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6)
- 2023(10955)
- 2022(9295)
- 2021(8660)
- 2020(7542)
- 2019(17638)
- 2018(17152)
- 2017(33528)
- 2016(18150)
- 2015(20810)
- 2014(20736)
- 2013(21064)
- 2012(19979)
- 2011(18086)
- 2010(17996)
- 2009(16786)
- 2008(16886)
- 2007(14973)
- 2006(12616)
- 2005(11496)
- 学科
- 济(84106)
- 经济(84018)
- 业(50352)
- 管理(48746)
- 方法(43434)
- 数学(39655)
- 数学方法(39390)
- 企(37908)
- 企业(37908)
- 财(23932)
- 中国(23555)
- 农(22646)
- 贸(18132)
- 贸易(18127)
- 易(17702)
- 学(15971)
- 农业(15530)
- 制(15453)
- 业经(14775)
- 地方(13471)
- 银(13392)
- 银行(13364)
- 融(13160)
- 金融(13156)
- 务(13114)
- 财务(13094)
- 财务管理(13060)
- 行(12741)
- 企业财务(12475)
- 和(11284)
- 机构
- 大学(274001)
- 学院(269109)
- 济(123755)
- 经济(121659)
- 管理(102483)
- 研究(95589)
- 理学(89188)
- 理学院(88180)
- 管理学(86917)
- 管理学院(86400)
- 中国(73175)
- 京(57113)
- 财(56035)
- 科学(55768)
- 所(48642)
- 农(46329)
- 财经(45565)
- 研究所(44349)
- 中心(43283)
- 经(41782)
- 经济学(41062)
- 业大(38959)
- 江(37562)
- 经济学院(37391)
- 农业(36746)
- 北京(36324)
- 财经大学(34218)
- 范(33786)
- 院(33595)
- 师范(33460)
- 基金
- 项目(179740)
- 科学(142701)
- 基金(135386)
- 研究(128771)
- 家(118761)
- 国家(117860)
- 科学基金(100308)
- 社会(85597)
- 社会科(81441)
- 社会科学(81420)
- 基金项目(70748)
- 省(65727)
- 自然(63802)
- 自然科(62394)
- 自然科学(62374)
- 自然科学基金(61358)
- 教育(59122)
- 划(56903)
- 资助(56806)
- 编号(49272)
- 部(42563)
- 重点(40665)
- 成果(40608)
- 发(38025)
- 国家社会(37380)
- 教育部(36797)
- 创(36654)
- 科研(35042)
- 人文(34873)
- 创新(34521)
共检索到390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天宇
中国的转移性收入不平等,已成为居民总体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但学术界对转移性收入不平等本身的形成原因还缺乏足够的分析。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的微观数据,考察了收入来源和家庭特征对转移性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收入来源来看,养老金和离退休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企业年金都成为扩大转移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家庭间转移性收入、政府补贴和失业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转移性收入差距;从家庭特征来看,城乡、地区和教育水平差异都是扩大转移性收入差距的因素。上述问题导致某些弱势群体的转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祖辉 王敏 万广华
本文采用GE指数及其相应的分解方法 ,从转移性收入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进行分析。本文的分析框架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运用GE区域分解方法 ,比较各区域包含转移性收入和不包含转移性收入条件下的两组收入不平等值的差异 ,以分析转移性收入对各区域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二是运用GE收入来源方法 ,通过转移性收入和其他分项收入对总区域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的比较 ,分析转移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问题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现阶段的转移性收入并没有成为缩小收入不平等 ,尤其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再分配手段 ,相反是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
关键词:
农民收入 转移支付 GE指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乐荣 唐丽霞 李小云
笔者基于2000年~2010年各省的面板数据,采用GE指数和GINI系数及分项收入分解方法,实证研究公共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论表明作为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手段之一的转移性收入,并未缓解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状况,特别是对缩小城乡间收入差距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政府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够,以及转移支付在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不均衡。
关键词:
转移性收入 农村 不平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宁光杰 雒蕾 齐伟
近年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严重,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容小觑。本文利用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清华大学消费金融调研2008年的微观数据,以及2005、2008、2010年的省份数据,考察内部构成和家庭特征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发现租金收入和金融资产投资收益成为推动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利息和保险收益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产性收入差距。城乡和地区差异、教育培训水平和风险偏好程度等都是影响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举措应更多地向低收入群体倾斜:通过大力发展落后地区经济和教育事业、引导低收入群体适度...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基尼系数 收入不平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储德银 迟淑娴 纪凡
本文首先采用基尼系数对我国城乡、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重新测度,然后以政府转移支付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财政收支分权与居民收入不平等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是财政收入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负相关,财政支出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正相关;二是财政收支分权对不同类型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无论是财政收入分权抑或支出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效应大小依次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总体居民;三是政府转移支付在不同区制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呈现显著地非线性特征。即从相对较低的第一区制跨入较高的第二区制时,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由负转变为正。本文以上研究结论不仅对于全面构建央地新型政府间财政关系,还可以为促进公平收入分配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储德银 迟淑娴 纪凡
本文首先采用基尼系数对我国城乡、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重新测度,然后以政府转移支付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财政收支分权与居民收入不平等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是财政收入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负相关,财政支出分权与收入不平等显著正相关;二是财政收支分权对不同类型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无论是财政收入分权抑或支出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效应大小依次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总体居民;三是政府转移支付在不同区制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呈现显著地非线性特征。即从相对较低的第一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邹杰 段龙龙 郭世芹
本文在分析我国城乡转移性收入不平等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转移性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农村固定投资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财政支农力度均能有效缩小城乡转移性收入不平等,且缩小效应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固定投资水平对转移性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加大了城乡转移性收入的差距。因此,要缩小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就应该在继续扩大财政支农水平的基础上,积极调整转移支付政策,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城乡再分配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本文从居民收入流动角度研究收入不平等。本文指出,收入流动是指某个特定的收入组人员的收入在经过了一个时间序列变化后,其所拥有的收入份额或者所在的收入组别(以五等份分组来计)所发生的位置变化;收入流动性不仅可以从实质上改善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而且也可以减少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所产生的社会心理压力以及社会矛盾。本文对收入流动性理论内涵、测度标准以及实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收入流动性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理论与实证 分析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洪亮
文章指出了基尼系数等传统不平等指数计算方法在研究健康不平等方面的局限性,引入最新发展起来的基于序数数据的健康不平等研究方法,并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分析了2011—2018年居民健康福利与健康不平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居民健康福利水平最低和最高的年份分别是2011年和2015年;同时,居民健康不平等程度变化呈现“U”型特征,健康不平等变化可归因于人口老龄化、收入不平等和教育不平等的扩大和相对贫困,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
关键词:
健康不平等 序数数据 收入健康矩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俊 黄潇 李晓羽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采用教育基尼系数衡量教育不平等,研究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及方向。研究发现:(1)收入分配差距导致教育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的改进却没能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的改善,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并非简单线性关系,但教育扩展有利于教育和收入不平等的改善;(2)教育通过人力资本传导机制与收入分配之间发生联系,但其不会自发形成"教育平等←→收入平等"的良性循环;(3)长期内教育不平等的降低并没有改善收入不平等,但收入不平等在当期就能加剧教育不平等程度;(4)目前教育投入的水平、城市化进程并没能有效的改进教育不平等。另外,模型的稳健性得到部分证实。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 收入分配 实证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少瑾
采用中国2000年省际截面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收入不平等对地区人口健康差异产生的影响,以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作为收入不平等的测度变量,以各地区平均预期寿命作为人口健康水平的测度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对于中国人口健康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收入不平等对中国人口健康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人口健康 平均预期寿命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权衡
文章认为引入收入流动性以后,传统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替代论的分析框架将会被拓展为"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收入平等"的新框架;新框架的实质在于强调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机会均等,特别是强调公民的教育机会与基本医疗和健康机会的公平,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效率,而且还可以通过促进收入流动来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社会冲突与压力。文章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89-2006年CHNS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居民相对和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大小、方向,并将绝对收入流动性分解为增长和转移部分,并进一步探讨了收入流动性与长期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流动受宏观经济景气度、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基于泰尔指数,从五个维度分解和测度了居民消费不平等。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差异整体上趋于收敛;居民消费的群体不平等程度较高,城乡不平等次之,而区域不平等和省际不平等程度相对较低;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的程度在群体、城乡、区域、省际等方面均高于农村。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居民消费不平等成因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市场化程度、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等,有利于减少居民消费不平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基于泰尔指数,从五个维度分解和测度了居民消费不平等。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差异整体上趋于收敛;居民消费的群体不平等程度较高,城乡不平等次之,而区域不平等和省际不平等程度相对较低;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的程度在群体、城乡、区域、省际等方面均高于农村。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居民消费不平等成因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市场化程度、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等,有利于减少居民消费不平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梅
使用CHNS调查数据,从人口年龄分布和收入差距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角度考虑,对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分布不平等按人口特征进行分解分析,得出结论:年龄不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老年人中的贫富差距更为明显,贫困的老年人生活堪忧,而高教育程度的人老年后的生活水平高;地区差异是年轻一代的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社会养老保险对缩小地区间老年人的收入差距有一定的贡献,建立全国范围的养老保险体系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分解 养老保险 统筹比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