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0)
2023(16220)
2022(13767)
2021(12891)
2020(10886)
2019(25205)
2018(24641)
2017(47675)
2016(25568)
2015(28777)
2014(28197)
2013(28407)
2012(26070)
2011(23421)
2010(23194)
2009(21677)
2008(21543)
2007(18806)
2006(16537)
2005(15026)
作者
(72598)
(60215)
(59935)
(57029)
(38657)
(28650)
(27178)
(23612)
(22856)
(21585)
(20539)
(20525)
(19289)
(18971)
(18547)
(18383)
(17974)
(17441)
(17262)
(17214)
(14822)
(14748)
(14447)
(13729)
(13422)
(13300)
(13290)
(13125)
(11895)
(11867)
学科
(115398)
经济(115268)
(97399)
管理(87761)
(87178)
企业(87178)
方法(54392)
数学(44728)
数学方法(44386)
(34543)
(33285)
业经(33263)
中国(29565)
(24149)
财务(24089)
财务管理(24057)
(23951)
贸易(23940)
(23344)
农业(23221)
企业财务(22820)
(21196)
技术(20816)
(19685)
地方(19365)
理论(18740)
(18715)
(18373)
(17722)
环境(16517)
机构
学院(371257)
大学(370778)
(161826)
经济(158958)
管理(154383)
理学(133684)
理学院(132386)
管理学(130678)
管理学院(130010)
研究(120867)
中国(94828)
(78621)
(73503)
科学(70540)
财经(59532)
(59242)
(57197)
(54433)
中心(53921)
研究所(53583)
(53104)
业大(52186)
北京(49869)
经济学(49403)
经济学院(44831)
农业(44780)
(44653)
师范(44301)
财经大学(44300)
(43781)
基金
项目(248765)
科学(198513)
基金(184717)
研究(184695)
(159100)
国家(157757)
科学基金(137861)
社会(120285)
社会科(114231)
社会科学(114205)
基金项目(97662)
(94080)
自然(88033)
自然科(86056)
自然科学(86037)
自然科学基金(84596)
教育(83130)
(78563)
资助(76241)
编号(73939)
成果(58696)
(56460)
重点(54561)
(53382)
(52469)
国家社会(50496)
课题(49400)
创新(49220)
教育部(49151)
人文(48389)
期刊
(175946)
经济(175946)
研究(111809)
中国(66143)
管理(60189)
(57914)
(52177)
学报(51683)
科学(50951)
大学(40364)
学学(38102)
农业(36533)
教育(33914)
技术(32780)
(32321)
金融(32321)
财经(29970)
业经(29213)
经济研究(28607)
(25726)
问题(23138)
(21564)
技术经济(20983)
(20336)
世界(18122)
现代(18005)
理论(17446)
商业(17072)
国际(16819)
科技(16811)
共检索到545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文婧  边春鹏  
在放宽工资水平、要素禀赋变化、贸易成本等关键假设后,对688 447条中国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高于非出口企业;在相同要素禀赋和市场竞争环境下,外资企业生产率水平高于我国私营企业,而国企性质的企业在垄断地位、要素占有、市场准入等优势下,国企类企业生产率高于外资类及私营企业。最后对我国各类企业如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为  顾凌骏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当企业面临不同出口成本时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行为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首先,按照出口成本性质差异将企业出口行为划分为三种不同出口决策对企业出口行为的解释是有效的。其次,由于面临巨大的沉没进入成本,融资约束显著阻碍了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再次,由于固定维持成本数额较小,融资约束在企业面临是否维持出口的决策时并不起到显著作用。最后,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行业融资依赖问题与地区金融发展问题后本文得到的结论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祝树金  赵玉龙  
本文借鉴Hsieh and Klenow(2009),建立反映企业内整体资源错配指标,进而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企业内资源错配、劳动扭曲和资本扭曲等进行了测度。基于"生产率"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阐述了资源错配影响企业出口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资源错配影响出口行为的两阶段Heckman选择模型。结果发现,"要素替代"效应在资源错配影响出口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企业内总体资源错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出口,但劳动扭曲会降低出口概率和出口强度;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特征造成资本扭曲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施炳展  冼国明  
"对内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国内背景;中国"对内改革"渐进性诱发的要素市场扭曲是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独特约束。基于这一判断,本文从要素价格扭曲视角,利用1999—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结论认为:中国工业企业要素价格存在严重负向扭曲并有增加趋势;东部地区、外资、港澳台资和私营企业扭曲程度最高;总体上看,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奇迹离不开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中国企业将国内"生产要素应得"通过低价出口形式转移给了国外消费者;贸易规模扩大、贸易结构优化的同时,更应注意贸易利益分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宏兵  赵春明  
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方程和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将出口开放纳入市场邻近指标的测算,利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地理距离和贸易数据,构建了城市层面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指标。并在匹配企业数据和相关城市控制变量的基础上,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实证检验了其对企业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程度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企业工资水平的提升,且引入控制变量和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的结果均十分稳健;但这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企业的影响并不一致,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水平的提升尽管会带动出口和高MA地区企业工资的上涨,但却不利于非出口和低MA地区企业工资的改善,从而扩大了企业工资差距。由此本文从改善出口开放与市场邻近水平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心玎  
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再探讨,具体研究了出口企业是否具有更高的生产率、企业在做出口决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机制以及出口行为本身是否能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当用TFP衡量生产率时,企业出口决策中存在自我选择机制,因此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相对较高——这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预期结果一致;当用劳动生产率(人均附加值)衡量企业生产率时,则"生产率悖论"存在,即出口者的生产率反而较低;当企业刚进入出口市场时,其生产率会经历短期的快速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出口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申祥  冯玉静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影响企业的出口的重要因素。以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经验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参与和出口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影响企业的出口。具体而言,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会提高国内企业的出口意愿和出口量;出口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则会抑制国内企业的出口意愿,也会降低国内企业出口量。在考虑到各种不同情形的检验之后,本文的基本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拓展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经验分析,同时也深化了我们对经济政策所引致的经济效应的认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吉黎  林志威  
中国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一直备受质疑。我们使用2005年-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面板数据,将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分为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两个子样本,考察出口贸易与企业盈利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外资企业出口行为降低了其资产报酬率和盈利可能性,内资企业与之相反;其次,与其他形式的外资企业相比,出口显著降低了外商独资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和盈利可能性;最后,在纯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外资企业出口行为显著降低了企业资产报酬率。这可能是由于外资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通过转移定价进行避税,造成账面利润的降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明津  靳玉英  
就业的稳定是中国经济与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约束条件之一。文章将海关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得到2000~2007年的企业样本,试图从企业这一微观角度探讨中国出口对就业波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发现,相比纯内销企业,有出口行为的企业面临更高的就业波动率。企业出口强度对就业波动的作用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影响。基于产品要素类型、贸易方式及所有制类型的分样本检验发现出口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就业波动存在非均衡性的影响。此外,文章还发现企业出口产品及市场的多元化经营能够显著降低出口行为对该企业就业波动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波  贺超群  
本文研究了我国出口的发展是否会导致技术与非技术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文章首先拓展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引入了两阶段生产模式并区分了技术与非技术劳动力在生产中的不同角色;同时,我们合理地假设技术与非技术工人间的工资差距取决于两者所获得的与异质性企业利润挂钩的绩效工资。模型的结果表明,当出口贸易自由化以后,出口企业的销售和利润上升,如果技术工人具有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那么他们会由于绩效工资的相对上升而拉大与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差距。然后本文利用2000~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我国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密集度每上升1%,会引起工资差距拉大0.3%。该结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官建成  马宁  
本文以企业能力论为基础,利用213家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与企业出口能力的加强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二者之间密不可分。我国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对出口比率的影响不明显,大型企业比小型企业更有能力进行出口;另外,劳动生产率对出口也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还发现,核心创新能力的单独作用并不能促进出口能力的持续增长,而辅助创新能力则使企业获取持续国际竞争力成为可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旭  邱斌  刘修岩  
本文将空间外部性与新新贸易理论相结合推断出空间集聚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动态影响,并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检验了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与空间集聚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拥挤效应导致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与空间聚集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但总体来看,中国的空间集聚目前尚未达到最优水平。此外,在区分区位、行业及所有制之后发现,空间集聚对中国东部地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以及外资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均表现出相似的倒U型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浦阳  张龑  黄玖立  
降低经济波动是后危机时代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优化开放模式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基于边际成本递增假设从经验上考察了中国工业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联动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产能约束下的边际成本递增使得中国出口企业的内外市场销售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2)随出口份额的提高,企业出口市场的波动性减弱而国内市场的波动性增强,企业的整体销售波动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3)存货积累低以及加工贸易企业的内外市场联动性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志成  戴翔  
文章利用2005~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在有效控制企业规模等因素后,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倒逼了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这一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总体存在,但其效应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类型间存在差异。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强于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对东部地区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较为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出口企业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对中国本土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同时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和新产品销售额比重的提高,而对外资企业的倒逼作用则主要体现在新产品销售额比重的提高。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亟待转型升级的中国出口贸易,上述研究结论具有重要政策意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建亮  方萃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企业出口决策中的邻近效应。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虑了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和邻近企业数量两个变量来表征邻近效应,并且探讨了邻近效应的空间衰减和行业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出口信号对潜在出口企业具有正向影响,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数量增加则会抑制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意愿;在位企业的出口信号和数量都显著降低了新出口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表现即更低的初次出口额和更高的退出概率;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存在明显的空间衰减,行业衰减不明显;邻近出口企业的竞争效应在空间衰减上不显著,但是在省级空间尺度上,其行业衰减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