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2)
- 2023(5698)
- 2022(4753)
- 2021(4535)
- 2020(3834)
- 2019(8856)
- 2018(8535)
- 2017(16554)
- 2016(8509)
- 2015(9613)
- 2014(9362)
- 2013(9635)
- 2012(9252)
- 2011(8560)
- 2010(8323)
- 2009(7692)
- 2008(7402)
- 2007(6363)
- 2006(5652)
- 2005(5297)
- 学科
- 济(44020)
- 经济(43980)
- 管理(21423)
- 方法(20140)
- 业(19311)
- 数学(18809)
- 数学方法(18750)
- 中国(14566)
- 企(13545)
- 企业(13545)
- 贸(11210)
- 贸易(11205)
- 易(10992)
- 农(10732)
- 财(9423)
- 制(8444)
- 结构(8004)
- 融(7337)
- 金融(7337)
- 业经(7145)
- 银(6951)
- 银行(6943)
- 农业(6857)
- 学(6827)
- 行(6824)
- 关系(6516)
- 产业(6380)
- 出(6378)
- 环境(6316)
- 体(6070)
- 机构
- 大学(131022)
- 学院(127552)
- 济(67852)
- 经济(67100)
- 研究(50291)
- 管理(46360)
- 中国(40330)
- 理学(40231)
- 理学院(39758)
- 管理学(39331)
- 管理学院(39096)
- 财(28241)
- 京(27850)
- 科学(26852)
- 所(24933)
- 经济学(23712)
- 财经(23463)
- 研究所(22759)
- 经(21748)
- 经济学院(21412)
- 中心(21059)
- 北京(18487)
- 院(18060)
- 财经大学(17697)
- 农(17628)
- 范(16045)
- 师范(15915)
- 江(15569)
- 科学院(15564)
- 业大(15066)
- 基金
- 项目(84870)
- 科学(68649)
- 基金(66644)
- 研究(61618)
- 家(58453)
- 国家(58070)
- 科学基金(49470)
- 社会(44191)
- 社会科(42160)
- 社会科学(42152)
- 基金项目(34259)
- 自然(29770)
- 自然科(29150)
- 自然科学(29143)
- 自然科学基金(28681)
- 资助(27929)
- 省(27618)
- 教育(27197)
- 划(24839)
- 编号(21636)
- 部(21452)
- 中国(20891)
- 国家社会(20430)
- 重点(19250)
- 教育部(18840)
- 发(18337)
- 人文(17440)
- 成果(17304)
- 创(16811)
- 大学(16585)
共检索到190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光华 牛叔文 赵春升 张玉娟
1980~2007年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很快,同时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生活能源使用方式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方式的改变最终渐近到能源消费种类结构,引起能源资源利用的变化。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主要表现为石油、天然气、其他电力对煤炭的替代以及煤的初级使用向清洁使用的转变,即生活能源使用的高级化和清洁化。虽然目前仍然表现出以煤为主的消费格局,但居民对成品油的消费日趋上升,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已呈现出石油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活能源消费 信息熵 结构演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艳梅 张雷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消费两部分,一般来说,后者远远大于前者。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分析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及原因,对于寻找节能途径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87年~2002年为样本期,运用投入产出方法,构建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对中国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增长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促使间接生活能源消费增加的因素有居民消费总量增加、消费结构变化、城乡消费比例变化和中间生产技术变化,而起到抑制能源消费增加的因素唯有以直接能源消耗系数大幅下降为标志的节能技术进步。可见,由于我国正值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居民消费变化和产业结构演进都成为能源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管卫华 顾朝林 林振山
首次建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动力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进行模拟和预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和预测出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例将逐步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的消费比例将上升,尤其是石油消费的地位会提高。近10年来中国各部门能源消费比例变化表现为生活和第一产业的能源消费比例下降,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上升。由于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一直占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今后应调整工业结构,降低能耗高的工业部门比重,采取措施降低第三产业过快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费增长加快的问题,提高石油利用效率。
关键词:
能源 消费结构 动力模式 中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思儒 许健 赵昊暘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成为了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拉动力。城镇居民作为重要的消费主体,其消费结构的演变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在研究最终消费的影响时,经典的投入产出需求拉动模型一般仅考虑消费总量的变化,但假设消费结构与最近调查年份一致,这种处理方法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显然将导致严重的模拟偏误。本文深入分析了城镇居民重点消费系数的时空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而依据消费理论选择若干影响因素对重点消费系数进行了面板回归,得到具有显著解释力的若干因素。基于所构建的模型,论文模拟了2015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拉动效果,首先使用回归模型得到重点系数回归预测值,并据此对2015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修正,进而使用修正的消费结构运用需求拉动模型计算了城镇居民消费对各产业的拉动作用,与传统沿用2012年的消费结构所得到的总产出测算值相比,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发现使用消费结构不变的错误假设将显著低估对总产出的拉动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晓丽 李娜
采用指数因素分解法,从居民最终能源消费方式(产品层次)入手分析了1993年至2007年,影响居民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结构向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转变是导致居民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能源消费产品结构升级则促进了能源消费节约;能源价格变化对居民能源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查建平 唐方方 傅浩
构建了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对1996~2007年中国直接生活能源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分析年限内,中国直接生活能源碳排放呈"U"型趋势,拐点出现在2001年。通过对拐点前后中国直接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拉升因素与抑制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这两类因素的作用力进行评估,可以为中国直接生活能源碳减排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复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慧
本文利用UNIDO提出的结构相似系数和OECD整理的1995、2002、2006、2009年版本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数据库对若干与我国可比性较强的发达和追赶型经济体以及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以美国当前的居民消费结构作为对比的基准,我们发现,居民消费结构在趋向于这一基准的过程中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人均GDP13000G-K国际元以前,是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过程;在这个发展水平之后,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放缓。对照中国的情形,我们发现,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过程大体上与所发现的定量规律相吻合。
关键词:
消费结构 一般规律 中国的轨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首先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内在变动规律,并运用基于OLS估计的Markov链模型预测了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而高效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结论;然后通过路径分析方法对节能减排约束下能源消费结构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明确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碳排放量约束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较大,能源消费量约束、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能源禀赋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起着间接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节能减排会对能源供给和能源利用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碳排放约束和能源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亮亮
山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消费品由数量短缺向供给充裕转变,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城乡居民消费差异不断缩小,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发展迅速,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展望新时代,随着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深入,居民消费将为扩大内需、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山西 可支配收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志刚 李腾飞 许前军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一个嵌入时间路径的LA/AIDS模型,探索了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转变规律。结果显示,城镇居民主要食品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渐进式转变,其转变期为1994—1995年。从需求弹性值变化来看,肉类从奢侈品转变为必需品,发生了本质变化,其消费量逐年上升。粮食和禽蛋类一直是必需品,其弹性值变化不大,消费量逐年下降。而水产品仍是富于弹性的奢侈品,但其弹性值逐渐下降,并趋于必需品。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结构转变 时间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耿海青 谷树忠 国冬梅
受能源赋存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能源消费结构往往存在很大差别,对其结构演变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指标来衡量。论文通过信息熵的引入,试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并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和结论。对无锡市1990~2002年间城市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的熵值演变特征进行动态分析后发现,1994年前后,无锡市城市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信息熵的变化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特征,并且与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及人均能源消费总量变化高度相关。在深入分析其演化特征和原因的基础上,对无锡市城市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的演化方向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能源 家庭消费 信息熵 演变 无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宗泰 李华 肖红波 李军
改善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是治理大气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途径。依据北京农村家庭的资料,通过统计和计量分析发现:在农村家庭生活消费的能源总量中,电力、煤炭和燃气等商品能源占77.65%,其中煤炭占53.14%,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占比16.77%,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占比5.58%。家庭的收入、所居地形、兼业情况和人口等多个因素对农村家庭选择生活能源有影响,当这些因素变得允许时,农村家庭选择消费清洁便利的能源。政府应该支持能源的清洁化使用,鼓励开发无污染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勇 解美娟
本文将劳动力结构分为劳动力产业结构、劳动力年龄结构、劳动力质量结构和劳动力城乡结构四大类,分别通过实证检验,研究了我国劳动力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根据实证结果可知,劳动力产业结构和质量结构的不断优化,能显著引起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从劳动力年龄结构看,新生代劳动力所占份额与享受型消费份额存在正相关,即新生代劳动力的增加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力;从劳动力城乡结构看,农村劳动力对消费结构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惠玲 朝乐门
文章在分析消费结构变迁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资源产业的4种基本消费结构和信息资源消费结构演化过程的3个主要阶段,并提出了信息资源产业及其消费结构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信息资源产业 消费结构 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