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05)
- 2023(17244)
- 2022(14552)
- 2021(13443)
- 2020(11566)
- 2019(26532)
- 2018(25836)
- 2017(48803)
- 2016(26641)
- 2015(30091)
- 2014(29571)
- 2013(29349)
- 2012(27099)
- 2011(24446)
- 2010(24163)
- 2009(22643)
- 2008(22523)
- 2007(19768)
- 2006(17063)
- 2005(15248)
- 学科
- 济(108112)
- 经济(107989)
- 管理(74345)
- 业(71161)
- 企(57606)
- 企业(57606)
- 方法(52299)
- 数学(46401)
- 数学方法(45835)
- 财(31836)
- 中国(29471)
- 农(28746)
- 学(24278)
- 贸(22705)
- 贸易(22699)
- 业经(22589)
- 易(22161)
- 税(22066)
- 税收(20595)
- 收(20425)
- 制(19288)
- 农业(19210)
- 务(18916)
- 财务(18872)
- 财务管理(18834)
- 企业财务(17893)
- 地方(17546)
- 和(16673)
- 银(16422)
- 银行(16351)
- 机构
- 大学(387750)
- 学院(383500)
- 济(158613)
- 经济(155728)
- 管理(144514)
- 研究(133206)
- 理学(126022)
- 理学院(124561)
- 管理学(122218)
- 管理学院(121518)
- 中国(99933)
- 科学(84362)
- 京(81521)
- 财(75236)
- 农(71558)
- 所(68412)
- 研究所(62800)
- 业大(61473)
- 中心(60943)
- 财经(60178)
- 农业(56913)
- 江(55811)
- 经(54900)
- 北京(50926)
- 经济学(49912)
- 范(49166)
- 师范(48533)
- 院(47152)
- 经济学院(45314)
- 财经大学(44804)
- 基金
- 项目(264088)
- 科学(207311)
- 基金(195025)
- 研究(184090)
- 家(174088)
- 国家(172733)
- 科学基金(146285)
- 社会(118802)
- 社会科(112713)
- 社会科学(112680)
- 基金项目(102739)
- 省(100386)
- 自然(96938)
- 自然科(94786)
- 自然科学(94748)
- 自然科学基金(93107)
- 划(86946)
- 教育(84749)
- 资助(80178)
- 编号(71865)
- 重点(60228)
- 部(58861)
- 成果(58563)
- 发(55441)
- 创(54756)
- 科研(52017)
- 创新(51379)
- 国家社会(50890)
- 计划(50263)
- 教育部(49957)
- 期刊
- 济(162791)
- 经济(162791)
- 研究(111084)
- 学报(70093)
- 中国(67775)
- 农(62887)
- 科学(60910)
- 财(58260)
- 大学(51415)
- 管理(49901)
- 学学(48749)
- 农业(42753)
- 教育(34806)
- 融(30833)
- 金融(30833)
- 技术(30287)
- 财经(29112)
- 经济研究(28357)
- 经(24950)
- 业经(24790)
- 业(24065)
- 问题(22003)
- 版(20212)
- 贸(20102)
- 统计(19520)
- 国际(18328)
- 技术经济(18144)
- 世界(18135)
- 务(17610)
- 业大(17537)
共检索到556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成 黄维盛
本文基于1990年至今五轮世界价值观调查中国部分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中国居民税收道德的有序Probit模型,并分别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半非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受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经济学因素以及个体观感因素的影响。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且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居民税收道德的下滑幅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提高税收道德和税收遵从水平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税收道德 世界价值观调查 税收遵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成 黄维盛
本文基于1990年至今五轮世界价值观调查中国部分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中国居民税收道德的有序Probit模型,并分别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半非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受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经济学因素以及个体观感因素的影响。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且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居民税收道德的下滑幅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提高税收道德和税收遵从水平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税收道德 世界价值观调查 税收遵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凯波 刘小兵
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是收入再分配的两个基本手段,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2007)的微观数据从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公众对利用累进性税收政策和国家生活保障制度偏好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客观收入分配状况对累进性税收的偏好程度有显著影响,而主观收入分配满意度对国家生活保障制度的偏好程度有显著影响;(2)收入分配状况对收入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阶层差异,西部地区居民和社会地位较低阶层居民对收入再分配偏好比其他群体高。财政政策影响收入再分配偏好的作用渠道检验结果显示征收更高
关键词:
再分配偏好 利他主义 利己主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凯波 刘小兵
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是收入再分配的两个基本手段,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2007)的微观数据从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公众对利用累进性税收政策和国家生活保障制度偏好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客观收入分配状况对累进性税收的偏好程度有显著影响,而主观收入分配满意度对国家生活保障制度的偏好程度有显著影响;(2)收入分配状况对收入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阶层差异,西部地区居民和社会地位较低阶层居民对收入再分配偏好比其他群体高。财政政策影响收入再分配偏好的作用渠道检验结果显示征收更高比例的个人所得税和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力度并不能改变收入分布排序状况,但对收入分配状况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增强国家对个人生活的保障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社会公众的获得感、降低收入再分配偏好。
关键词:
再分配偏好 利他主义 利己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江禄 胡涤非
政治信任水平是一国政权合法性的重要衡量指标,依据世界价值观调查组织1989—2007年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印度政治信任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这18年间,印度第一个世代的政治信任水平比较高,第二、三个世代政治信任水平持续下降,第四个世代政治信任水平又回升;就部门而言,印度"国土防御部门"政治信任水平较高,"国家治理部门"政治信任水平较低,各政治组织的政治信任也存在着差异。研究还发现,社会信任对印度政治信任世代变迁的影响力弱小,主观幸福感、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政治态度、国民背景等变量对印度政治信任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但在不同世代其...
关键词:
印度 政治信任 世代变迁 影响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田彬彬 邢思敏
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匹配数据,在分别对地区税收道德水平和企业逃税进行合理测度的前提下,本文考察了税收道德对于中国企业逃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税收道德水平与辖区内企业逃税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税收道德水平越高,企业的逃税规模越小。同时,税收道德也存在一定的作用边界,在法治水平越高的地区,税收道德对企业逃税的影响越小。而且,由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逃税动机较弱,研究发现税收道德抑制逃税的作用主要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最后,本文提出了治理我国当前逃税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税收道德 企业逃税 社会规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田彬彬 邢思敏
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匹配数据,在分别对地区税收道德水平和企业逃税进行合理测度的前提下,本文考察了税收道德对于中国企业逃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税收道德水平与辖区内企业逃税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税收道德水平越高,企业的逃税规模越小。同时,税收道德也存在一定的作用边界,在法治水平越高的地区,税收道德对企业逃税的影响越小。而且,由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逃税动机较弱,研究发现税收道德抑制逃税的作用主要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最后,本文提出了治理我国当前逃税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税收道德 企业逃税 社会规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强
本文根据第六轮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的中国数据,描述了城乡居民阶层认同的分布情况,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考察了职业特征和生活感知两组变量对居民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性质差异、工作独立性和工作权威性等就业过程中的个人职业状态和属性对阶层认同具有显著效应,即脑力劳动比重大、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程度高以及具备管理他人的工作权力更易获致较高的阶层地位认同;个人生活满意度、生活愉悦度和自评健康状况等主观感知与阶层认同也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体现出社会成员不同维度主观体验之间的连带效应。
关键词:
阶层认同 职业特征 生活感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强
本文根据第六轮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的中国数据,描述了城乡居民阶层认同的分布情况,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考察了职业特征和生活感知两组变量对居民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性质差异、工作独立性和工作权威性等就业过程中的个人职业状态和属性对阶层认同具有显著效应,即脑力劳动比重大、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程度高以及具备管理他人的工作权力更易获致较高的阶层地位认同;个人生活满意度、生活愉悦度和自评健康状况等主观感知与阶层认同也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体现出社会成员不同维度主观体验之间的连带效应。
关键词:
阶层认同 职业特征 生活感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彭代彦 闫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却在不断加深。社会信任感是影响个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部分数据研究发现,与"认为大多数人不可信且需特别小心谨慎"的人相比,"认为大多数人可以信赖"的人报告对生活满意的概率较高(3.3%),报告对生活不满意的概率较低(0.9%),在1995年、2001年和2007年的三次调查中,除东部地区和高收入人群亚样本无显著影响外,这一结论都成立。
关键词:
社会信任感 生活满意度 社会资本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将星
通过问卷对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调查发现,电影电视是影响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稳定媒体,媒体影响在道德价值观的类型与范围上存在差异。媒体影响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在年龄上基本已经形成了差异明显的两类群体。同时应该注意到,以教师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主体仍然以一定优势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但其道德教育者的身份已有出现严重危机的迹象。从总体来看,大众媒体是影响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绝对力量,而青少年对大众媒体的道德价值观影响具有一定判断能力。
关键词:
大众媒体 青少年 道德价值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席卫群
为了扭转居民消费长期低迷状况,国家出台了相应的税收政策,但其产生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还缺乏微观层面的评价。为此,本文根据发放的调查问卷发现:受访人群边际消费倾向不高,消费欲望不强;而作为价格组成部分的税收,通过影响价格进而影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人们对于节能商品的价格承受能力较强,同时对房产税的征收较为淡定。针对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 居民消费 消费倾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斌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转向中高速,税收增速必然下滑,因此,提交税收增长质量、探索税收新增长极因素对于确保我国未来税收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笔者运用LMDI分解技术综合分解出了影响我国税收增长的宏观因素,并且测算出了各因素的效应值和贡献率。结果发现:在2005—2012年间,经济产出对税收增长的贡献度最高,带动税收累计增加了48 097.5亿元,累计贡献率为57.2%,但带动效应在下滑;产业税负因素居第二位,带动税收累计增加了27672.7亿元,累计贡献率为32.9%,并且带动效应在增强;税收结构因素居第三位,带动税收累计增加了8 148.9亿元,累计贡献率为9.7%,不过带动效应的...
关键词:
税收增长 宏观因素分解 LMDI分解技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晓琴
基于大数据视角,应用广东某市税收征管与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别从主观遵从动机和实际遵从行为入手,对企业纳税人的纳税遵从情况进行辨识和测量,重点探讨影响企业纳税人纳税遵从的因素,从而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服务措施来促进纳税遵从。由纳税遵从动机模型可以看出,国家税收政策、纳税环境与纳税人对环境的感知极大地影响着纳税人的遵从动机,而企业的运营情况(包括企业性质、企业财务与收入状况)对纳税人是否遵从的心理动机并不能产生显著的影响。从纳税遵从行为模型可以看出,企业性质和国家税收政策对于纳税人及时登记申报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艾洪山 袁艳梅
本文基于我国WVS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因子法和逐步回归方法,深入分析了以积极的社会活动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可信赖的组织环境等为表征的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居民自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的提高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渠道;第二,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突出表现在不仅政府信任因子对幸福感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而且居民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一般信任也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子,现阶段其影响效应已经超过了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社会网络联系 世界价值观调查 主观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