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9)
- 2023(12847)
- 2022(10678)
- 2021(10272)
- 2020(8711)
- 2019(19766)
- 2018(19132)
- 2017(36492)
- 2016(19107)
- 2015(21128)
- 2014(20727)
- 2013(20218)
- 2012(18250)
- 2011(16216)
- 2010(15549)
- 2009(13981)
- 2008(13207)
- 2007(10894)
- 2006(8836)
- 2005(7696)
- 学科
- 济(77211)
- 经济(77127)
- 管理(52026)
- 业(49306)
- 方法(39820)
- 企(39621)
- 企业(39621)
- 数学(36175)
- 数学方法(35742)
- 中国(22434)
- 财(20466)
- 农(19351)
- 贸(16299)
- 贸易(16290)
- 易(15998)
- 业经(15485)
- 学(14711)
- 制(13831)
- 农业(12866)
- 务(12719)
- 财务(12674)
- 财务管理(12643)
- 银(12628)
- 银行(12609)
- 企业财务(12080)
- 行(12054)
- 融(11941)
- 金融(11939)
- 技术(11693)
- 环境(11370)
- 机构
- 大学(261827)
- 学院(258486)
- 济(114522)
- 经济(112703)
- 管理(102713)
- 理学(90470)
- 理学院(89523)
- 研究(88239)
- 管理学(87925)
- 管理学院(87434)
- 中国(68330)
- 京(53859)
- 科学(52302)
- 财(50238)
- 所(42153)
- 财经(41854)
- 中心(41525)
- 农(40792)
- 研究所(38988)
- 经(38744)
- 业大(37663)
- 经济学(37441)
- 江(34040)
- 经济学院(33957)
- 北京(33258)
- 院(32465)
- 农业(32193)
- 财经大学(31951)
- 范(31715)
- 师范(31365)
- 基金
- 项目(188611)
- 科学(151267)
- 基金(143360)
- 研究(135054)
- 家(126349)
- 国家(125427)
- 科学基金(108620)
- 社会(90171)
- 社会科(85840)
- 社会科学(85823)
- 基金项目(75222)
- 自然(70361)
- 自然科(68876)
- 自然科学(68854)
- 省(68832)
- 自然科学基金(67639)
- 教育(61596)
- 划(59889)
- 资助(58529)
- 编号(51357)
- 部(43512)
- 重点(42485)
- 成果(40288)
- 国家社会(40037)
- 创(39615)
- 发(39504)
- 教育部(37877)
- 科研(37315)
- 创新(37225)
- 人文(36202)
共检索到360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
在控制消费习惯形成因素基础上,采用OLS和双胞胎组内差分法,就真实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估计以及消费者异质性与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基本分析思路。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了预防性储蓄动机实证模型,并试图通过微观数据的搜集,分析消费者异质性与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关系。通过比较同卵双胞胎数据的组内差分估计、异卵双胞胎数据的组内差分估计与混合OLS的估计结果,得出真实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不可观测的个体储蓄行为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与消费习惯形成下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动机强度 异质性 双胞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志军
本文利用从人口抽样调查中生成的16—35岁的双胞胎数据,采用OLS和双胞胎组内差分法估计了教育的收益率及其异质性。主要得到两个结果:第一,在没有纠正测量误差的情况下,混合OLS估计的教育收益率为14%,而组内差分估计仅为4%左右。参照相关研究对结果进行一个简单的修正后,差分估计值也不到6%。这意味着用OLS会高估教育的收益率。第二,那些能力越高、家庭背景越好的个体,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教育,同时从教育中获得的收益也越多。
关键词:
双胞胎 教育收益率 差分估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兵
论文选择中国城镇居民1992—2008年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及时序变化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分地区城镇居民都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西部地区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最强,而且全国及分地区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显著的上升,然后出现适度的减弱。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分析认为市场化导向的改革总体上强化了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动机,同时,高等教育收费体制和房价的上升也是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城镇居民 预防性储蓄 相对谨慎系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冬 王新
本文使用省(市)数据研究收入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一)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城镇居民消费增速只有确定性环境下消费增长的30.5%;(二)我国城镇居民尽管普遍存在着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但是各地区储蓄动机不平衡,其中西部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且中部和东部差异较小,西部与中部和东部差异最大;(三)样本期间全国及分地区城镇居民相对谨慎系数呈下降-平稳-上升的走势。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慢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区域和时序差异提示我们: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是影响各地区收入结构和储蓄动机的因素。本文的创新在于提出:全国性和区域性经济环...
关键词:
消费增长 预防性储蓄动机 强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施建淮 朱海婷
中国居民储蓄的超常增长近年来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居民储蓄动机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个普遍的看法是 ,预防性储蓄动机在中国居民储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 ,推导出收入不确定性条件下消费函数的显式解和衡量预防性动机强度的公式 ;然后用我国 3 5个大中城市1 999— 2 0 0 3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结果发现 3 5个大中城市的居民储蓄行为中的确存在预防性动机 ,但预防性动机并非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强。在对该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后 ,本文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收入不确定性 相对谨慎系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浩瀚 唐绍祥
预防性储蓄在中国居民储蓄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研究大都忽视了这种预防性动机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此,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算法,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储蓄动机强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呈现出结构性断点;针对储蓄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收入不确定性、农村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与农村居民储蓄强度正相关,而支出不确定性、名义利率、农村居民基尼系数负相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幼松 苏东水
国内需求的萎靡不振已成当前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城镇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与此紧密相连,预防性储蓄强度在居民储蓄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理性消费者最大化其一生效用的假设,推导出衡量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新公式。随后,用30个省际地区1985-2010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8年前后城镇居民存在着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强度的结构变化,这种转变对于政府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强度 不确定性 相对谨慎系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行健 张波 杨碧云
本文选择中国城镇居民1990-2008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了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FE-IV)对我国城镇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及其地区差异、时序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存在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其中西部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然后滚动回归的结果表明,全国、东部及中西部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整体上呈现出先下降然后上升的趋势,且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居民间相对谨慎系数的差距逐步变小。本文最后在实证结果基础上提出了缓解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快速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对谨慎系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燕桥 臧旭恒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城镇居民1978~2008年间的消费(储蓄)行为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中的确存在预防性储蓄动机,但该动机无论是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还是对居民消费增长率的变动,产生的作用强度均不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行健 王俊海 易君健
本文选择中国农村居民1992—2006年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FE-IV)对我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及其地区差异、时序变化展开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存在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并且西部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于中部与东部农村居民;然而滚动回归表明,就全国而言,样本分析区间内我国农村居民的相对谨慎性系数起先还比较平稳,然后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到最后阶段稍有下降;而分地区的滚动回归结果则表明,各个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最后在从多个角度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的基础上为缓解我国农村居民储蓄快速增长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对谨慎性系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超 鲁旭
基于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下滑等经验观察,借助于Euler方程的"天然"正交条件,直接采用GMM方法对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进行了分区跨期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较强,总体波动呈现倒U型结构,且地区间差异显著。因此,在居民存在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减少城镇居民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收入分配改革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茜茜
中国储蓄的超常增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预防性储蓄理论为基础,基于理性消费者最大化其一生效用的假设,推导出衡量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新公式。随后,运用30个省际地区1992~2009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存在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且不同省份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乐一 李春风 李玉双
将流动性约束条件纳入Dynan(1993)模型对其进行扩展,构建出包含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实际利率变量的新预防性储蓄模型。理论与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更能体现我国收入等级不同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特征;在不确定性存在条件下,新引入的流动性约束变量会对面临流动性约束不同居民的储蓄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甚至不同方向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居民面临流动性约束的不同而变化。同时发现转轨时期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约束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是抑制我国消费需求增长,加大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根源。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不确定性 流动性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舒凡
文章以2009—2020年中国各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创业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创业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不确定性越高,居民创业率越低;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社会失业率显著提升,同时居民因预防性动机将增加其储蓄,最终社会创业率下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将恶化企业融资环境与经营环境,潜在创业者积极性受挫使社会创业活动受到显著抑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可以显著地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业活动的负面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杜宇玮 刘东皇
本文首先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算法全面估测了1979-2009年间中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时序变化,进而对转型背景下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无论是从全国总体还是分城镇和农村来看,中国居民都存在着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且城镇略高于农村,自1990年代以来均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2)收入不确定性是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对农村来说则显著性不高;(3)融资约束、市场化程度等制度因素对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农村居民受融资约束的影响比城镇更大;(4)利率与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呈负相关关系,反映了利率的"收入预期效应"。因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