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13)
- 2023(17312)
- 2022(14358)
- 2021(13232)
- 2020(11255)
- 2019(25911)
- 2018(25476)
- 2017(47939)
- 2016(26191)
- 2015(29739)
- 2014(29508)
- 2013(29119)
- 2012(26753)
- 2011(24070)
- 2010(23889)
- 2009(21812)
- 2008(21255)
- 2007(18570)
- 2006(15769)
- 2005(13628)
- 学科
- 济(108649)
- 经济(108533)
- 管理(74649)
- 业(70694)
- 企(57449)
- 企业(57449)
- 方法(54402)
- 数学(49051)
- 数学方法(48312)
- 中国(29372)
- 农(28636)
- 财(27256)
- 学(23189)
- 业经(22589)
- 贸(22548)
- 贸易(22538)
- 易(22009)
- 农业(19029)
- 环境(18777)
- 制(18254)
- 地方(17843)
- 务(17122)
- 财务(17061)
- 财务管理(17023)
- 和(16446)
- 理论(16340)
- 企业财务(16112)
- 技术(16095)
- 银(15764)
- 银行(15699)
- 机构
- 大学(378063)
- 学院(377596)
- 济(156300)
- 经济(153432)
- 管理(145496)
- 研究(127633)
- 理学(127485)
- 理学院(126063)
- 管理学(123519)
- 管理学院(122854)
- 中国(95089)
- 科学(81442)
- 京(78927)
- 农(70216)
- 财(67402)
- 所(64943)
- 业大(61987)
- 研究所(60009)
- 中心(58662)
- 农业(56075)
- 财经(55424)
- 江(53082)
- 经(50656)
- 北京(49014)
- 经济学(48698)
- 范(46960)
- 师范(46314)
- 院(45782)
- 经济学院(44221)
- 州(41934)
- 基金
- 项目(264911)
- 科学(208268)
- 基金(194859)
- 研究(183905)
- 家(173772)
- 国家(172419)
- 科学基金(147037)
- 社会(117830)
- 社会科(111865)
- 社会科学(111832)
- 省(102760)
- 基金项目(102637)
- 自然(98542)
- 自然科(96390)
- 自然科学(96359)
- 自然科学基金(94666)
- 划(87985)
- 教育(85759)
- 资助(80766)
- 编号(71760)
- 重点(60477)
- 部(58442)
- 成果(56230)
- 发(56160)
- 创(55564)
- 科研(52117)
- 创新(52063)
- 计划(50933)
- 国家社会(49935)
- 课题(49621)
- 期刊
- 济(156687)
- 经济(156687)
- 研究(100309)
- 中国(67288)
- 学报(67257)
- 农(61912)
- 科学(59838)
- 财(51992)
- 管理(51139)
- 大学(50097)
- 学学(47730)
- 农业(42464)
- 教育(35344)
- 技术(33150)
- 融(28583)
- 金融(28583)
- 经济研究(27313)
- 财经(26846)
- 业经(25202)
- 业(24141)
- 经(23119)
- 问题(20900)
- 统计(20497)
- 版(19445)
- 技术经济(18817)
- 策(18643)
- 贸(18641)
- 科技(17875)
- 业大(17415)
- 资源(16809)
共检索到529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汤嫣嫣 李爽 夏青
近年居民碳排放比重逐年上升。在此背景下,文章测算了1990—2014年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运用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各变量对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率对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从绝对视角来看,各因素的弹性系数绝对值依次为:人口规模、城市化率、能源结构(负值)、居民消费水平和能源强度。研究结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集约型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低碳消费的倡导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汤嫣嫣 李爽 夏青
近年居民碳排放比重逐年上升。在此背景下,文章测算了1990—2014年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运用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各变量对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率对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从绝对视角来看,各因素的弹性系数绝对值依次为:人口规模、城市化率、能源结构(负值)、居民消费水平和能源强度。研究结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集约型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低碳消费的倡导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汝醒君 汪臻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SSM)定量分析1995-2014年中国农村人口、居民收入、生活消费支出结构、能源消费结构4个变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数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变弹性系数为负值,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增速显著,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未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而降低;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均存在正向效应;以电力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重为表征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存在负向效应,虽然电力消费比重增加降低了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直接碳排放量,但是居民生活用电的间接碳排放量增加了。人口数量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较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臻 汝醒君
运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因素分解法,构建了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000~2012年中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造成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其次是居民能源消费支出占总生活消费支出比重的增加。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促进了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减少,是抑制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力量。能源价格的不断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居民生活用能消费及碳排放量的降低。
关键词:
居民生活用能 碳排放 指数分解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燕
对2003—2017年江苏省工业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估算,采用STIRPAT模型实证分析了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规模、碳排放强度与劳均产出之间的关系分别为"N"型与倒"N"型;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产生促进作用的因素为煤炭消费比重,对其产生抑制作用的因素为研发强度、能源效率;固定资产投资对碳排放规模具有促进作用,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抑制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府低碳政策支持、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技术创新等建议降低碳排放规模与强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选民 段晓琛
本文在假设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存在EKC曲线的基础上构造了STIRPAT随机模型,利用岭回归分析法对陕西省2000~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人口、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城市化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五个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五种因素与碳排放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不存在EKC曲线,陕西省的碳排放量在将来依然会随人均GDP稳步增长。最后根据陕西省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各省市的低碳经济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云鹏 王泳璇 王帆 丁哲 赵文晋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的消耗日益增长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基于此,应用STIRPAT模型对我国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拟合,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动态模拟2030年碳排放情况。研究结果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引起居民家庭能源消费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口次之;居民消费占比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主要呈负向效应。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表明2030年居民家庭消费碳排放的最大概率值为64.27亿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云鹏 王泳璇 王帆 丁哲 赵文晋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的消耗日益增长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基于此,应用STIRPAT模型对我国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拟合,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动态模拟2030年碳排放情况。研究结果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引起居民家庭能源消费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口次之;居民消费占比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主要呈负向效应。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表明2030年居民家庭消费碳排放的最大概率值为64.27亿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莉娜 曲建升 黄雨生 王莉 曾静静 边悦
论文在总结划分居民生活碳排放(HCEs)类别的基础上,以中国HCEs量为测度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1997—2012年人均HCEs进行分析,同时对2012年人均HCEs的空间格局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本结论如下:根据划分方法,HCEs按照碳排放源可分为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按照基本生活需求可分为基本和发展碳排放;按照人类消费行为可分为交通、居住、食品、商品及服务碳排放五大类。从时间尺度来看,中国各类别人均HCEs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空间差异来看,1997—2012年,我国各省人均HCEs表现出共同的空间分布特征。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2012年中国人均居民生活碳排放呈现从东到西递减的趋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小平 葛栋栋
依据甘肃省1995—2012年的统计数据,在估算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人口数量、老龄化率、城市化率等人口因素,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等经济因素和能耗强度与产业结构等技术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甘肃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呈波动上升态势;(2)人口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3)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是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第二大驱动因素;(4)产业结构是影响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第三大因素;(5)能耗强度尽管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蒋青嬗 韩兆洲
变量选择有助于简化模型,提高估计和预测的精度,但目前鲜有涉及面板半参数空间自回归模型变量选择的研究。本文在ALASSO的基础上提出了SSAR-ALASSO法,该法的核心在于惩罚函数的选择和目标函数的构建。SSAR-ALASSO在变量和参数的对应关系、惩罚函数的选择、特殊参数的取值区间以及适用模型等方面与ALASSO存在差异。模拟结果显示,SSAR-ALASSO法在变量选择的准确性和参数估计的精度两方面均表现良好,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表现效果更佳。本文在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实证中采用SSAR-ALASSO法对ST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蒋青嬗 韩兆洲
变量选择有助于简化模型,提高估计和预测的精度,但目前鲜有涉及面板半参数空间自回归模型变量选择的研究。本文在ALASSO的基础上提出了SSAR-ALASSO法,该法的核心在于惩罚函数的选择和目标函数的构建。SSAR-ALASSO在变量和参数的对应关系、惩罚函数的选择、特殊参数的取值区间以及适用模型等方面与ALASSO存在差异。模拟结果显示,SSAR-ALASSO法在变量选择的准确性和参数估计的精度两方面均表现良好,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表现效果更佳。本文在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实证中采用SSAR-ALASSO法对STIRPAT模型进行变量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人均财富、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集聚显著影响碳排放量,城市化、对外开放、能源价格和环境政策对碳排放量无显著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傅京燕 李存龙
本文利用环境投入产出分析和消费品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测算了1996-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的间接用能碳排放,并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化工及医药制品、建筑建材及非金属矿物、金属加工制品、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服务等部门对居民消费间接用能碳排放的影响最大;此外,部门人均产出、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是居民消费间接用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提高各部门能源利用效率,倡导居民向绿色和低碳消费模式转变是降低居民消费维度碳排放的有效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