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9)
2023(11732)
2022(9963)
2021(9290)
2020(8081)
2019(18980)
2018(18363)
2017(36235)
2016(19539)
2015(22185)
2014(22247)
2013(22604)
2012(21349)
2011(19137)
2010(19120)
2009(17976)
2008(17949)
2007(15916)
2006(13590)
2005(12372)
作者
(56909)
(47864)
(47843)
(45820)
(30664)
(23202)
(21859)
(18675)
(18067)
(17058)
(16487)
(15956)
(15428)
(15293)
(15257)
(14878)
(14392)
(13989)
(13849)
(13690)
(11905)
(11818)
(11671)
(10972)
(10821)
(10809)
(10703)
(10427)
(9744)
(9619)
学科
(91882)
经济(91778)
(54181)
管理(53371)
方法(46647)
数学(42456)
数学方法(42176)
(41783)
企业(41783)
(25440)
中国(25317)
(23372)
(19139)
贸易(19133)
(18640)
(17807)
(16410)
业经(15997)
农业(15940)
地方(15261)
(14357)
财务(14338)
财务管理(14301)
(14259)
(14251)
金融(14249)
银行(14228)
企业财务(13646)
(13544)
(12021)
机构
大学(293650)
学院(288102)
(132692)
经济(130422)
管理(109581)
研究(102924)
理学(95380)
理学院(94266)
管理学(92836)
管理学院(92285)
中国(78911)
(61384)
(60366)
科学(60273)
(52579)
(49497)
财经(49015)
研究所(47896)
中心(46234)
(44915)
经济学(43863)
业大(41711)
(40494)
经济学院(39945)
农业(39163)
北京(39047)
财经大学(36793)
(36339)
(36318)
师范(35978)
基金
项目(192074)
科学(152738)
基金(144974)
研究(136864)
(127340)
国家(126369)
科学基金(107662)
社会(91440)
社会科(86941)
社会科学(86920)
基金项目(75760)
(70114)
自然(68726)
自然科(67237)
自然科学(67217)
自然科学基金(66149)
教育(62898)
资助(60902)
(60757)
编号(51763)
(45440)
重点(43622)
成果(42669)
(40665)
国家社会(39834)
教育部(39292)
(39175)
科研(37461)
人文(37221)
创新(36842)
期刊
(136032)
经济(136032)
研究(87016)
中国(52299)
学报(46930)
(46767)
科学(43467)
(43341)
管理(37774)
大学(35378)
学学(33550)
农业(29279)
(27468)
金融(27468)
财经(25512)
经济研究(24589)
教育(23745)
(21967)
技术(21919)
业经(19235)
问题(18941)
(18096)
(16765)
统计(15729)
世界(15521)
国际(15283)
技术经济(15175)
(13751)
(13539)
理论(13015)
共检索到421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常亚青  
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收入分配差距却存在着持续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问题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收入流动性关注收入分配的动态变化,是收入分配研究领域中的新亮点,然而国内据此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将实证分析我国居民的绝对收入流动性,并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绝对收入流动性与GDP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笔者发现:在起始年相同的时期中,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大小随时间间隔的增加而增加;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能明显增强居民的绝对收入流动性,在短期内收入转移能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较大作用,而在长期中调节收入分配则主要依靠收入增长;收入转移容易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对GDP的增长产生明显的阻碍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繆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居民收入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收入分配与市场经济增长不相匹配,社会经济处于这种发展环境中极易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基于此,需对社会居民收入分配进行优化,从而促使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良性增长。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对中国家庭追踪数据,通过转换矩阵对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随后通过Logit模型对影响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如教育培训、幸福指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平衡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本文从居民收入流动角度研究收入不平等。本文指出,收入流动是指某个特定的收入组人员的收入在经过了一个时间序列变化后,其所拥有的收入份额或者所在的收入组别(以五等份分组来计)所发生的位置变化;收入流动性不仅可以从实质上改善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而且也可以减少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所产生的社会心理压力以及社会矛盾。本文对收入流动性理论内涵、测度标准以及实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收入流动性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洪亮  
本文运用1978~2005年中国分省市分城乡面板数据,采用收入转换矩阵、新构造的收入流动性指数和收入年际相关系数等方法对中国区域居民收入流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探讨了收入转换矩阵方法的一些不足,并尝试采用其他方法对区域居民收入流动性做进一步分析,其一是新构造的收入流动性指数,该指数具有良好性质,其介于0和1之间,同时能够对收入流动性的来源进行分解;其二是采用收入年际相关系数来分析区域居民收入流动性,在计算出相邻任意年份的收入相关系数基础上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收入流动性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居民收入流动性越来越低,但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流动性强弱有别。从城乡看,1985年前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娟  王璐  刘延平  
文章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结构与流动趋势,研究发现:总体上居民收入流动性在下降,农村与城市的居民收入流动性均是先上升后下降,这与我国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走向趋同。农村居民脱离贫困的概率大于城市同期,但农村居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的提高,这与收入水平的波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从文  胡棋智  
本文通过转换矩阵考察我国城乡低收入状态在两期之间转移的情况研究以及决定我国城乡居民当期免于低收入的因素。从城乡之间的相同点来看,人力资本对于城乡低收入者脱贫以及非低收入者免于贫困都有着显著作用。市场化改革以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在城乡中依然存在,女性低收入者更容易处于"显性持续低收入状态"中;从区域来看,无论城乡,东部地区的低收入者最容易改善其收入地位,其陷入"显性持续低收入状态"发生概率较低;从城乡之间的差异来看,人力资本对城乡低收入者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存在差别,农村地区进行高等教育的回报要高于城市地区;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角度来看,城市女性比农村女性劣势更大;从区域来看,低收入动态体现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力  丁宁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面板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与分位数回归等计量方法对1989至2006年间短期(2-4年)和长期(8-9年)的个人收入流动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处于较低分位的个人(穷人)的收入流动性水平都比较高,即穷人的初期收入对于其末期收入的影响并不大。而从短期来看,处于高分位的个人(富人)的收入流动性水平比较低。即富人有能力确保收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能力越来越强。长期来看,在1997年前后,富人的收入流动性水平有明显的下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权衡  
文章认为引入收入流动性以后,传统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替代论的分析框架将会被拓展为"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收入平等"的新框架;新框架的实质在于强调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机会均等,特别是强调公民的教育机会与基本医疗和健康机会的公平,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效率,而且还可以通过促进收入流动来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社会冲突与压力。文章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89-2006年CHNS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居民相对和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大小、方向,并将绝对收入流动性分解为增长和转移部分,并进一步探讨了收入流动性与长期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流动受宏观经济景气度、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棋智  王朝明  
本文利用CHNS提供的中国9省区经验数据,研究了我国1989~2004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及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经济地位的动态演化情况,发现宏观经济景气度显著影响了居民收入流动性,2000~2004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在本文考察的历年中最高,而1997~2000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则较低;相对其他收入阶层而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经济地位更加脆弱,其经济地位得到改善的前景不明朗;无论是从流动性水平还是流动性结构来看,农村收入流动性总体优于城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冬  
本文利用2000-2009年间CHNS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贫困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并进一步关注了贫困居民脱贫后收入地位的改善程度。研究发现,在相对较高的世行1.25美元/人日和2美元/人日贫困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程度并不乐观,而且绝大多数贫困居民在脱贫后并没有实现收入地位的明显改善。因此,对未来扶贫政策的制定而言,在提高官方贫困线标准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贫困居民向中高收入阶层的流动空间,并逐步建立扶贫长效机制,通过借助开设金融扶贫保险、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以及拓展政府短期救助等方式,提升脱贫农户的经济基础以巩固扶贫成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尚娟  王璐  
本文利用1989~2006年CHNS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收入转换矩阵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低收入居民向上流动的概率大于同等收入阶层城镇居民向上流动的概率;在相同时期内,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Shorrocks指数在1989~2006年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King指标表明,收入流动性的提高对社会福利增进的影响非常有限。因此,政府要高度关注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逐渐减弱的状况,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收入流动性,并通过强化收入再分配来提高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朝明  胡棋智  
本文精选了7个收入流动性测度指标,基于CHNS数据测度了我国的收入流动性,结果表明:第一,从统计口径的影响来看,King指标更容易受到样本量或极端值的影响,而其他指标的较不容易受到影响。第二,我国居民在1991~1997年间的收入较缺乏流动,而在2000~2004年间的收入较富于流动。以1997年为界,城市与农村地区的收入流动模式都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典型两阶段特征。第三,从总体走势看,King指标的走向与其他6类指标相反,呈向下走势,说明收入流动性对社会总体福利的改善非常有限。第四,农村的收入流动性总体要高于城市,但这种高收入流动性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较之城市而言更大的收入水平波动带来的,而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帆  林燕  胡棋智  
通过多变量Prob it模型考察了我国农村贫困在两期之间的状态依赖性,同时分析了决定我国农村居民当期免于贫困的因素,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的反贫困效果最好;(2)从贫困的状态依赖性来看,我国农村低收入者没有陷入明显的持续贫困,收入流动性较强;(3)农村女性收入状况逐年改善,婚姻状况有利于缓解贫困,国家公务员或者企业经理,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性质的员工陷入贫困的概率更低,东部地区居民容易免于贫困;(4)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给农村居民带来收入变动的机遇,同时也增加了他们收入的不稳定性;(5)回归结果对低收入门槛的定义比较敏感,有必要在收入分布的"绝对贫困"区域上方再划...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文兴  
本文运用非经典时间序列方法 ,揭示出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存在同积 (co- integration)关系。在短期关系中 ,体制变迁与政策对于收入不平等影响非常大 ,但不同时期影响的方向不一致。从 ECM1模型结果看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扩大和降低收入不平等的力量都存在。借助于偏最小二乘回归 PL S方法 ,揭示出与经济增长有关的多种因素分别对于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多数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显著推动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我们发现教育因子既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 ,又有利于经济增长。教育可以大大改进经济福利 ,“公平与效率”并不必然是一种两难选择。财政收支对于再分配并没有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