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8)
- 2023(13494)
- 2022(11223)
- 2021(10747)
- 2020(9235)
- 2019(21579)
- 2018(21047)
- 2017(39837)
- 2016(21440)
- 2015(24593)
- 2014(24613)
- 2013(24504)
- 2012(22594)
- 2011(20080)
- 2010(19643)
- 2009(18201)
- 2008(18071)
- 2007(15645)
- 2006(13032)
- 2005(11522)
- 学科
- 济(90881)
- 经济(90782)
- 管理(62031)
- 业(59185)
- 企(46825)
- 企业(46825)
- 方法(45753)
- 数学(41513)
- 数学方法(41051)
- 财(36129)
- 中国(26753)
- 农(25467)
- 贸(18435)
- 贸易(18429)
- 业经(18076)
- 易(17999)
- 务(17983)
- 财务(17940)
- 财务管理(17883)
- 制(17867)
- 企业财务(16987)
- 学(16959)
- 农业(16839)
- 地方(16454)
- 银(14064)
- 银行(14040)
- 财政(13799)
- 行(13287)
- 融(13054)
- 金融(13051)
- 机构
- 大学(304490)
- 学院(301751)
- 济(133080)
- 经济(130804)
- 管理(117935)
- 研究(102665)
- 理学(102477)
- 理学院(101394)
- 管理学(99661)
- 管理学院(99091)
- 中国(79985)
- 财(66548)
- 京(63501)
- 科学(61161)
- 所(51016)
- 财经(50337)
- 农(48667)
- 中心(48402)
- 研究所(46339)
- 经(45963)
- 业大(43207)
- 江(43092)
- 经济学(42888)
- 北京(40014)
- 经济学院(38952)
- 农业(38176)
- 范(37544)
- 财经大学(37389)
- 师范(37192)
- 院(36777)
- 基金
- 项目(206188)
- 科学(163351)
- 基金(153566)
- 研究(149121)
- 家(134033)
- 国家(132994)
- 科学基金(114377)
- 社会(97240)
- 社会科(92399)
- 社会科学(92376)
- 基金项目(80538)
- 省(77095)
- 自然(73388)
- 自然科(71736)
- 自然科学(71714)
- 自然科学基金(70440)
- 教育(68315)
- 划(65971)
- 资助(63862)
- 编号(58926)
- 成果(47694)
- 部(47344)
- 重点(46405)
- 发(43441)
- 创(42471)
- 国家社会(42030)
- 教育部(40871)
- 科研(40641)
- 创新(39916)
- 课题(39565)
共检索到441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孙群力
本文利用2017年和2018年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调查(WISH)数据,分析了我国居民的财富分布及构成,测算了财富构成对财富差距的贡献,采用广义熵指数进行了财富差距的城乡分解和地区分解,并采用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分析了家庭的禀赋要素对财富积累的影响及其对不平等的贡献。研究发现,2016年和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净财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5和0.61;财富构成对财富差距的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财富差距主要由家庭房产所导致,其对财富差距的贡献超过了70%;财富差距的城乡分解、地区分解以及行业分解表明,我国的财富差距主要来自于城乡内部、地区内部和行业内部,它们对财富差距的贡献度均超过了80%;Shapley值的分解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对财富差距的影响较大。本文认为,通过遏制房价上涨、健全财产税体系、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有效缩小居民财富差距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侯燕磊
金融发展通过作用于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储蓄再分配等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影响。梳理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财富分配差距的特征事实,以及金融发展从工资性收入、居民财产性收入和资产负债构成等方面对居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路径,可以发现,我国金融发展能够发挥改善居民收入差距的正面作用,但财富分配差距过大阻碍了作用的发挥。当前,亟待通过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普惠性、拓宽金融分享发展红利渠道、完善财富分配税收调节机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等方式,优化“存量”财富,改善“流量”收入,减小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入分配 财富不平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巍 章恒全 陈淑云 刘双双
文章借鉴EKC假设,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及各地区2000—2015年城镇基尼系数和住宅价格一次项、二次项、三次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全国城镇住宅价格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关系,城镇住宅价格调控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有可能实现"共赢";但是,需要警惕房价跨过"N"型第二个拐点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各地区城镇住房财富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形态呈多样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巍 章恒全 陈淑云 刘双双
文章借鉴EKC假设,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及各地区2000—2015年城镇基尼系数和住宅价格一次项、二次项、三次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全国城镇住宅价格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关系,城镇住宅价格调控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有可能实现"共赢";但是,需要警惕房价跨过"N"型第二个拐点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各地区城镇住房财富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形态呈多样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灿明 孙群力
本文以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基尼系数、广义熵(GE)指数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发现,在2010年,无论是全国还是城市或农村,收入最高的10%人口的收入与收入最低的10%人口的收入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全国的基尼系数为0.54,城镇为0.431,农村为0.374。GE指数的分解结果表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解释全国收入差距50%左右。不同收入来源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收入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此外,转移性收入没有起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不平等的分解 收入构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班梓瑜 任羽卓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探究住房财富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住房财富效应是正向的,居民拥有的住房数量越多、总市值越大,住房财富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进一步的,本文分析了住房财富促进消费的作用机制,发现放宽信贷约束和减少预防性储蓄是住房财富促进消费的具体机制;此外,住房财富对不同类别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受影响较小,文娱医疗等其他消费受影响较大;同时,住房财富效应在不同等级城市中存在异质性,城市等级更高的城市住房财富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实证验证了住房的财富效应,并解释了住房财富效应的影响机制,对如何拉动居民消费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尹向飞 陈柳钦
利用协整等方面理论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财富差距、收入增长和房地产价格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收入分配不均促进房价快速上涨,收入向20%高收入阶层过度集中和房价快速上涨只存在单向促进关系;(2)房价的快速上涨和财富分配不均存在单向促进关系;(3)最高收入阶层收入的快速增长不是房价上涨的促进因素,而房价上涨使得最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进一步促进收入两极分化。要抑制房价,应缩小收入差距;只有控制房价,缩小贫富差距和收入两极分化,房地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
房价上涨 收入差距 最高收入增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敏 蔡定洪 张翼 和树贺
本文对导致我国居民家庭财富差距的金融原因特别是家庭资产结构、负债率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和资产负债率越高,家庭财富增长越慢。其原因主要是住房在我国家庭总资产中占主体,居民投资风险偏好、负债能力和负债成本差异等。最后,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的财富分配效应、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居民投资组合多元化、缓解低财富阶层融资难和融资贵,以促进共同富裕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建和 胡跃峰
由于近年来我国居民家庭财富资本的快速增长及其构成的巨大变化,笔者将家庭财富资本的主要变量(家庭金融性资产、家庭房产价值、家庭借出款与家庭负债)作为中间变量引入到条件代际传递模型中,进而阐述了这几类家庭财富变量对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解释力。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子代与父代的年龄之后,这几类家庭财富变量都能对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一定程度的解释力。其中房产价值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解释力最强,金融资产的解释力较稳定,而家庭借款的解释力则较弱。而且家庭房产价值与家庭借出款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解释力主要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这表明家庭财富资本能较显著地影响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灿明 孙群力 詹新宇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财富积累不断加速的同时,不少社会经济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收入与财富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该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形成的重要文件中,更是对中国的收入分配原则、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问题都做了深入论述和战略部署,这体现了党对收入分配问题的高度重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彦斌
利用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的家庭资产调查数据系统,本文计算了我国2007年城乡财富分布,分析了贫富差距的特征和家庭资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出现了较严重的贫富差距,但这不在于最富有群体过于富有。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婚姻状况都有助于提高家庭财富水平。高财富家庭的资产组合呈现出多元化,而中低财富家庭则较为单一,因而规避风险的能力也就较弱。此外,城市和农村居民的融资能力取决于家庭财富,财富水平越高的家庭融资能力越强。
关键词:
贫富差距 财富分布 收入分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圣财 刘力臻
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短视"特征,建立在生命周期-永久收入假说基础上研究资产财富效应的传统方法有待改进。文章构建的"短视消费模型"表明,房价和收入都有可能导致资产的财富效应产生地区差异,而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之没有明显关联。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进一步显示,正是房价收入比的不同引起了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显著的地区差异,而非人口的年龄结构。此外,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显著高于股票的财富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洁
现实生活中,居民积累财富不仅由于财富能够带来消费,更由于财富本身能够带来人们对于社会地位追求的满足感。马克斯·韦伯将后者称为"资本主义精神",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财富效应。本文基于Bakshi and Chen(1996)的资产定价模型,利用中国2003~2010年的股票价格和消费数据,使用GMM方法估计了中国居民的财富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因而,投资者的消费投资行为都会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消费率 财富效应 资产定价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剑明
本文通过比较中美居民财富分配的现状 ,较为全面地阐述了造成两国居民财富分配不均的各自原因 ,进而提出解决我国居民财富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财富分配 比较 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灿明 孙群力 詹新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提低、扩中、调高"为主线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居民收入持续稳步提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提高劳动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