)
金融(46677)
大学(46538)
学学(43491)
教育(39599)
农业(38929)
技术(35636)
财经(30390)
经济研究(29939)
业经(27793)
(26202)
问题(24207)
(22239)
图书(22193)
统计(21246)
(20571)
技术经济(19979)
(19117)
理论(19097)
资源(18644)
国际(18514)
共检索到599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亚斌  金培振  艾洪山  
文章通过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外部环境因素纳入模型,获得了能切实反映"两化融合"动态特征的融合系数,并以此构建了一个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35个二级指标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环境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2005-2009年中国30个省区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区域的"两化融合"环境水平进行了测算和比较。结论表明,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善有助于提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速度;从整体上看,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环境正趋于改善,但提升速度依然缓慢;东中西部地区的融合环境改善表现出较严重的不平衡,聚类分析表明融合环境水平的区域分布呈纺锤形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明立  谭远发  
人口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首次在明确人口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以及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五大要素着手,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人口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同时揭示了其具有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的深层次机理。最后提出了促进各区域人口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扬  莫家伟  舒元  
Sah-Stiglitz通过构建"价格剪刀差"模型,结合政府目标函数考察了工农价格剪刀差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在Sah-Stiglitz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包括农民、工人和企业的政府目标函数,求解出政府对以上三者的社会价值评价的权重,即边际社会价值,并根据理论模型建立实证方程对1981—2007年间农民、工人和企业的边际社会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赋予农民的社会价值权重最低,工人次之,企业的社会价值权重最高,政府更偏好于企业利润积累,但近年来农民收入的边际社会价值在逐步提高。本文认为在上述价值评价排序下,政府缺乏激励去促进农民增收,因而,建立一种基于粮食目标价格的补贴制度有助于消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祝宏辉  王彦  
基于新疆建设兵团2011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新疆建设兵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建设兵团及其各师两化融合水平在近四年中持续提升;新疆建设兵团南北疆之间两化融合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新疆建设兵团及其各师的两化融合潜力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使用多元线性模型和双限Tobit模型对新疆建设兵团两化融合的影响因素展开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基础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康  肖静华  乌家培  
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是我国经济管理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以提高技术效率为目标,以工业化与信息化平衡发展、技术进步与社会稳定平衡协调、工业装备技术资源与信息资源平衡发展为主要路径特征,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辽  王俊杰  
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基于两化融合新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DEABootstrap和协调发展模型的方法,对中国制造业2006—2015年两化融合水平进行多个角度的测度。研究发现,制造业两化融合水平不仅总体呈现了东部高,中西低的静态梯状分布特征,而且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的时空分异特征十分明显。此外,中西部地区间的制造业两化融合水平并不存在绝对收敛态势,但是不同区域最终会以不同的收敛速度趋于各自的稳态水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琦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明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传雷  李从春  
大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信息化建设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信息化仍没有实现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严重制约着工业化进程。本文阐释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分析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和实现的途径,重点讨论了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焦点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艳  孙静静  魏津瑜  赵斌  毕小青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两化融合"程度测度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构建两化融合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运用ELECTRE方法来研究两化融合的程度;选取了天津市300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天津市九大行业的两化融合程度,其中装备制造的两化融合程度最高,新能源新材料的融合程度最低。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安超  初毅  
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的角度入手,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5级成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明确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在进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构建针对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定性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和定量研究的主成分析法给出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可辅助企业对自身两化融合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可辅助政府了解区域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及所处阶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劲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一新思想,从产业系统上看,"两化融合"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的优化、对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的提升、对新兴产业的催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眸眸  
本文在构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借鉴菲尔德两部门模型和EBA模型,采用2006201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别针对我国总体情况、中西部地区和各省份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资产比等指标,对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数有积极的正向作用,技术市场交易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行业平均工资的正向影响也十分明显,而居民消费指数、工业治理污染完成投资的影响则为负;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指数、地方财政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利用2010年-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两化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有促进作用。两化融合工业应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较弱,而基础环境和应用效益的作用相对显著;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动作用则主要源自融合应用效益的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利用2010年-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两化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有促进作用。两化融合工业应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较弱,而基础环境和应用效益的作用相对显著;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动作用则主要源自融合应用效益的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乔国厚  王海有  
区域层面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价体系要求把经济、社会、生活的融合水平进行全面的测度,对于指标选取的多维度深层次性以及指标权重设置的科学合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构建以就绪度、应用度以及绩效度作为一级指标,同时涵盖9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北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2007-2011年湖北省两化融合综合水平偏低,但基本保持平稳,并未出现大幅度波动;受金融危机和节能减排不力等因素的影响,应用度和绩效度指数波动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