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3)
- 2023(12360)
- 2022(10256)
- 2021(9501)
- 2020(8162)
- 2019(18960)
- 2018(18532)
- 2017(35730)
- 2016(19420)
- 2015(22227)
- 2014(22103)
- 2013(22450)
- 2012(20889)
- 2011(18874)
- 2010(18919)
- 2009(18117)
- 2008(18658)
- 2007(16788)
- 2006(14475)
- 2005(13437)
- 学科
- 济(95618)
- 经济(95508)
- 业(85292)
- 企(77180)
- 企业(77180)
- 管理(70764)
- 方法(44003)
- 数学(35494)
- 数学方法(35282)
- 财(30962)
- 业经(29235)
- 农(29079)
- 中国(24135)
- 务(22056)
- 财务(22036)
- 财务管理(22004)
- 企业财务(20842)
- 农业(20316)
- 贸(18850)
- 贸易(18842)
- 制(18750)
- 易(18381)
- 技术(17740)
- 和(16739)
- 策(16024)
- 划(15866)
- 地方(14319)
- 理论(14254)
- 体(14164)
- 学(13997)
- 机构
- 学院(294425)
- 大学(291191)
- 济(135712)
- 经济(133496)
- 管理(117535)
- 理学(100587)
- 理学院(99577)
- 研究(99159)
- 管理学(98424)
- 管理学院(97859)
- 中国(79766)
- 财(61684)
- 京(61364)
- 科学(56915)
- 所(50556)
- 农(50389)
- 财经(49205)
- 研究所(45435)
- 经(44780)
- 中心(44659)
- 江(44306)
- 经济学(42379)
- 业大(41179)
- 农业(39774)
- 北京(39155)
- 经济学院(38417)
- 财经大学(36203)
- 院(34971)
- 州(34257)
- 范(33859)
- 基金
- 项目(186187)
- 科学(148556)
- 基金(138445)
- 研究(137227)
- 家(119586)
- 国家(118557)
- 科学基金(102630)
- 社会(90582)
- 社会科(86023)
- 社会科学(85997)
- 基金项目(72879)
- 省(71083)
- 自然(64736)
- 自然科(63272)
- 自然科学(63252)
- 自然科学基金(62243)
- 教育(61397)
- 划(59308)
- 资助(56825)
- 编号(53942)
- 部(42959)
- 成果(42835)
- 重点(41652)
- 创(41290)
- 发(40767)
- 业(40531)
- 国家社会(38457)
- 创新(37917)
- 教育部(37060)
- 课题(36444)
- 期刊
- 济(153018)
- 经济(153018)
- 研究(88342)
- 中国(54831)
- 财(52136)
- 管理(46803)
- 农(46762)
- 科学(40592)
- 学报(40387)
- 农业(31910)
- 大学(31001)
- 学学(29499)
- 融(27346)
- 金融(27346)
- 技术(26854)
- 财经(25718)
- 业经(25164)
- 经济研究(24877)
- 经(22272)
- 教育(21732)
- 业(20489)
- 问题(20395)
- 技术经济(18700)
- 贸(18217)
- 世界(17015)
- 国际(15668)
- 财会(14499)
- 统计(14435)
- 现代(14410)
- 商业(14174)
共检索到443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翁杰 周礼
本文分析了1997—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利益分配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导致利益分配格局快速变动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1998—2000年和2003—2007年是中国工业企业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快速调整的两个时期;1998—2000年的国有企业三年脱困改革是导致该时间段内工业企业利益分配格局快速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始于2003年的工业品出厂价格结构性变动,则是导致2003—2007年工业企业利益分配格局快速向资本方倾斜的主要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树仁
通过分析16个社会群体的收入水平与人口比重对应关系,研究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演变趋势与规律。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经历的两次重大变迁过程中,第一次使得农民阶级分化出农民工、私营企业员工、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及私营企业主等阶层;工人阶级分化为白领工人、个体劳动者、国有企业职工、其他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民营企业职工、城镇集体职工和企业经营者等主要阶层;知识分子则发展为企业经营者、自由职业者、公务员和部分白领工人。第二次变革使得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先后进入中产阶层范畴,公务员则进入上产阶层。现阶段,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和白领工人四个阶层属于中产阶层;上产阶层...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格局演变 阶层 人口比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洋 章奇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技术效率的概念和衡量方法 ,然后结合经济理论 ,利用 1 995年工业普查的数据对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检验。本文的结论主要有 :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更高 ;大企业比中小企业的效率更高 ;公共研究机构的R&D支出对企业的效率有负的影响 ,但企业的R&D支出效应正相反 ;FDI的外溢效应主要是通过人员流动等途径而不是技术引进的方式在起作用 ,因而其外溢效应主要体现在一省内部 ,行业内的外溢效应并不明显 ;企业所在各个不同区域对其技术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效率 所有制 企业规模 外溢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东 江艇
本文把中国企业生产率分布与工资分布联系起来,利用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企业生产率水平对工资水平以及生产率差距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企业层面的计量结果显示:企业生产率水平是决定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越是人均工资水平高的企业,生产率对工资的影响越大;企业生产率越高,应付工资与实付工资之间的缺口越大,但随着时间推移,生产率对工资缺口变动的效应逐渐减小。行业层面的计量结果表明:随着生产率差距的缩小,企业间工资差距也在缩小,生产率差距对工资差距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工资 生产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思 周瑞谷 吴红兴 周擎
变动与影响:“八五”时期浙江工业企业负债分析□沈思周瑞谷吴红兴周擎“八五”时期浙江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平均增长343%,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平均增长280%,分别比“七五”时期高出18个和15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东林
本文利用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目前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因素和创新绩效,提出应该不断强化、优化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加大政府创新经费投入,构建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对策选择。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创新 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俊杰 刘志强 黄薇
基于1998—2007年间年均222650家中国工业企业调查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双重差分内差分方法研究了区域振兴战略对我国工业空间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运输基础设施、税收和其它区域振兴政策对我国工业空间分布有着显著影响,欠发达地区的实际税率降低10%、人均道路面积增加10%,则当地工业产出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提高0.8%和0.5%;但这两项政策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存在差异,税收政策影响的行业范围更为广泛。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仍然拥有道路基础设施和税收等政策优势,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事实没有根本性变化,但2004年以后有比较缓慢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中部崛起战略促进了中部省份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工业空间布局 区域振兴战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嵩山 黄宇光
"七五"期间是我国价格波动相当剧烈的时期.各种价格的计划调整是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逐步理顺价格体系、促进市场发育的必须步骤.工业企业在价格变动中又是首当其冲的承担者.因为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中,工业一方面要承担原、燃材料等一系列成本费用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增支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企业又可相应扩大收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宋树仁
2010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该文选择了20个社会群体,测度出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通过对比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从阶层视角,剖析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两次变迁过程中,阶层的分化、重组与变动,并估测出现阶段和未来中国下产阶层、中产阶层和上产阶层构成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格局变迁 阶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少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家勇
土地出让收入在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县、乡镇以及全国各地的其他大、中、小城市表现得特别突出,以致人们把地方财政称为"土地财政"。笔者两次就土地财政问题对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镇Z镇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文基于两次调研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比较系统地勾画出土地出让收入规模、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财政收支中的重要性、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格局。通过这些原始数据,可以比较清晰、具体地把握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实际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土地财政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提出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曾云
2007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外贸顺差持续扩大、房地产过热等问题,全年通货膨胀压力有增无减。国内市场上,粮食价格上扬、肉类产品价格飚升,推动食品价格不断走高;国际市场上,石油、粮食、食用植物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海运费价格屡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贺春 莫丽艳 李航
自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政策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以来,低碳经济理念便迅即引起各方关注并得到世界各国认可。然而,低碳经济的创建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更为重要的是付诸于行动。由于生产是其它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以及工业生产的特殊地位,能否实现工业企业的低碳生产就成为创建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本文拟结合电解铝生产的数据,对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意义、特征、实现途径、综合成本效益进行初步地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