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5)
- 2023(8344)
- 2022(6497)
- 2021(5999)
- 2020(4916)
- 2019(11430)
- 2018(10850)
- 2017(21222)
- 2016(10969)
- 2015(12044)
- 2014(11740)
- 2013(12021)
- 2012(11188)
- 2011(10286)
- 2010(9866)
- 2009(9066)
- 2008(8692)
- 2007(7459)
- 2006(6550)
- 2005(6105)
- 学科
- 济(57005)
- 经济(56951)
- 业(29600)
- 管理(28678)
- 方法(26152)
- 数学(24392)
- 数学方法(24312)
- 企(19970)
- 企业(19970)
- 中国(18329)
- 农(17100)
- 财(14469)
- 贸(13424)
- 贸易(13419)
- 易(13153)
- 农业(11408)
- 业经(10811)
- 收入(10274)
- 制(10194)
- 产业(8976)
- 银(8667)
- 银行(8660)
- 行(8457)
- 融(8400)
- 金融(8400)
- 结构(8254)
- 学(8001)
- 环境(7938)
- 地方(7905)
- 出(7635)
- 机构
- 大学(162883)
- 学院(160348)
- 济(87045)
- 经济(86088)
- 管理(62316)
- 研究(59791)
- 理学(54885)
- 理学院(54325)
- 管理学(53758)
- 管理学院(53450)
- 中国(47331)
- 财(36820)
- 京(33489)
- 科学(31024)
- 经济学(30651)
- 财经(30562)
- 所(28667)
- 经(28384)
- 经济学院(27877)
- 研究所(26262)
- 中心(25833)
- 财经大学(23306)
- 农(22903)
- 北京(21619)
- 院(21420)
- 江(20106)
- 业大(19742)
- 范(19076)
- 师范(18918)
- 商学(18770)
- 基金
- 项目(110132)
- 科学(90356)
- 基金(87044)
- 研究(79827)
- 家(76088)
- 国家(75572)
- 科学基金(65707)
- 社会(58353)
- 社会科(55802)
- 社会科学(55791)
- 基金项目(45038)
- 自然(39790)
- 自然科(39013)
- 自然科学(39002)
- 自然科学基金(38390)
- 省(37243)
- 资助(35959)
- 教育(35425)
- 划(32474)
- 编号(28384)
- 部(27267)
- 国家社会(27154)
- 中国(24931)
- 重点(24665)
- 教育部(24221)
- 发(23910)
- 人文(22928)
- 创(22832)
- 创新(21662)
- 成果(21559)
共检索到233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泽 吴珂
本文基于结构转型框架,以居民消费在各部门的分配份额度量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利用1992—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及投入产出表等数据,通过对偏好进行非线性估计并结合反事实分析方法,实证探讨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导驱动力。研究发现:消费的不同定义和测度方式会使结论出现差异。在最终消费支出定义下,收入效应是驱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导力量;在消费增加值定义下,若利用支出法GDP方法构造消费,则相对价格效应对2002年之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贡献大大增强。本文在理论层面为结构转型相关研究提供了需求侧视角,在应用层面有助于明确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进而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下消费提质升级提供有益的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
居民消费结构转型 收入效应 相对价格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柴士改
在考虑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情况下,构建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揭示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与其碳排放系数的影响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进程中,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系数呈现机制转移的非线性阈值协整效应:1985~2002年居民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系数的影响效应为负;2003~2007年效应由负向正平滑转换;2008~2013年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有利于其碳排放系数的降低。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系数的影响效应为负效应,逐渐向正效应转变,表明城乡消费差异不利于居民部门碳排放系数的降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红 任金垚 潘曼 刘赋仪 付汉星
降低各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影响。本文采用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地区的空间面板样本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对碳排放强度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机制;对产业结构能否充当中介变量进行分析,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能够产生明显的抑制效果,东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且产业结构能够作为中介效应影响碳排放强度。本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对于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与2013年的面板数据,本文从相对收入理论的角度检验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但挤出了生存型和享受型商品消费。与对农村家庭的影响相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城镇家庭的人力资本投入有负向影响,但显著促进了他们的享受型商品消费。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和城镇的低收入阶层、城乡居民间有更多接触机会的群体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均与相对收入理论一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激励了农村家庭不断追赶城镇家庭,当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时又激励了城镇家庭进一步提升与农村家庭之间的差距。研究还发现,政府增...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消费结构 相对收入理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包振山 陈美琳 翁梅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且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产业升级和进口贸易是数字经济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传导路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教育水平、政策支持、通货膨胀是数字经济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随产业升级呈“边际效应递增”,随进口贸易额的增加呈“边际效应递减”,且推动产业不断升级是数字经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长效作用机制。据此提出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笑 姜泽辉 刘晓宇
理财是实现居民消费跨期平滑的重要方式,互联网理财凭借其便利性、普惠性等优势迅速渗入居民家庭,并对其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构建互联网理财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检验了互联网理财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互联网理财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使用工具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和变更样本等方法不影响结论稳健性;其次,互联网理财主要通过获取利息收益和提供支付便利性两种机制产生影响;再次,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对消费的促进效应在东中部地区、中低收入和低学历家庭更为明显,特别的是如果家中有未婚儿子,则互联网理财对消费没有显著的影响;最后,从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两个维度,进一步研究了互联网理财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发现互联网理财显著提高了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的比重,同时显著降低了生存型消费的比重。因此,互联网理财的发展有助于扩大内需,实现居民消费升级,从而促进国内大循环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
互联网理财 居民消费 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琪 江民星 戴玲
消费升级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住房销售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门槛机制下,住房销售价格上涨并不一定会抑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且在不同经济区间呈现不同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地方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应对当地所处的门槛阶段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晓 刘景芝 张茜
本文基于2014-2020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平台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倒“U”型关系,其对邻接地区居民消费结构改善起到带动作用;从区域层面和城乡层面来看,平台经济发展能显著改善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通过引入中介变量后发现,平台经济发展通过促进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推动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后,本文提出持续推动平台经济发展,建立完善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平台经济行业优秀人才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颖 郭守亭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对邻域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明显空间距离衰减边界,即300千米之内为正向溢出,超过300千米之外空间溢出系数值下降,省界对空间溢出效应存在阻碍作用;空间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地区及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基于此,提出区域协同发展、消除数字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发挥数字技术的辐射带动、提升居民幸福感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颖 郭守亭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对邻域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明显空间距离衰减边界,即300千米之内为正向溢出,超过300千米之外空间溢出系数值下降,省界对空间溢出效应存在阻碍作用;空间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地区及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基于此,提出区域协同发展、消除数字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发挥数字技术的辐射带动、提升居民幸福感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凯 庞震
房子是我国家庭最有价值资产,房价上涨和居民消费不足在我国同时并存,文章构建房地产价格、居民消费与货币供应量的TVP-VAR模型,采用1998-2017年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三者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存在财富效应,且财富效应具有时变性,随着时间推进而逐步减弱,在1998-2009年房价上涨对消费产生约0.19%~0.22%的促进作用,在2010-2013年约0.08%~0.17%的促进作用,2014-2017年仅为0.07%的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馨梅 于海琳
研究居住价格对扩大内需、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程和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基于2000-202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居住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价格上升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既存在财富效应,也存在挤出效应,且在东中西部区域存在差异;居住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存在单门槛效应,一旦价格上升超过一定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所产生的挤出效应不断增强,财富效应相应减弱。因此,应有效发挥居住价格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财富效应,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保障居民刚性住房需求,以助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皓 胡鞍钢
"需求创造"理论从需求角度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阐述。本文基于"需求创造"理论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在"需求创造"机制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将引起消费支出比重变化,直接表现为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大体上快于消费支出总额的增长速度,是消费增长驱动力;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开始了新一轮的"追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和时变性影响。未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将迎来持续升级的黄金发展时期,对消费增长支撑作用也将不断加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静
本文基于2007-2020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检验双循环格局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动态关联效应。本文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丰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创新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的深度融合业务以及强化互联网消费金融安全风险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珊
提高市场可达性,降低商品交易成本,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实现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关键。本文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市场可达性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提高市场可达性可以降低商品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商品供给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而直接促进本地区消费结构升级。同时,提高市场可达性存在显著的“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将间接促进相邻地区消费结构升级,表现出显著的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