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4)
2023(13733)
2022(11669)
2021(11074)
2020(9538)
2019(22206)
2018(21812)
2017(41338)
2016(22193)
2015(25473)
2014(25281)
2013(25154)
2012(23192)
2011(20916)
2010(20496)
2009(18922)
2008(18583)
2007(16231)
2006(13895)
2005(12443)
作者
(63994)
(53716)
(53476)
(51194)
(34112)
(25809)
(24549)
(20986)
(20485)
(18789)
(18298)
(18101)
(16871)
(16853)
(16846)
(16743)
(16206)
(16038)
(15446)
(15361)
(13237)
(13111)
(13043)
(12178)
(12149)
(12005)
(11845)
(11546)
(10815)
(10670)
学科
(97037)
经济(96939)
管理(60799)
(58942)
方法(48543)
(46788)
企业(46788)
数学(44131)
数学方法(43612)
中国(26638)
(25186)
(23363)
(19931)
贸易(19923)
(19461)
业经(18922)
(18143)
地方(17054)
(16920)
农业(16570)
(14923)
银行(14877)
(14509)
财务(14462)
财务管理(14423)
(14209)
(13965)
金融(13962)
环境(13961)
企业财务(13631)
机构
大学(321227)
学院(318709)
(139839)
经济(137411)
管理(123917)
研究(109945)
理学(107808)
理学院(106615)
管理学(104744)
管理学院(104149)
中国(84299)
(67342)
科学(66639)
(60199)
(55113)
(54768)
中心(50645)
研究所(50554)
财经(49255)
业大(48520)
(45574)
(45123)
经济学(44534)
农业(43449)
北京(41995)
经济学院(40370)
(40059)
师范(39614)
(39306)
财经大学(36968)
基金
项目(219677)
科学(174199)
基金(163285)
研究(156476)
(143547)
国家(142466)
科学基金(122366)
社会(101742)
社会科(96685)
社会科学(96657)
基金项目(85815)
(83079)
自然(79843)
自然科(78103)
自然科学(78080)
自然科学基金(76734)
教育(72473)
(71177)
资助(67966)
编号(61141)
(50027)
重点(49723)
成果(48565)
(46912)
(45505)
国家社会(43650)
教育部(43031)
科研(42897)
创新(42742)
课题(41792)
期刊
(141724)
经济(141724)
研究(89694)
中国(59791)
学报(51043)
(47979)
科学(47271)
(46591)
管理(44193)
大学(38758)
学学(36733)
农业(32953)
技术(28784)
教育(28496)
(27426)
金融(27426)
经济研究(24313)
财经(24303)
业经(21376)
(21029)
问题(19318)
(19147)
统计(17658)
(17369)
技术经济(16724)
(15448)
世界(15420)
(15137)
国际(14931)
资源(14751)
共检索到459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文  李大胜  
本文基于1985~2005年中国34个工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运用三投入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测算工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显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先慢后快,然后停滞再缓慢回升的态势,主要受产出弹性相对较大的就业人数变化,引起资源配置效率的剧烈波动所致;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采掘业,主要原因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产出弹性相对较低的中间投入和资本增长较快。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郑兵云  陈圻  
本文利用1996-2007年我国工业3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转型期我国工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其分解要素的波动情况。实证研究表明,1996-2007年我国TFP平均为4.76%,并呈逐步上升趋势;TFP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平均来说,TFP增长的85.50%来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因为技术效率的提高使TFP平均每年提高了0.94个百分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TFP的贡献年平均0.52个百分点,并有较大的波动;而因为规模总报酬递减的影响,TFP每年反而下降了0.78个百分点。通过经济增长来源分析,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由主要靠资本驱动逐渐向靠技术创新驱动转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泳泽  张妍  
本文采用三投入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面板模型,考察了中国各省市1995年以来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迁,我们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东部、中部的高技术产业生产率高于西部,且东部和中部的生产效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西部地区处于相对平稳状态。(2)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投入与企业规模对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有正影响,而政府的政策支持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3)高技术产业TFP平均值为10.42%,且呈现震荡略有下降的特点,技术进步率的普遍下降严重阻碍了TFP的增长势头。(4)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率和生产效率变化率。(5)东部地区的平均技术进步速度低于中西部,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静  李谷成  冯中朝  李然  
本文运用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核算与分解模型,实证分析1999年以来中国油料作物主产区的TFP增长及其构成成分,对其技术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实证表明,三种油料作物中油菜TFP增长最快,但波动都较剧烈,其中又认大豆最典型,花生TFP增长相对平稳。从TFP增长的构成成分来看,大豆和花生TFP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改善,油菜TFP增长则主要来源于前沿技术进步。受灾率、油料作物种植比例和油料作物主产省份所处区位特征等因素对油料作物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石慧  孟令杰  王怀明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1985-2005年中国地区农业生产绩效的动态表现。结果显示:(1)样本期间八大地区平均的TFP和技术进步率都为正增长,与此同时技术效率的改进不明显且为负增长,规模效率则表现出更明显的负增长,只有少数地区的配置效率改进有正增长;(2)从地区差距和波动来看,八大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率的差异有所缩小,其技术效率变化趋势相同,并且两者波动性不大,而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波动都较大;(3)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配置效率的波动是农业TFP的波动的首要推动力,即近20年来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农业TFP增长波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干春晖  郑若谷  
文章利用推广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1998-2007年3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估计了我国工业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结果表明,较高市场化程度的经济制度、较大的产业规模和较低的能源消耗均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我国工业生产效率是存在波动的,而且行业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全要素生产率是在波动中增长的,2003年是其峰值;行业规模与生产效率表现出了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而与全要素生产率却呈反方向变化;总体上,我国工业TFP增长主要源自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但各行业TFP增长的源泉差异巨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建兴  陈富桥  
文章利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1996-2007年我国茶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研究期间我国茶产业TFP平均增长0.70%,平均技术进步率为1.42%,平均技术效率为72.05%,但都呈逐步下降趋势;TFP增长的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但技术效率的变化和规模报酬率出现一定的退步,阻碍TFP的增长;各省份TFP增长有差异,其中四川省的TFP增长速度最快,而湖南省和陕西省的TFP成负增长;我国茶叶的劳动产出弹性逐年增大,而资本产出弹性逐渐变小,且我国茶叶生产一直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悦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2007-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的前沿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五年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快速,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前沿技术进步率基本一直呈现正增长,成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一直呈现正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因此,提高技术进步将是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所在,同时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的技术效率水平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争  史晋川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转型时期(1987—2002)中国工业部门生产绩效的地区异质性和短期波动的一致性背后的原因。研究首先发现,自1987年以来各地区工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的上升却伴随着资本边际生产率的下降,尤以东部地区最为明显。与此同时资本边际生产率的省际分布正在由离散走向极化,而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分布变化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接着,我们进一步确认了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程度的加强是造成各地区工业生产绩效及构成成分短期波动的首要原因;而民营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的工业生产绩效受到制度冲击的程度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调节能力。另外,劳动力教育水平也对工业生产绩效的提高发挥着显著的积极作...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凌郁  崔新媛  魏欢  陈敏  
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不同经济类型的建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分解和实证测算分析。研究表明,1996~2011年间,所有类型的建筑企业均保持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技术效率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技术进步是建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固定资产净值增长;内资建筑企业劳动力和资本投入要素运转能力较差,配置效率较低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乐  曹静  
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四个部分。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度了1991~2010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12%,增长速率呈整体递减的趋势;规模效率变化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阻碍因素;配置效率变化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北地区是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地区来源,配置效率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来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基于Battese and Coelli(1995)提出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构建了农业FDI影响下的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函数模型,根据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FDI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FDI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进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劳动力投入质量、农业资本投入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和自然灾害则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国农业在总体上出现了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并存的局面。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谷成  冯中朝  
本文利用省级层面农业行业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系统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内部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行业差异,重点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部分,正确识别出各行业生产率增长的不同贡献来源,为全面认识中国农业TFP增长提供深刻的行业基础。实证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各行业TFP增长较大;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技术推进特征,但行业差异较大;这在20世纪80年代表现并不明显,当时只是不同行业间表现出了较为典型的不同增长模式;普遍大规模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损失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率增长开始由技术推进主导;总体上各行业生产率增长基本都由技术推进或效率驱动单独贡献,没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晗  王钊  姜松  
新常态背景下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199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递增趋势;不同区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明显,但差别在逐步缩小;要素配置效率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有鉴于此,本文提出要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进的步伐,提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视区域间的差异,以期继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减小区域间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月玲  叶阿忠  陈泓  
文章基于我国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的客观现实,从前沿技术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演进相融合的视角,采用1996-2011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异质性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用以分析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选择的动态适配性及其对区域TFP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东部地区偏向资本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东部地区虽然选择了适宜的技术进步方向,但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动态适配性却逐渐走低,从而TFP增长率提高缓慢;(2)中部地区偏向技能劳动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尽管中部地区选择了适宜的前沿技术,但较低的要素禀赋结构水平致使赶超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