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8)
- 2023(8983)
- 2022(7696)
- 2021(7301)
- 2020(6288)
- 2019(14885)
- 2018(14447)
- 2017(27571)
- 2016(15021)
- 2015(17269)
- 2014(17129)
- 2013(17436)
- 2012(16601)
- 2011(15264)
- 2010(15202)
- 2009(14188)
- 2008(14263)
- 2007(12715)
- 2006(10956)
- 2005(9985)
- 学科
- 济(69186)
- 经济(69131)
- 管理(36442)
- 业(35212)
- 方法(32631)
- 数学(29773)
- 数学方法(29570)
- 企(26174)
- 企业(26174)
- 中国(20103)
- 农(17943)
- 贸(15301)
- 贸易(15296)
- 学(15249)
- 财(15056)
- 易(14894)
- 地方(12356)
- 业经(11950)
- 制(11865)
- 农业(11644)
- 环境(10410)
- 银(10173)
- 银行(10146)
- 和(10029)
- 行(9781)
- 融(9678)
- 金融(9676)
- 发(8582)
- 务(8462)
- 财务(8446)
- 机构
- 大学(227651)
- 学院(223166)
- 济(100658)
- 经济(98765)
- 研究(85916)
- 管理(81214)
- 理学(69750)
- 理学院(68821)
- 管理学(67681)
- 管理学院(67263)
- 中国(65513)
- 科学(52813)
- 京(49811)
- 所(44762)
- 财(43301)
- 农(41263)
- 研究所(41130)
- 中心(38288)
- 财经(35169)
- 业大(34087)
- 农业(32968)
- 经济学(32897)
- 江(32416)
- 经(32173)
- 北京(31945)
- 院(30887)
- 范(30178)
- 师范(29900)
- 经济学院(29872)
- 科学院(26947)
- 基金
- 项目(149408)
- 科学(117802)
- 基金(111489)
- 研究(105387)
- 家(99288)
- 国家(98614)
- 科学基金(82513)
- 社会(68440)
- 社会科(65000)
- 社会科学(64981)
- 基金项目(59020)
- 省(54527)
- 自然(53398)
- 自然科(52149)
- 自然科学(52130)
- 自然科学基金(51199)
- 划(48249)
- 教育(47506)
- 资助(45976)
- 编号(40654)
- 部(34882)
- 重点(34757)
- 成果(33246)
- 发(32905)
- 创(30108)
- 中国(29984)
- 国家社会(29773)
- 科研(29254)
- 教育部(29245)
- 创新(28456)
共检索到330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子惠 毛培 赵金龙
产能利用率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顽疾"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工业产能利用率的空间特征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对中国2010~2015年各地区的工业产能利用率进行了整体评价,并依据莫兰指数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空间特征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研究表明:2010~2015年中国工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在71.60%~79.90%之间,具体而言,中部地区的产能利用率优于东、西部地区。同时,莫兰指数的结果说明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整体上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关键词:
工业产能利用率 地区比较 空间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秀路 葛鹏飞 武宵旭
研究目标:本文旨在考察中国工业分地区分行业动态产能利用率的时空演进的交叉特征事实以及东中西部和重轻工业的差异和来源分解。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工业分省分行业10231个样本数据,运用D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工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4.65%,整体不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79.58%、61.72%、63.64%,东部工业整体无产能过剩,中部和西部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重轻工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56%和75.14%,产能过剩在重轻工业层面表现不显著。趋势特征上,中国工业的产能利用率的时间演变与中国宏观经济特征相吻合,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东部的产能利用率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中西部则在经济"新常态"以后下降明显;重工业的宏观经济烙印明显,并且易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轻工业则表现出持续下降特征。进一步的差异识别发现,工业整体产能利用率的地区差距主要源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交叉重叠的差异;总体重轻工业差异主要由于重轻工业内不同行业的影响。即产能过剩实质是地区与行业过剩产能的交叉结果。研究创新:本文通过引入厂商的跨期生产决策,重新审视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地区和行业的差异来源,为产能过剩的进一步治理提供支撑。研究价值:本文的结论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未来工作重点有导向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温海笑
文章运用生产函数法测度我国31个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并进行评价得出,产能过剩行业为传统重工业,垄断行业产能依然不足。与此同时,利用向量自回归协整分析得出价格指数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正向作用、库存率和企业亏损面对产能利用率具有反向作用,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图示法分析得出,当期价格指数、库存率与滞后2期的产能利用率变化相匹配,当期的企业亏损面与滞后4期的产能利用率变化相匹配。
关键词:
工业行业 产能利用率 测度 匹配定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温海笑
文章运用生产函数法测度我国31个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并进行评价得出,产能过剩行业为传统重工业,垄断行业产能依然不足。与此同时,利用向量自回归协整分析得出价格指数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正向作用、库存率和企业亏损面对产能利用率具有反向作用,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图示法分析得出,当期价格指数、库存率与滞后2期的产能利用率变化相匹配,当期的企业亏损面与滞后4期的产能利用率变化相匹配。
关键词:
工业行业 产能利用率 测度 匹配定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青竹 王立国
工业企业的生产既受供给侧也受需求侧影响,使用传统方法测算产能利用率时只测算了供给侧,或是将供给和需求分开测算,未能在统一的模型内实现产能利用率的测算与分解,可能会错误地估计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因此,文章运用复合网络DEA模型,将供给侧和需求侧要素统一纳入模型,测算并分解产能利用率。对可能造成产能利用率结论不一致的因素进行研究后发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视角、DEA模型的结构、要素投入的差异等因素会使产能利用率的测算结果差异显著。对我国30个省份2001—2020年的工业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并对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分解,同时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进行了异质性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学红 王苗 丰超 黄健柏
文章利用细分行业数据测算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比较分析各地区、各细分行业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区和细分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工业景气程度、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程度、企业自身规模和盈利能力对有色金属行业产能利用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色金属行业资本密集度对其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学红 王苗 丰超 黄健柏
文章利用细分行业数据测算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比较分析各地区、各细分行业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区和细分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工业景气程度、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开放程度、企业自身规模和盈利能力对有色金属行业产能利用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色金属行业资本密集度对其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立勋 刘宇宇
本文基于改进的CES生产函数模型及变系数面板SUR估计方法,利用2000~2016年中国地区工业行业数据进行产能利用率再测度及评价,采用Tobit模型考察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普遍呈现周期性变化特征,波动幅度较大,但区域差异不明显;产能过剩成因更注重主体性因素,其中,市场化程度、行业资本密集度、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与国有企业比重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正向作用,行业资本密集度对产能利用率具有反向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颖婷 许宪春
产能利用率是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和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本文对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统计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基于调查法多层次抽样计算的产能利用率的优势和特点,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内涵和实际应用进行评述。在对中美工业产能利用率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基于国际比较的启示,探讨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统计的改进和完善方向。作为首次对中国调查法产能利用率统计方法进行全面阐述和中美比较分析的文章,本文对于改进和完善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统计方法,充分发挥其在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于学者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数据开展分析应用,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关键词:
工业产能利用率 多层次抽样 新发展格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立勋 刘宇宇
本文基于改进的CES生产函数模型及变系数面板SUR估计方法,利用20002016年中国地区工业行业数据进行产能利用率再测度及评价,采用Tobit模型考察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普遍呈现周期性变化特征,波动幅度较大,但区域差异不明显;产能过剩成因更注重主体性因素,其中,市场化程度、行业资本密集度、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与国有企业比重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正向作用,行业资本密集度对产能利用率具有反向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敏杰 梁泳梅 张其仔
本文利用各省市数据测算中国工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技术效率与设备利用率,对各行业及各地区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1-2011年中国工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3%,以2008年为分界点,之前基本呈上升趋势,之后基本呈波动下滑趋势;产能利用率的两项分项中,设备利用率较技术效率更低,但后者近年来有明显的下滑趋势;分行业看,轻工业产能利用率普遍较高,采矿业、公共事业及制造业中的重工业普遍较低;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产能利用率远高于其他地区,东北、中部及西部地区则较为接近;影响因素方面,经济增速、市场化程度与产能利用率显著正相关,行业资本密集度、国有产值比重、地方...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蕾
本文采用面板协整的方法测度了1980~2013年中国36个二位数工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测度结果表明:其一,我国工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与经济周期具有一致性;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工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下滑21%,政府治理尚未见成效。其二,我国的工业产能利用率与投资率长期表现出"同升同降"的协同性;2008年之后,政府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导致二者出现背离。其三,当前我国工业行业之间的产能利用率差异明显,产能过剩并不是全面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本文研究有助于区分我国当前产能过剩中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对理解市场和政府在治理产能过剩中的作用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蕾 李沐阳
文章使用生产函数法测算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七大类行业2001—2014年的产能利用率,并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考察了影响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变化的原因。重点分析了2008年以来该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渐降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化解现阶段装备制造业内部过剩产能的相关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能利用率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鹏飞 黄秀路 王泽润
基于2001—2015年分省分行业的3060个样本,运用DSBM模型考察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时空演变。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在样本时间内为74. 17%,整体上不存在产能过剩;东、中、西部分别为76. 40%、63. 53%、66. 44%,东部无产能过剩,中部和西部产能过剩严重;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时间演变与宏观经济走势相吻合,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东部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中西部则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下降明显。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整体差距主要源于各子行业间的差异,其本质是地区过剩与行业过剩的交叉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