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0)
2023(12805)
2022(10619)
2021(9716)
2020(8422)
2019(19404)
2018(18948)
2017(36279)
2016(19573)
2015(22371)
2014(22318)
2013(22510)
2012(20971)
2011(18877)
2010(18923)
2009(18018)
2008(18432)
2007(16673)
2006(14482)
2005(13494)
作者
(57888)
(48592)
(48397)
(46109)
(31043)
(23068)
(22013)
(18901)
(18210)
(17349)
(16658)
(16161)
(15759)
(15308)
(15239)
(14937)
(14534)
(14458)
(14168)
(13955)
(12051)
(12018)
(11853)
(10987)
(10899)
(10848)
(10833)
(10717)
(9878)
(9682)
学科
(96521)
经济(96420)
(87041)
(78822)
企业(78822)
管理(72323)
方法(44850)
数学(36209)
数学方法(36000)
(29683)
业经(29654)
(28914)
中国(24526)
(21795)
财务(21772)
财务管理(21744)
技术(21286)
企业财务(20593)
农业(20324)
(18869)
贸易(18861)
(18594)
(18405)
(16854)
(16159)
(15948)
理论(14789)
地方(14236)
(14138)
(13978)
机构
学院(298450)
大学(294949)
(137290)
经济(135025)
管理(119797)
理学(102586)
理学院(101590)
管理学(100442)
研究(100217)
管理学院(99863)
中国(79623)
(62135)
(61196)
科学(57740)
(51343)
(51035)
财经(49146)
研究所(46019)
中心(45443)
(44892)
(44739)
经济学(42765)
业大(42334)
农业(40644)
北京(39585)
经济学院(38829)
财经大学(36191)
(35224)
(34912)
(34172)
基金
项目(190361)
科学(151718)
基金(140833)
研究(140635)
(121852)
国家(120830)
科学基金(104504)
社会(92551)
社会科(87957)
社会科学(87932)
基金项目(74164)
(73374)
自然(65697)
自然科(64227)
自然科学(64208)
自然科学基金(63178)
教育(63102)
(61003)
资助(57542)
编号(55267)
(43868)
成果(43416)
(42931)
重点(42811)
(41941)
(41691)
创新(39483)
国家社会(39375)
教育部(37774)
课题(37414)
期刊
(152570)
经济(152570)
研究(88319)
中国(56333)
(51325)
管理(47768)
(47263)
科学(41663)
学报(41454)
农业(32553)
大学(31730)
学学(30200)
技术(29598)
(26694)
金融(26694)
财经(25569)
业经(25073)
经济研究(24910)
教育(23675)
(22196)
(20907)
问题(20292)
技术经济(19799)
(18114)
世界(16973)
国际(15504)
统计(14591)
现代(14519)
财会(14318)
商业(14216)
共检索到447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洋  章奇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技术效率的概念和衡量方法 ,然后结合经济理论 ,利用 1 995年工业普查的数据对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检验。本文的结论主要有 :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更高 ;大企业比中小企业的效率更高 ;公共研究机构的R&D支出对企业的效率有负的影响 ,但企业的R&D支出效应正相反 ;FDI的外溢效应主要是通过人员流动等途径而不是技术引进的方式在起作用 ,因而其外溢效应主要体现在一省内部 ,行业内的外溢效应并不明显 ;企业所在各个不同区域对其技术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琼  
浙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但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 1%的浙江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如何提高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而技术效率被认为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来测算浙江省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效率有着明显的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丹霖  吴磊  吴超  
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研究环境管制对FDI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FDI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发现,中国的环境管制对各行业FDI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不同的行业特征对FDI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影响各不相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响  
中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比较分析南开大学经济系九二级李响经过十几年的改革过程,中国工业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这期间,国有工业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普遍不景气与乡镇、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照。国有企业的不景气可从许多方面表现出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克任  
中国不同类型工业企业效率差异的比较分析孙克任一、引言任何统计数值的大小、高低、快慢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也就是说,相对性赋予了统计数值的生命,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全国统计年鉴中,按不同的标准,对全国工业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曲直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2000~2011年中国各省份的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值进行了估计,计算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指数、规模变化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对造成技术无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逐渐下降,虽然国有工业企业存在较明显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提高的趋势却在逐年减弱,且国企规模经济不显著。增强国有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推进国有企业的集约化改革以及深化地区开放与市场化改革是提高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廷华  周瑾  刘潇  
关于不同产权企业生产效率的话题一直存在争议。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大样本数据,从学习能力和效率收敛视角实证检验了不同产权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结果发现:尽管我国内资企业的生产效率普遍弱于外资企业,但是部分内资企业有着较好的学习能力。动态分析发现民营企业学习能力显著,国有企业在成立之初往往效率较高,但是效率提升缓慢,尤其是位于高效率子样本的国有企业学习能力较差。制度分析发现市场化进程有助于内资企业学习能力的提高。收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民营企业具备逐步赶超世界生产效率前沿水平的潜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夏业良  程磊  
本文采用2002—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进行实证性分析,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包括:引入外国资本存在直接溢出效应,使企业的技术效率大致提高6.28%,但不存在间接溢出效应;而港、澳、台资本既不存在直接溢出效应也不存在间接溢出效应。来自外资企业的行业竞争压力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发挥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积极溢出作用。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保持在55%为佳,这样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果最好。在考察企业的组织形式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时,我们的研究发现,外商独资企业和外资控股非独资企业这两种企业组织形式比较有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霞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37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行业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4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不具有DEA效率;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和政府资助有利于提高产业的创新效率,而外资利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比重的提高反而降低了行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磊  吴超  李小帆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中国2001-2009年30个省区的相关面板数据,对包含环境管制在内的影响FDI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基于效果衡量的环境管制对FDI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正的影响,基于污染治理投入的环境管制对FDI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负的影响,而且企业投入在污染治理投资中的比重越高则负面影响越大。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自由化程度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对FDI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也有着显著的正的影响。全国FDI工业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不高,虽然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但增长率却呈现出波浪下降的特点,并且在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间呈现从高到低的阶梯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俊杰  和军  
运用DEA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采用截面数据与纵向数据,对全国30个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从静态角度来看,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要素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其中,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与企业办研发机构数这两方面投入浪费最为严重。从动态角度看,在2005年到2015年间,技术引进、改造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各地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存在明显优势,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中伦  
本文采用DEA-SBM方法对我国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研究表明,由于纯技术效率水平低下,目前我国各省市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效率普遍较低。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工业企业产品创新呈现规模收益递减趋势,产品创新投入相对过剩;西部地区呈现规模收益递增趋势。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的区域差异并不明显,纯技术效率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显著。研究结论为我国区域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伟  
本文采用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对2013年中国31个省份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DEA两阶段法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创新产出较高的省份自主创新效率总体水平较高,规模无效率是造成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政府资金支持和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有负面影响,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有正面影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彩君  邱梦  
"新"新经济地理学引入企业异质性使产业集聚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而技术的异质性对经济行为差异的影响尤为明显。基于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实证研究表明:行业技术密集程度越高其集聚现象越明显,且技术密集程度越高的行业,其行业内的技术异质性也越大;通过将行业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大类型,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研究发现,行业内技术异质性是一种集聚力,随着技术异质性的增大,产业集聚程度也在加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彩君  邱梦  
"新"新经济地理学引入企业异质性使产业集聚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而技术的异质性对经济行为差异的影响尤为明显。基于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实证研究表明:行业技术密集程度越高其集聚现象越明显,且技术密集程度越高的行业,其行业内的技术异质性也越大;通过将行业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大类型,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研究发现,行业内技术异质性是一种集聚力,随着技术异质性的增大,产业集聚程度也在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