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13)
2023(19993)
2022(17032)
2021(15943)
2020(13527)
2019(31451)
2018(31139)
2017(59207)
2016(32393)
2015(36946)
2014(36955)
2013(36563)
2012(33649)
2011(30382)
2010(30418)
2009(27854)
2008(27284)
2007(24053)
2006(20707)
2005(18218)
作者
(94623)
(79231)
(78685)
(75071)
(50188)
(37979)
(36037)
(31198)
(29988)
(28234)
(26840)
(26726)
(25083)
(25063)
(24539)
(24433)
(24058)
(23556)
(22709)
(22663)
(19684)
(19524)
(19219)
(17933)
(17765)
(17602)
(17506)
(17462)
(16039)
(15770)
学科
(131670)
经济(131524)
管理(91850)
(86513)
(70995)
企业(70995)
方法(63753)
数学(56137)
数学方法(55278)
中国(35552)
(35303)
(32837)
(29231)
业经(28545)
(25508)
贸易(25494)
(24796)
地方(24404)
农业(23598)
(22794)
理论(21901)
环境(21490)
(20789)
(20620)
财务(20529)
财务管理(20480)
(19503)
银行(19430)
企业财务(19353)
技术(19345)
机构
大学(464955)
学院(464002)
(185517)
经济(181610)
管理(180473)
理学(157055)
研究(156202)
理学院(155281)
管理学(152099)
管理学院(151291)
中国(116434)
科学(99502)
(99248)
(82482)
(79417)
(79323)
研究所(72872)
业大(72521)
中心(71204)
财经(66988)
(66386)
北京(62740)
农业(62728)
(60893)
(60829)
师范(60200)
(56494)
经济学(56194)
(53630)
经济学院(50801)
基金
项目(319187)
科学(249789)
基金(231253)
研究(228460)
(203348)
国家(201732)
科学基金(172300)
社会(142468)
社会科(135022)
社会科学(134983)
(124445)
基金项目(121733)
自然(114156)
自然科(111547)
自然科学(111516)
自然科学基金(109478)
教育(106149)
(105355)
资助(97070)
编号(92928)
成果(74901)
重点(71851)
(69929)
(67448)
(65812)
课题(64223)
科研(61795)
创新(61455)
大学(59538)
教育部(59506)
期刊
(195575)
经济(195575)
研究(130369)
中国(85458)
学报(78073)
(70999)
科学(69956)
管理(64160)
(62791)
大学(58524)
学学(55010)
教育(50841)
农业(49263)
技术(41598)
(36031)
金融(36031)
经济研究(32814)
业经(31945)
财经(31758)
(27206)
(26979)
问题(25328)
图书(24356)
统计(23749)
技术经济(22736)
(22552)
科技(21756)
(21161)
理论(20958)
(20723)
共检索到666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傅京燕  李存龙  
本文利用环境投入产出分析和消费品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测算了1996-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的间接用能碳排放,并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化工及医药制品、建筑建材及非金属矿物、金属加工制品、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服务等部门对居民消费间接用能碳排放的影响最大;此外,部门人均产出、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是居民消费间接用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提高各部门能源利用效率,倡导居民向绿色和低碳消费模式转变是降低居民消费维度碳排放的有效举措。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傅京燕  李存龙  
本文利用环境投入产出分析和消费品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测算了1996-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的间接用能碳排放,并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化工及医药制品、建筑建材及非金属矿物、金属加工制品、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服务等部门对居民消费间接用能碳排放的影响最大;此外,部门人均产出、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是居民消费间接用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提高各部门能源利用效率,倡导居民向绿色和低碳消费模式转变是降低居民消费维度碳排放的有效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邦丽  徐美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汤嫣嫣  李爽  夏青  
近年居民碳排放比重逐年上升。在此背景下,文章测算了1990—2014年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运用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各变量对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率对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从绝对视角来看,各因素的弹性系数绝对值依次为:人口规模、城市化率、能源结构(负值)、居民消费水平和能源强度。研究结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集约型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低碳消费的倡导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汤嫣嫣  李爽  夏青  
近年居民碳排放比重逐年上升。在此背景下,文章测算了1990—2014年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运用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各变量对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率对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从绝对视角来看,各因素的弹性系数绝对值依次为:人口规模、城市化率、能源结构(负值)、居民消费水平和能源强度。研究结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集约型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低碳消费的倡导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帅  杨莉莉  曹建华  
文章估算了1994-2008年上海市工业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对其演变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和广义矩估计方法分别对碳排放规模和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黑色金属行业作为第一"排放大户",其排放走势对工业部门整体排放趋势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碳排放规模和强度与劳均产出之间分别呈现出N型和倒N型曲线关系;煤炭消费比重对碳排放规模和强度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发强度和能源效率对其均表现出显著的限制作用,而投资规模对碳排放规模和强度分别具有显著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碳排放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劳均产出和能源效率是对碳排放产生长期影响最强的两...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小钢  张耀辉  
新世纪以来中国工业转型特征明显,行业CO2排放强度呈波动下降走势,但2003年工业再度重型化和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排放强度明显上升。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详细考察了中国工业CO2库兹涅茨曲线(CKC)的类型及成因。主要结论是:中国工业CKC呈"N型"走势,而非传统的"倒U型",即CO2排放与经济增长在倒U型走势之后又形成拐点,出现"重组"现象;投资规模与排放显著正相关,研发强度不是影响排放的主要因素,CO2排放是个动态调整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政府节能减排政策有助于降低排放,减排治理政策应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宏观经济环境以及...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蒋青嬗  韩兆洲  
变量选择有助于简化模型,提高估计和预测的精度,但目前鲜有涉及面板半参数空间自回归模型变量选择的研究。本文在ALASSO的基础上提出了SSAR-ALASSO法,该法的核心在于惩罚函数的选择和目标函数的构建。SSAR-ALASSO在变量和参数的对应关系、惩罚函数的选择、特殊参数的取值区间以及适用模型等方面与ALASSO存在差异。模拟结果显示,SSAR-ALASSO法在变量选择的准确性和参数估计的精度两方面均表现良好,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表现效果更佳。本文在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实证中采用SSAR-ALASSO法对ST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蒋青嬗  韩兆洲  
变量选择有助于简化模型,提高估计和预测的精度,但目前鲜有涉及面板半参数空间自回归模型变量选择的研究。本文在ALASSO的基础上提出了SSAR-ALASSO法,该法的核心在于惩罚函数的选择和目标函数的构建。SSAR-ALASSO在变量和参数的对应关系、惩罚函数的选择、特殊参数的取值区间以及适用模型等方面与ALASSO存在差异。模拟结果显示,SSAR-ALASSO法在变量选择的准确性和参数估计的精度两方面均表现良好,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表现效果更佳。本文在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实证中采用SSAR-ALASSO法对STIRPAT模型进行变量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人均财富、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集聚显著影响碳排放量,城市化、对外开放、能源价格和环境政策对碳排放量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梅  邓光耀  王克强  
本文基于1990-2010年中国省级农产品虚拟水消费相关数据,将空间效应和习惯效应纳入分析框架,构建了动态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从人口、富裕程度、技术以及空间效应和习惯效应五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消费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人口数、农村人口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粮食加权虚拟水含量、肉类加权虚拟水含量均显著正向影响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消费量。但是,由于中国各省份水资源要素相对于劳动、资本与土地资源等要素在富足程度上差异很大,并且可以通过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来调节虚拟水生产量与消费量的不一致,因而中国各省份农产品虚拟水产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虚拟水消费量的关系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断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宋宝燕  
在对2004-2012年中国30个地区居民城乡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口规模、消费结构、收入水平等因素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人口规模、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最后针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不同特征,提出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原  孙慧  李建军  
文章提出了中国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机理的理论假说,运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和两阶段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资源型产业经济增长和产业人口规模增加通过规模增长效应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带来显著抑制作用;(2)技术进步因素主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资源型产业碳排放,进而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起驱动作用;(3)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具有正向驱动作用;(4)低碳规制能有效发挥能源效率和产业内部结构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驱动作用,同时有效降低能源消费结构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抑制作用;(5)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是一个动态累积的过程,应当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最大限度实现低碳规制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传平  谢晓慧  曹斌斌  
以能源强度、能源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以及滞后一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基础,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采用面板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对中国工业39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以能源强度为代表的能源技术、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是影响工业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和建议,以适应中国的节能减排以及低碳经济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燕  
对2003—2017年江苏省工业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估算,采用STIRPAT模型实证分析了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规模、碳排放强度与劳均产出之间的关系分别为"N"型与倒"N"型;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产生促进作用的因素为煤炭消费比重,对其产生抑制作用的因素为研发强度、能源效率;固定资产投资对碳排放规模具有促进作用,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抑制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府低碳政策支持、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技术创新等建议降低碳排放规模与强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小青  李先玲  李毅  
文章基于非线性平滑转换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趋势,实证结果如下: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民居均具有稳定的消费习惯,且稳定性随着收入水平递增;人均收入与居民消费率负相关;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率的挤入效应随着收入水平增加逐渐变小;城市老年抚养比和少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均为正相关,农村少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负相关;利率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随收入水平增加呈倒U型形状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