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68)
2023(19062)
2022(16276)
2021(15141)
2020(12630)
2019(29163)
2018(28707)
2017(55329)
2016(30056)
2015(33722)
2014(33978)
2013(33635)
2012(31148)
2011(28408)
2010(28405)
2009(26739)
2008(26135)
2007(23340)
2006(20863)
2005(19037)
作者
(87940)
(73216)
(72913)
(69433)
(46795)
(35002)
(32909)
(28551)
(27845)
(26328)
(25162)
(24850)
(23604)
(23430)
(23055)
(22625)
(21711)
(21207)
(21163)
(21077)
(18472)
(18054)
(17654)
(16714)
(16415)
(16279)
(16213)
(15949)
(14863)
(14428)
学科
(137248)
经济(137082)
管理(88802)
(81805)
(67382)
企业(67382)
方法(56445)
数学(49281)
数学方法(48813)
中国(36298)
(33897)
(33488)
(29044)
业经(28211)
(28112)
地方(27693)
(23843)
贸易(23826)
(23090)
农业(21878)
(21573)
金融(21565)
(21536)
银行(21476)
(20682)
(20561)
(20389)
财务(20308)
财务管理(20266)
理论(19787)
机构
大学(439865)
学院(434897)
(188389)
经济(184620)
管理(167209)
研究(155063)
理学(143385)
理学院(141745)
管理学(139478)
管理学院(138680)
中国(118727)
(94500)
科学(91347)
(88488)
(78377)
研究所(70768)
财经(70027)
(69546)
中心(68607)
(64436)
(63644)
业大(62208)
北京(60471)
经济学(58951)
(56280)
(55952)
师范(55385)
农业(54273)
经济学院(52858)
财经大学(51932)
基金
项目(287877)
科学(226843)
基金(211020)
研究(210621)
(184337)
国家(182875)
科学基金(156273)
社会(135672)
社会科(128707)
社会科学(128675)
基金项目(110513)
(109201)
自然(99709)
自然科(97365)
自然科学(97339)
教育(96195)
自然科学基金(95658)
(92447)
资助(87953)
编号(83742)
成果(69630)
(65034)
重点(64677)
(61421)
(58795)
课题(58605)
国家社会(56971)
教育部(56154)
创新(55112)
科研(54552)
期刊
(213076)
经济(213076)
研究(137277)
中国(87753)
学报(68972)
(68370)
管理(64311)
科学(63588)
(62940)
大学(52665)
学学(49696)
教育(45076)
(42921)
金融(42921)
农业(42576)
技术(37052)
财经(36236)
经济研究(35052)
业经(31213)
(31161)
问题(27526)
(23082)
(22449)
技术经济(22265)
世界(20958)
理论(20885)
国际(20392)
统计(20169)
(19573)
图书(19426)
共检索到664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朱戎  
中国工业经济制度的变革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最为重要的核心因素,本文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使该问题清晰化:一是利用残差计量分析方法计量出中国工业经济制度变迁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制度结构性变化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二是计量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变化的轨迹,指出制度变革对工业经济贡献的变化趋势;三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结构性指标,找出导致各种经济成分TFP近几年变化趋势的原因;四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重新评价和审视中国工业制度变革思路,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欣泽  陈言  
1978年至今,中国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伴随着工业部门内部资源错配的变迁。首先,本文构建异质性多部门模型测算出了1980-2014年中国工业部门资源错配系数及其资源错配变动趋势。其次,实证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由工业化中期推进到后期过程中资源错配阻碍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工业部门产出缺口值虽存在局部波动性,但就整体而言呈现下降趋势;第二,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各工业行业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扭曲程度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逐渐优化,但由中期推进到后期时却出现恶化趋势;第三,伴随工业化中期向后期推进的过程中,资源错配对工业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逐渐增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欣泽  陈言  
1978年至今,中国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伴随着工业部门内部资源错配的变迁。首先,本文构建异质性多部门模型测算出了1980-2014年中国工业部门资源错配系数及其资源错配变动趋势。其次,实证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由工业化中期推进到后期过程中资源错配阻碍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工业部门产出缺口值虽存在局部波动性,但就整体而言呈现下降趋势;第二,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各工业行业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扭曲程度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逐渐优化,但由中期推进到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继术  
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一年等)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问题,如何实现持续、稳定、协调的增长,寻求最快的经济增长途径,以达到最显著的经济发展,是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增加,还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晓敏  韩廷春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迁、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上通过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够综合反映制度变迁的制度变量,验证了国家制度变迁对一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当制度供给与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对制度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国家制度安排会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便会出现规模与效率的“反比”现象,从而回答了转型国家规模与效率的悖论问题,进而给出了我国金融结构升级的选择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晓敏  韩廷春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迁、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上通过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够综合反映制度变迁的制度变量,验证了国家制度变迁对一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当制度供给与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对制度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国家制度安排会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便会出现规模与效率的“反比”现象,从而回答了转型国家规模与效率的悖论问题,进而给出了我国金融结构升级的选择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查建平  
本文构造了能够综合反映中国实际情况的经济增长模式量化指标及经济增长分解模型,结合2003—2010年省际工业产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趋势、特性及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要素投入在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并未弱化,反而有所强化,工业经济增长模式越发具有污染化、粗放化特征;不同区域工业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变化存在一定差异,东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生态化与集约化程度较高且相对平稳,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且整体下滑;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模式之间存在倒"U"型变化关系,目前的环境规制强度尚位于倒"U"型曲线左侧,环境规制强度上升有助于推动工业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毅一  王皓良  
文章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出发,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工业能源消耗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效率,而后在三要素生产函数的框架下,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证明了我国工业经济与工业能源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从而证实了抑制能源消费并不会阻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兆旭  陈东景  
根据我国1978年至2016年人均GDP产出、人均资本存量以及从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四个方面所合成的经济制度变迁指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中,产权制度、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起正向作用,而政府干预经济程度过高会产生负向作用。经济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从短期来看,经济制度变迁虽然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人均资本存量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起正作用,但效果不及经济制度变迁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培育多元化产权;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飞涛  武鹏  李晓萍  
中国工业增长的动力机制已由效率与要素协同驱动型向资本投入主导驱动型转变。以2003年为界,资本投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年均34.07%大幅提升为89.28%,而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贡献率则由年均47.34%骤降为年均-4.08%。与此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由年均4.60%急剧下降至年均-0.05%,边际资本产出率由2002年的0.61急剧下降至2012年的0.28。这表明,投资驱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模式面临严峻的效率问题,其可持续性面临质疑。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工业增长效率急剧恶化的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非常显著,国际金融危机并非导致效率恶化的根本原因,只是进一步加剧效率恶化的趋势。当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琴英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建立了包含东、中、西部区域效应的国有与非国有工业经济增长模型。比较显示,国有经济的增长主要来自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非国有经济的增长则主要来自资本和劳动两要素投入的增加。同时,区域因素对国有与非国有经济的产出规模和投入要素的弹性均产生显著影响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传江  黄伊星  
文章基于Lindh和Malmberg的引入年龄结构因子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2009~2010年的中国工业经济各子行业样本。结果显示,若将特定年龄组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视为一种生产率,那么,在控制行业类型、区域因素后,该生产率随年龄呈现临近两端异常下沉的倒U形;在这个形态中,年轻劳动者没有显著的正向经济贡献,而中壮年劳动者具有对工业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率,中壮年劳动力比例较高很可能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增长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卫华  江源  原磊  于建勋  
中国工业发展的要素禀赋基础以及外部条件正在发生着根本性改变,中国工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模式的历史性变革期。成功度过这一时期,需要转换工业发展的驱动力,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技术创新、要素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对工业发展的作用变化,发现要素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在工业发展中的驱动作用下降,技术创新有望成为驱动工业发展的新动力,并探讨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动力和方式,并在宏观、科技、贸易、产业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邓洲  于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工业化的推进和工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业结构特征,这既符合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也与不同时期的国情世情相关,更受我国政府和工业企业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70年的工业结构变迁史表明,坚持经济体制改革、遵循要素结构和需求结构变动规律、保持技术创新的高投入和自主性、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制定符合工业化阶段的发展政策是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经验。当前,尽管工业结构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但向创新驱动、多元动力、深化开放和区域协调方向演进的基本趋势已经确立,工业结构将沿着工业强国的方向继续演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巍  何彬  王文成  谢淑萍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是各地经济差距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初始禀赋等工业地区性因素、工业增长的集约性特征和要素的投入水平是可能导致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生产率的非参数测度方法计算得到1992-2002年期间七个截面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反映工业增长集约性特征的技术进步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并结合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FEM),揭示出了在所研究时间区间内造成工业经济省际差异的成因。本文的研究表明,代表集约型增长特征的技术变革和效率演化对各地工业的增长也呈现波动交替作用的乘数效应,1992-1999年期间,中国工业经济呈现出粗放性特征,资金的投入和各地区的工业基础与初始禀赋因素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初始禀赋的"遗传效应"很明显。从1999年起中国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集约化增长的新阶段,导致省际工业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变为各地区工业发展形成的新的资金、效率和技术实力,即呈现出典型的禀赋"遗忘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