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7)
- 2023(16180)
- 2022(13671)
- 2021(12838)
- 2020(10830)
- 2019(25002)
- 2018(24624)
- 2017(47248)
- 2016(25530)
- 2015(28871)
- 2014(28465)
- 2013(28618)
- 2012(26307)
- 2011(23735)
- 2010(23504)
- 2009(21949)
- 2008(22000)
- 2007(19216)
- 2006(17054)
- 2005(15410)
- 学科
- 济(113209)
- 经济(113073)
- 业(96649)
- 管理(88517)
- 企(86995)
- 企业(86995)
- 方法(51604)
- 数学(41871)
- 数学方法(41516)
- 业经(33116)
- 财(32629)
- 农(32357)
- 中国(29817)
- 务(23504)
- 财务(23442)
- 财务管理(23418)
- 农业(22636)
- 企业财务(22184)
- 制(21786)
- 贸(20956)
- 贸易(20945)
- 和(20944)
- 技术(20768)
- 易(20378)
- 学(20134)
- 理论(19264)
- 地方(19004)
- 划(18581)
- 策(17872)
- 环境(17512)
- 机构
- 学院(372222)
- 大学(371810)
- 济(158611)
- 经济(155646)
- 管理(152579)
- 理学(131500)
- 理学院(130127)
- 管理学(128249)
- 管理学院(127581)
- 研究(125177)
- 中国(97905)
- 京(80203)
- 科学(75322)
- 财(71372)
- 所(63001)
- 农(60201)
- 财经(57663)
- 研究所(57231)
- 中心(55248)
- 江(53709)
- 业大(53691)
- 经(52700)
- 北京(51162)
- 经济学(47780)
- 农业(47248)
- 范(45854)
- 师范(45490)
- 院(45145)
- 州(43220)
- 经济学院(43218)
- 基金
- 项目(249459)
- 科学(197948)
- 基金(183877)
- 研究(183493)
- 家(159798)
- 国家(158459)
- 科学基金(137208)
- 社会(118121)
- 社会科(112056)
- 社会科学(112027)
- 基金项目(96947)
- 省(94800)
- 自然(88525)
- 自然科(86435)
- 自然科学(86413)
- 自然科学基金(84959)
- 教育(82252)
- 划(79434)
- 资助(75931)
- 编号(73531)
- 成果(58593)
- 部(56029)
- 重点(55106)
- 创(53314)
- 发(53160)
- 课题(49503)
- 国家社会(49382)
- 创新(49174)
- 教育部(48182)
- 科研(47158)
- 期刊
- 济(175229)
- 经济(175229)
- 研究(111140)
- 中国(69981)
- 管理(60213)
- 财(56160)
- 学报(55202)
- 农(54927)
- 科学(53491)
- 大学(42031)
- 学学(39526)
- 农业(38706)
- 教育(35038)
- 技术(32974)
- 融(31532)
- 金融(31532)
- 业经(28912)
- 财经(28774)
- 经济研究(27922)
- 经(24795)
- 业(23227)
- 问题(22704)
- 技术经济(20931)
- 贸(18389)
- 世界(18348)
- 图书(18288)
- 现代(18165)
- 资源(17487)
- 科技(17395)
- 理论(17280)
共检索到552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苏苏 费俊俊 叶祥松
中国工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错配问题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资源错配在行业间还是行业内更为严重依旧悬而未决,行业间和行业内错配对总量生产率损失的影响如何也亟需深入了解。文章以Hsieh and Klenow(2009)模型框架为主体,引入Aoki(2008)的研究逻辑,建立一个同时分解行业间和行业内资源错配的分析框架,采用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行业间和行业内资源错配对行业TFP以及总量生产率的损失。研究发现:(1)资源错配指数和产出、生产率增长潜力在不同的行业部门间差异较大。在资源错配指数和TFP改善潜力上:重工业>轻工业;高技术型行业>低技术型行业>中等技术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下游行业>上游行业;垄断性行业>竞争性行业。(2)要素错配降低了工业整体产出或TFP,即使不增加投入,通过有效消除行业间以及行业内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扭曲,可使得工业产出提高21.5%。(3)资源错配使得工业TFP(对数值)损失了3.79,行业间的效率损失要高于行业内企业间的效率损失,行业间效率损失占总效率损失的53.08%,行业内企业间的效率损失占46.92%。研究明确了行业间与行业内的资源错配对工业总产出损失的影响大小,为中国工业界资源错配的论断提供了微观依据,也为中国工业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指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德聚 李震 张静
最近,我行组织力量对菏泽印染厂、菏泽卷烟厂、东明家俱总厂、曹州橡胶厂等20户国有工业企业资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发现,国有工业企业资金损失额大、面广、类型复杂,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在负债经营状态下,多数国有工业企业已陷入资金的恶性循环,成为经济生产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企业资金损失的现状和特点止6月底,20户国有工业企业资金损失总额为18642.2万元,占企业全部流动资金占用的35.49%,占企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苏苏 段军山 叶祥松
文章旨在“资源配置与总量生产率”框架下研究提升行业间资源配置效率在启动内需动力和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以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研究样本,采用陈永伟、胡伟民(2011)建立的引入中间投入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框架,测度了资本、劳动和中间投入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和产出缺口。研究发现:(1)考察期行业间的劳动、资本、中间投入三大要素对产出的扭曲变动效应均为负数,表现为“中间投入扭曲带来的影响>资本扭曲带来的影响>劳动扭曲带来的影响”,中间投入的影响最大且呈现扩大趋势。(2)资源错配造成的产出缺口平均为8%。其中资本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约为劳动错配造成效率损失的2倍,中间投入造成的资源错配效率损失约为劳动错配造成效率损失的4倍。(3)工业产出和TFP变动的分解表明,要素投入增长依旧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各行业TFP的提升主要动力源于各个行业总体TFP的增长,份额效应和扭曲改变效应微乎其微。(4)资源错配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行业集中度越高、国有企业比重越大的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本和中间投入过量问题。文章研究表明加强中间投入的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启动内需和构建双循环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曲玥
本文采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对生产率的差异和配置效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静态方面,劳动生产率的分布更为均衡,其与企业规模的正相关关系也更强,因而劳动的配置优于资本。在动态方面,要素的错配主要体现在行业和所有制两个领域;在行业、区域和所有制三个领域上,劳动的配置损失为1%左右,而资本的配置损失约为20%。此外,源于要素在企业间流动的劳动配置改善可达13.6%,资本的配置改善可达628%以上。未来生产率的提高有待于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生产率 配置效率 工业企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力行 黄佩媛 马光荣
尽管资源错配与生产率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文献却少有关于土地资源错配对生产率影响的研究。中国各地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导致大量稀缺的土地资源被低效利用,在降低企业进入门槛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产效率损失。本文利用城市层面和行业层面的数据,估计了以低地价、协议出让方式为主的粗放型土地出让方式所导致的土地资源错配对中国工业企业间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个城市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建设用地比例越高,其工业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越低,且此效果对土地依赖程度高的行业更为显著。本文采用了多个替代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并利用地形和官员任期作为工具变量,均得到了稳健的结果。
关键词:
土地资源错配 生产率 协议出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运用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采取Hsieh等的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资源错配及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集体企业的资源错配较为严重,港澳台、外商企业则较低;中西部地区资源错配程度高于东部,中部高于西部;重工业企业资源错配高于轻工业。从企业TFP发展潜力来看,如果有效消除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错配,全部工业企业的总量TFP可提高51%以上,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总量TFP有望分别提高45%和18%以上。
关键词:
要素错配 资源错配 TFP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斌开 金箫 欧阳涤非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两大挑战,本文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传统"以高房价刺激经济增长"的观点,本文发现不断上涨的住房价格是阻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原因是,高房价将导致资源错配,降低资源再配置效率,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2003年以来,中国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和资源再配置效率则双双下降。基于中国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库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1%,资源再配置效率下降0.062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下降0.045个百分点;高房价导致的企业利润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倒挂"机制是产生资源错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
他们认为,现在政治体制改革的状况还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当前整顿治理的中心是确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而绝不是退回到高度集中的单纯的计划经济中去;最大的秩序是法治,要防止出现非理性的政治行为。而法制最大的问题是确立宪法的权威,改革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现在宪法掺进了很多政策性的东西。)现在的局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璇 王凯丽 司海涛
僵尸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挤占扭曲了资源配置,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利用改进后的CHK方法对僵尸企业进行识别,考察僵尸企业对城市行业层面TFP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僵尸企业资产占比和数量占比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城市行业层面的TFP水平。在进行变换僵尸企业识别方法和TFP度量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样本进行估计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僵尸企业的资产占比和数量占比越大,城市行业层面上资源错配所导致的损失就越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僵尸企业对资源的挤占降低了要素边际报酬,导致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僵尸企业占比的增加降低了正常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导致其投入要素边际成本增加。因此,积极合理处置僵尸企业是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猛 王琦晖
行业内生产率结构反映了同一行业高效企业和低效企业的分布结构,这一结构体现了一个行业市场竞争的充分程度和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研究行业生产率结构对于判断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和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库,在以OP和LP等半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企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对生产率差异度进行了测算,并与日本企业作对比,同时还对影响生产率差异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998到2007年间,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差异度在总体上呈现收敛趋势,但绝对数值上远高于日本,其变化受行业集中程度、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和国有企业密集程度影响较为显著,新技术的应用对行业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逯宇铎 于娇 刘海洋
企业生产效率是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话题,但对生产效率差异问题的研究却一直少有探讨。基于Melitz的异质企业模型,建立行业进入成本与生产效率的理论模型,证明行业进入成本减少了竞争,进而可能导致该行业生产效率较低。选用中国29个行业1999-2009年的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估计结果也证实了进入成本与企业效率的负相关关系,进入成本是导致企业生产率异质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工资水平、出口规模和研发投入也显著影响了企业效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君
资源错配使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产生了结构性失衡和产能过剩等经济问题,本文从实际产出与最优配置条件下产出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错配指数,并进一步将资源错配具体分解成产业内错配与产业间错配,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40个行业的130367个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我国工业企业的确存在比较明显的资源错配,如果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条件,我国工业企业的总产出将会明显上升;其次,我国工业企业资源错配与行业规模没有关联,而与企业的规模有正相关关系;再次,企业资源错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戴小勇
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转型时期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核心问题。一个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取决于企业生产率的总体分布,也取决于资源在生产率不同企业之间的配置效率。从资源错配的视角理解国家间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的文献,是近年来经济增长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本文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揭示了资源错配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形成机理,并介绍了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测算方法,以及全要素生产估计、加总与分解的实证研究。最后,结合国内研究进展与中国经济问题,讨论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期望能够为中国经济学者与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楚明钦
从实际产出与最优配置条件下产出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失衡指数,并进一步将制造业结构失衡分解成行业内失衡和行业间失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确存在比较明显的结构失衡,我国制造业结构失衡与企业的规模有正相关关系,结构失衡能够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近25%55%。最后,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户籍制度和国企制度安排是造成我国制造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制造业 结构失衡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楚明钦
从实际产出与最优配置条件下产出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失衡指数,并进一步将制造业结构失衡分解成行业内失衡和行业间失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确存在比较明显的结构失衡,我国制造业结构失衡与企业的规模有正相关关系,结构失衡能够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近25%~55%。最后,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户籍制度和国企制度安排是造成我国制造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制造业 结构失衡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