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5)
2023(8752)
2022(7119)
2021(6661)
2020(5321)
2019(12146)
2018(12054)
2017(23010)
2016(12760)
2015(14731)
2014(14629)
2013(14466)
2012(13541)
2011(12359)
2010(12388)
2009(11473)
2008(11511)
2007(10209)
2006(9570)
2005(9186)
作者
(36427)
(30333)
(30298)
(29343)
(19620)
(14351)
(13761)
(11845)
(11737)
(10805)
(10636)
(10120)
(9832)
(9723)
(9637)
(9611)
(9078)
(8836)
(8759)
(8589)
(7775)
(7377)
(7332)
(6960)
(6785)
(6722)
(6670)
(6654)
(6206)
(6197)
学科
(58351)
经济(58288)
管理(31440)
(28443)
中国(23850)
(19897)
企业(19897)
方法(19355)
数学(17272)
数学方法(17100)
(17065)
地方(12803)
(12774)
贸易(12765)
(12469)
(12463)
业经(12374)
(12079)
农业(10933)
(10236)
银行(10227)
(10146)
(9887)
(9808)
环境(9186)
(9044)
金融(9043)
(8691)
发展(7894)
(7876)
机构
大学(183054)
学院(180787)
(85172)
经济(83457)
研究(74205)
管理(63274)
中国(58345)
理学(52448)
理学院(51746)
管理学(50941)
管理学院(50593)
科学(41859)
(41565)
(38041)
(38004)
研究所(34043)
中心(32516)
(29482)
财经(29443)
经济学(27911)
北京(27582)
(27561)
(26916)
(26817)
(25795)
师范(25613)
经济学院(25026)
业大(23240)
农业(22725)
科学院(22703)
基金
项目(114009)
科学(90373)
研究(85541)
基金(84071)
(73790)
国家(73225)
科学基金(61478)
社会(57093)
社会科(54116)
社会科学(54104)
基金项目(43272)
(40848)
教育(38098)
自然(36605)
(36021)
自然科(35801)
自然科学(35793)
自然科学基金(35165)
资助(34516)
编号(33022)
成果(28422)
(26610)
(26461)
重点(26405)
国家社会(25138)
中国(24847)
课题(24289)
教育部(22796)
(22626)
发展(22108)
期刊
(100354)
经济(100354)
研究(65417)
中国(40775)
(28507)
(28024)
学报(26135)
科学(25754)
管理(25274)
(21085)
金融(21085)
教育(20206)
大学(20041)
农业(19394)
学学(18486)
经济研究(17158)
财经(15288)
问题(15273)
技术(14417)
业经(14069)
(13492)
(13389)
国际(12284)
世界(12159)
(11050)
现代(8916)
技术经济(8771)
图书(8686)
(8678)
经济问题(8263)
共检索到297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黄群慧  吕铁  周维富  
“十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各自发展态势良好,工业化进程由“九五”期末的工业化中期的第一阶段进入到工业化中期的第二阶段,城市化相对于工业化取得了更快的发展。从未来发展看,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存在诸如工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就业和向非农转移的人口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质量和数量不同步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存在大量“待城市化”的乡镇企业员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更为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中国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本、难度都将加大。“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面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积极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速建  王欣  
"十一五"时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指引下,在国家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创新激励政策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一阶段,中国工业企业总体研发状况有明显改善,研发投入、研发活动以及研发产出情况良好,但是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例如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错误导向。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力  
未来单纯依靠工业化推动经济已经走向尽头,随着外需逐渐转向内需,城市化仍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本文首先利用logistic函数预测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水平,其次利用主成分法降低纬度并确定权重,构建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结果发现中国未来仍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其城市化的拐点将在2017年出现;但同时中国各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良莠不齐,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质量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而经济潜力因子和环境因子应该被赋予更多的重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贾彩彦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城镇化的经济战略,关于城市化的探讨则应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追根溯源,研究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最早论述,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整理对此问题研究的脉络,以期为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城市化提供理论根源。从中国真正开始出现第一次城市化浪潮,即19世纪后半叶之始,当时的政府及一些学者即已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这些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城市化的一系列问题都会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裕民  
"十一五"纲要明确提出中国要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中国城市化已经快速增长了28年,但是,正是城市化长期快速大规模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不断积累,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严重限制了"十一五"期间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及时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为未来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健康稳步发展奠定基础。从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中国城市化面临着如下五大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勇  林家彬  
目前,我国城镇化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继续加速城镇化步伐是促进统筹城乡发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和关键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的道路选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为9%-9.5%,实际增长率应保持在8%左右。为了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提高消费率的重点是调节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关系,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待遇。资源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增加资源供给的同时,必须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产业升级,必须加快发展战略性产业。战略性产业选择的目标是培育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装备转移到现代化的基础上来。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制造业是一项不可懈怠的战略性任务。要防止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来源的“空心化”。由于市场竞争,生产集中化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宜勇  顾严  李宏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正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始于晚清时期,经历了三个持续的发展阶段。通过对三个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晚清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特殊关系,阐释了由晚清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晚清城市化的特点。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和理解中国国情并进而解决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一、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十五"规划提出城镇化战略,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至2002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39.09%,已超过1998年世界发展中国家38.4%的平均水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锋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应对偏热通胀"和"金融危机,V型强劲反弹"两个阶段,宏观调控政策也随之调整演变。总体来看,总需求管理较多采用产业政策和数量性、部门性、行政性工具手段,宏观调控手段更加多样化,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更加科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宏利  
本文分析了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居民(包括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并没有完全享受到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在"十五"和"十一五"的大部分时间,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而国家税收的增速却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收入分配不均问题日益严重,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文章认为,在城市化滞后的情况下,投资与出口导向型的重工业化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改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劳动力价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涵  成金华  
为了取得可靠的能源需求预测,本文引入工业化、城市化等重要因素,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优势,确定了输入向量集合和输出向量集合,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将我国1985-2009年能源需求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与仿真,并对中国2010-2020年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并模拟解释变量不同增长率下能源需求的演变并给出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能源需求影响很大,到2020年能源需求将达到45.3亿t标准煤,而且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能源需求就越大。变量模拟得出的结论是产业结构也是能源需求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工业结构的调整,即便是微调,也会对能源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