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3)
2023(15100)
2022(12799)
2021(12096)
2020(10391)
2019(24173)
2018(23622)
2017(44185)
2016(23788)
2015(27203)
2014(27062)
2013(26879)
2012(25045)
2011(22617)
2010(22185)
2009(20676)
2008(20321)
2007(17474)
2006(14824)
2005(13353)
作者
(67013)
(56426)
(56005)
(53626)
(35679)
(27057)
(25761)
(22069)
(21528)
(19725)
(19149)
(19130)
(17721)
(17644)
(17618)
(17386)
(16865)
(16725)
(16261)
(16131)
(13787)
(13728)
(13494)
(12951)
(12725)
(12720)
(12410)
(12190)
(11267)
(11111)
学科
(107748)
经济(107650)
管理(65469)
(62234)
方法(51913)
(49028)
企业(49028)
数学(47023)
数学方法(46534)
中国(29301)
(27989)
(26133)
地方(22714)
(21505)
贸易(21496)
(20909)
业经(20886)
(19341)
农业(18856)
(17676)
(15752)
金融(15749)
(15602)
财务(15560)
财务管理(15520)
(15288)
银行(15262)
环境(15222)
(15071)
企业财务(14747)
机构
大学(340573)
学院(338332)
(148737)
经济(146049)
管理(133327)
研究(116245)
理学(115809)
理学院(114527)
管理学(112674)
管理学院(112037)
中国(89738)
(71159)
科学(69298)
(65596)
(57471)
中心(54723)
(53900)
财经(53045)
研究所(52462)
业大(48601)
(48471)
(48417)
经济学(46781)
北京(44673)
(43891)
师范(43492)
经济学院(42339)
农业(42321)
(41833)
财经大学(39520)
基金
项目(232036)
科学(184752)
基金(172256)
研究(168036)
(149817)
国家(148653)
科学基金(128550)
社会(109531)
社会科(103971)
社会科学(103944)
基金项目(90666)
(89203)
自然(82829)
自然科(80941)
自然科学(80918)
自然科学基金(79489)
教育(76981)
(75190)
资助(71182)
编号(66954)
成果(53448)
(52552)
重点(52354)
(49999)
(47848)
国家社会(46520)
教育部(45366)
课题(45266)
科研(45032)
创新(44895)
期刊
(155126)
经济(155126)
研究(97095)
中国(63020)
学报(51149)
(50341)
科学(48258)
(47107)
管理(46354)
大学(39177)
学学(36664)
农业(32447)
教育(30576)
(30465)
金融(30465)
技术(29431)
经济研究(26524)
财经(25874)
业经(24294)
(22225)
问题(20568)
(19131)
统计(19048)
(18489)
技术经济(16968)
(16740)
图书(16533)
资源(16419)
国际(16400)
世界(16399)
共检索到496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朝凤  黄梅波  
本文将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引入效用函数,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1979~2008年省域面板数据和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提取真实消费支出,对中国居民的当期消费是否受习惯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前期消费的习惯形成对中国居民的当期消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习惯形成对中国不同地区居民的当期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其降低了东部地区居民的当期消费,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居民的当期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戴丽娜  
文章利用1998-2008年的城乡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包含习惯形成、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在内的动态面板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习惯形成对于城乡居民的消费具有显著性影响;不确定性对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农村居民的影响不显著;城乡居民的消费具有过度敏感性;城镇居民的实证结果支持"前景理论",不支持流动性约束理论,农村居民的实证结果支持"短视行为"理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崔海燕  范纪珍  
本文利用1997~2009年中国26个省(自治区)农村居民的住户调查数据,将内部习惯形成、外部习惯形成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相结合,在构建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矩方法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动呈现出对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性;农村居民的消费表现出了显著的内部习惯形成,消费存在着棘轮效应;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对农村居民具有示范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艾春荣  汪伟  
本文运用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习惯偏好下的中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计量分析表明:在总消费增长率变动上城镇与农村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久性,在非耐用消费支出上农村居民表现出一定的习惯,但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几乎不存在。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动都呈现出对预期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城镇居民总消费变动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农村,而与此恰好相反,城镇居民的非耐用消费支出变动的收入敏感系数低于农村。过度敏感性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非对称模式,城镇样本关于消费变动的估计支持了"损失厌恶"理论,而农村样本则支持了流动性约束或短视假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封福育  饶晓辉  
基于消费习惯形成理论,利用我国2003—2015年的省级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广义矩方法实证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和跨期替代。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内部习惯形成特征,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受其上一期消费支出水平影响。(2)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个人消费行为会受到周围群体消费水平的影响。(3)农村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相对偏高。(4)跨期替代弹性与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之积小于1,这表明消费效用函数的时间可分离性假设不成立,即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在时间上是不可分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龙志和  王晓辉  孙艳  
本文选择某省会城市 1 999— 2 0 0 1年家计调查中家庭食品消费的平行面数据 ,对消费习惯形成模型进行估测 ,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对食品消费具有显著作用 ,且家庭财产对居民食品消费习惯的形成作用不大。本文第一部分介绍本研究采用的消费习惯形成模型 ;第二部分是数据选择与估算方法 ;第三部分对消费习惯形成经济计量模型估算结果分析 ,最后是研究结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郭香俊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习惯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消费的影响,结论是:1.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已经习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保持消费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消费在各个时期的均匀分配,从而各期消费的效用是相互关联的。2.习惯形成参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就越低。即习惯形成下的消费行为类似于谨慎导致的消费行为。3.较高的储蓄率增强了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消费的惯性越强,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就越小。随后本文把习惯形成和缓冲储备储蓄理论结合在一起,利用1997-2007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习惯形成和收入不确定性都是导致中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现象的重要原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巍  刘宇  
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需大幅下降,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当前政策的首要任务。本文利用中国31个地区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对消费有显著正影响,收入差距和支出预期对消费有显著负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关注的优先顺序应为:居民收入、子女预期支出、社会保障、收入差距;在关注刺激消费的短期政策时,应兼顾影响消费的长期政策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97-2007年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金融发展的居民消费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不论是随机效应模型,还是随机系数模型,金融发展的系数均为正数,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区金融发展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加快金融发展进程,并调整金融发展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寻远  李文启  
本文利用我国1990年至2009年的省份面板数据,探讨城镇居民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按照收入水平将省份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三类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全国整体来看,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地区开放程度、金融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等是引起城镇居民消费区域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分地区来看,这些影响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佳  李媛  
国务院2010年"9号文"的公布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围绕这一文件政府、学界和外企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本文以198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FDI率和经济增长率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对外资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第二,1997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与FDI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第三,从区域上看,东部和中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与FDI率的动态关系较紧密,二者在西部省份的关系不显著。最后,FDI率目前在中国将长期稳定,2010年国务院9号文的出台不会给中国的FD...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业亮  刘厚莲  闫文凯  
本文基于1995-2014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区)的数据(未包括西藏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通过控制收入因素、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实证考察了人口因素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和人口素质对居民消费率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与居民消费率存在负向关系。进一步测算各个因素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贡献率,其中,人口因素中城镇化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人口素质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据此,提出短期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长期提升人口素质和挖掘老年消费需求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杭斌  闫新华  
本文从习惯形成和预算约束角度对中国城镇居民的高储蓄现象做出了解释。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消费效用在时间上是相互关联的;同时,社会平均生活水准持续提高,加大了消费攀比的压力。此外,房价上涨过快导致的预算约束也是居民储蓄率上升的重要原因。笔者在效用函数中引入了习惯因素,并且考虑了购房支出预期对消费的影响,最后利用1999—2009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杰长  齐飞  
基于服务经济时代来临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大背景,将习惯性偏好与人口结构两个变量引入服务消费函数。在利用跨省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习惯性偏好和人口结构都是影响居民服务消费的重要变量;习惯性偏好对服务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口结构变量中,少年儿童抚养比与居民服务消费呈正相关关系,老年人口抚养比和男女性别比皆与服务消费呈负相关关系。建议从健全社会保障、完善消费环境等方面着手,引导居民扩大服务消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景林  郭亚帆  
本文考虑到我国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依赖性,并基于外部习惯形成理论模型,通过建立1997-2002年和2006-2011年两个时间段内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外部习惯形成特征。研究结论显示:(1)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内部和外部示范效应。对分项消费的研究显示,总体上来说,内部示范效应在减弱,而外部示范效应在增强。(2)在现阶段,受内部示范效应影响较强的消费项目有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受外部效应影响较强的有衣着、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食品和家庭设备及用品次之;交通通信最低,居住消费受外部效应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表明,随着被统计为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