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52)
- 2023(18956)
- 2022(15852)
- 2021(14633)
- 2020(12422)
- 2019(28347)
- 2018(27834)
- 2017(53522)
- 2016(28913)
- 2015(32616)
- 2014(32166)
- 2013(32062)
- 2012(29261)
- 2011(26264)
- 2010(26337)
- 2009(24878)
- 2008(24025)
- 2007(21314)
- 2006(18792)
- 2005(17323)
- 学科
- 济(125320)
- 经济(125184)
- 业(101648)
- 管理(92416)
- 企(89889)
- 企业(89889)
- 方法(55905)
- 数学(45958)
- 数学方法(45537)
- 中国(38581)
- 农(36351)
- 财(36119)
- 业经(36093)
- 融(29307)
- 金融(29305)
- 银(27909)
- 银行(27868)
- 行(26882)
- 制(26790)
- 务(25476)
- 财务(25404)
- 农业(25380)
- 财务管理(25371)
- 地方(24603)
- 企业财务(24110)
- 贸(23889)
- 贸易(23869)
- 易(23152)
- 理论(21770)
- 技术(21616)
- 机构
- 学院(412251)
- 大学(410836)
- 济(175500)
- 经济(172038)
- 管理(164494)
- 理学(141200)
- 理学院(139770)
- 研究(138964)
- 管理学(137659)
- 管理学院(136913)
- 中国(112606)
- 京(87981)
- 科学(82227)
- 财(81011)
- 所(69702)
- 农(67008)
- 财经(64946)
- 中心(63568)
- 研究所(63061)
- 江(60598)
- 经(59184)
- 业大(58674)
- 北京(56080)
- 经济学(53822)
- 农业(52461)
- 范(51006)
- 师范(50541)
- 院(50136)
- 州(49325)
- 经济学院(48753)
- 基金
- 项目(273243)
- 科学(216145)
- 研究(202616)
- 基金(199781)
- 家(173097)
- 国家(171595)
- 科学基金(148318)
- 社会(130008)
- 社会科(123333)
- 社会科学(123303)
- 省(105374)
- 基金项目(105053)
- 自然(94430)
- 自然科(92305)
- 自然科学(92285)
- 教育(91830)
- 自然科学基金(90680)
- 划(87968)
- 资助(82741)
- 编号(81710)
- 成果(66110)
- 部(61059)
- 重点(60864)
- 发(58819)
- 创(58305)
- 课题(56093)
- 国家社会(54222)
- 创新(53950)
- 教育部(52737)
- 科研(51754)
- 期刊
- 济(194120)
- 经济(194120)
- 研究(125604)
- 中国(79757)
- 管理(64528)
- 财(63614)
- 农(61972)
- 学报(60746)
- 科学(57796)
- 融(48757)
- 金融(48757)
- 大学(46803)
- 学学(44084)
- 农业(42520)
- 教育(41460)
- 技术(36518)
- 财经(32730)
- 业经(31930)
- 经济研究(31447)
- 经(28156)
- 问题(25269)
- 业(24742)
- 技术经济(21927)
- 贸(21111)
- 世界(19829)
- 现代(19640)
- 理论(19385)
- 图书(18808)
- 国际(18645)
- 科技(18524)
共检索到622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琳琳 陈杰 马冬妍 付宇涵
依据《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 23020—2013),设计了适合流程制造业、离散制造业、混合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等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设计的8套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基本适用于所有的工业企业。然后应用这些评估体系对全国5万多家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总结分析了中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工业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两化融合 工业企业 评估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娜 李钢
为实现企业两化融合能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采用专家评议法、进阶筛选法、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企业两化融合能力评价模型,确定以就绪度/基础、成熟度/应用、贡献度/绩效为核心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从对某市的分析可知,运用两化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型对企业两化融合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防止盲目性建设。
关键词:
企业两化融合能力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以质量为抓手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旭 侯乃聪 李存金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效率的提高与改革的深化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微观基础。研究发现,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绝大多数上市企业存在非效率情况。产权结构和产品市场竞争是其技术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其上市企业的控股股东存在"掏空行为"。因此,应当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提高产权流动性,深化企业改组改制;逐步合理引入市场化资本,提高进入国防领域民间资本的利益保护;打破部分行业进入壁垒,分层次地引入产品市场竞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玉龙 祝树金
在对融资约束影响资源错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1998-2007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企业内和行业内资源错配进行测度,并进行相应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融资约束与企业内资源错配、行业内资源错配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随着融资约束的上升,企业内和行业内的资源错配程度将会先下降后增加;在不同所有制属性、区域以及行业内的企业之间,融资约束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稳健,但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具体而言,非国有企业对融资约束的反应更敏感,东部和中西部样本中融资约束对企业内错配和行业内错配的影响存在不同,融资约束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显著的企业内错配效应,而对行业内错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最后结合行业面板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融资约束对行业内错配影响的稳健性。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资源错配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玉龙 祝树金
在对融资约束影响资源错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1998-2007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企业内和行业内资源错配进行测度,并进行相应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融资约束与企业内资源错配、行业内资源错配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随着融资约束的上升,企业内和行业内的资源错配程度将会先下降后增加;在不同所有制属性、区域以及行业内的企业之间,融资约束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稳健,但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具体而言,非国有企业对融资约束的反应更敏感,东部和中西部样本中融资约束对企业内错配和行业内错配的影响存在不同,融资约束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资源错配 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文婧 边春鹏
在放宽工资水平、要素禀赋变化、贸易成本等关键假设后,对688 447条中国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高于非出口企业;在相同要素禀赋和市场竞争环境下,外资企业生产率水平高于我国私营企业,而国企性质的企业在垄断地位、要素占有、市场准入等优势下,国企类企业生产率高于外资类及私营企业。最后对我国各类企业如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新—新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 出口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曲直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2000~2011年中国各省份的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值进行了估计,计算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指数、规模变化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对造成技术无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逐渐下降,虽然国有工业企业存在较明显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提高的趋势却在逐年减弱,且国企规模经济不显著。增强国有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推进国有企业的集约化改革以及深化地区开放与市场化改革是提高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炜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1998~2003年我国全国及各经济区工业企业的效率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这几年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基本健康,但缺乏突破,东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效率基本无变化,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效率有所改进,中部地区情况有所恶化。进一步分析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均存在获利能力差的问题,其中,中部地区的工业企业还存在投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关键词:
工业企业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各经济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和东
本文以1997~2007年中国大陆29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同时测算了各个地区技术效率的规模效应、投入与产出的冗余与松弛状况,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有正的上升趋势,技术效率有下降趋势;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地区差异显著;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强度、政府资金支持、银行资金支持、技术转移、企业规模、市场竞争度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有效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前瞻性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晓晖
资本结构决策对企业经营发展十分重要,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与金融环境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金融环境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本自由化的提高整体上有助于企业的负债融资。在企业的债务结构中,资本自由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短期负债水平,并且短期负债融资对长期负债融资具有替代作用。此外,本文发现在中国资本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及制度因素是最为关键的。这也反映了政策改革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资本自由化 负债融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益均
本文将金融体系引入到Melitz&Ottaviano的理论模型中,研究均衡条件下金融体系对不同生产率企业进入退出生产的影响,推导出金融发展有利于企业生产率分布离散度降低的结论。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结论,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对企业生产率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总体还是分组的不同类型产业,金融发展对企业生产率分布离散度均具有显著的降低效应;并且对不同类型产业存在影响程度的差异,具体表现为金融发展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低生产率产业的企业生产率分布离散度的降低效应高于对应的其它类型产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企业生产率分布 离散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覃毅 张世贤
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全部工业企业数据,计算了外商直接投资在行业内、后向和前向产业中的渗透度,以及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回归,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不同路径下对内资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各行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同行业和上游产业中的内资企业产生正的行业内水平溢出和后向溢出(后者比前者更为显著),而对下游企业产生负的前向溢出。影响路径为:外资企业通过示范与模仿、竞争两条路径促进了同行业中的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效率的提升;经由后向关联促进了上游产业中的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效率的增长;但是在前向关联中却阻碍了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聂弯 谢彦明 于法稳
基于我国重工业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了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呈U型曲线;国际化与绩效关系是国际化阶段依赖的,也是资产管理效率依赖的,其中,国际化阶段显著正向调节国际化与绩效的关系,资产管理效率也显著正向调节国际化与绩效的关系。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企业管理者要用更加长远的眼光审视企业国际化过程;对我国重工业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加速国际化进程和提高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来获取正的国际化绩效。
关键词:
国际化 绩效 U型曲线 资产管理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两化融合背景下我国企业工业管理基础能力评价研究
垂直专业化与外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
高职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同类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实证调研
外资银行降低信贷融资成本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数据
服务化战略对关系资本、关系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实证
FDI技术外溢与技术差距的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企业R&D投入行为的Heckman两阶段分析——基于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烟草工业企业竞争力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