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3)
- 2023(9258)
- 2022(8038)
- 2021(7661)
- 2020(6586)
- 2019(15408)
- 2018(15258)
- 2017(28767)
- 2016(15675)
- 2015(18355)
- 2014(18730)
- 2013(18767)
- 2012(17796)
- 2011(16279)
- 2010(16340)
- 2009(15196)
- 2008(15338)
- 2007(13907)
- 2006(11912)
- 2005(10895)
- 学科
- 济(70285)
- 经济(70209)
- 管理(41890)
- 业(39780)
- 方法(33703)
- 数学(30285)
- 企(30085)
- 企业(30085)
- 数学方法(30068)
- 中国(21311)
- 农(19580)
- 财(17603)
- 贸(16942)
- 贸易(16934)
- 易(16526)
- 制(13591)
- 学(13503)
- 业经(12992)
- 农业(12834)
- 地方(11586)
- 银(11487)
- 银行(11464)
- 行(11003)
- 融(10538)
- 金融(10536)
- 和(10415)
- 环境(9883)
- 务(9721)
- 财务(9698)
- 财务管理(9658)
- 机构
- 大学(236184)
- 学院(234646)
- 济(105050)
- 经济(103043)
- 管理(86459)
- 研究(83103)
- 理学(73665)
- 理学院(72801)
- 管理学(71679)
- 管理学院(71224)
- 中国(65209)
- 京(50707)
- 科学(48842)
- 财(47308)
- 所(42882)
- 农(39281)
- 研究所(38776)
- 中心(37992)
- 财经(37853)
- 江(35011)
- 经(34411)
- 经济学(34125)
- 北京(32856)
- 业大(32780)
- 农业(31012)
- 经济学院(30934)
- 范(30694)
- 师范(30416)
- 院(29165)
- 财经大学(27933)
- 基金
- 项目(148387)
- 科学(115953)
- 研究(109639)
- 基金(108378)
- 家(94222)
- 国家(93442)
- 科学基金(78777)
- 社会(70020)
- 社会科(66347)
- 社会科学(66329)
- 基金项目(56487)
- 省(55300)
- 教育(50840)
- 自然(49119)
- 自然科(47966)
- 自然科学(47950)
- 划(47356)
- 自然科学基金(47128)
- 资助(45704)
- 编号(44705)
- 成果(36798)
- 部(34653)
- 重点(33532)
- 发(32136)
- 课题(30813)
- 创(30166)
- 国家社会(29811)
- 教育部(29772)
- 中国(29469)
- 大学(28967)
- 期刊
- 济(116745)
- 经济(116745)
- 研究(72916)
- 中国(46737)
- 财(36988)
- 学报(35649)
- 农(35021)
- 科学(32787)
- 管理(30072)
- 大学(26727)
- 学学(24814)
- 教育(24640)
- 农业(23544)
- 融(21700)
- 金融(21700)
- 经济研究(20536)
- 技术(20398)
- 财经(19161)
- 业经(18158)
- 经(16564)
- 问题(15795)
- 贸(15278)
- 业(13917)
- 国际(13009)
- 世界(12785)
- 技术经济(12365)
- 商业(11966)
- 统计(11802)
- 图书(11761)
- 理论(11049)
共检索到355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辉 石艳华
本文分析了中国的消费数据,发现中国消费率数据在1999年之后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再使用各种估算数据,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占GDP的比例在1999年之后下降了约三分之一;然后使用住宅购买支出调整了居民最终消费数据,说明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在1999年之后并未显著下降。本文的最终结论是,中国居民的实际消费倾向在1999年之后是上升的,这点和流行观点是相反的。
关键词:
消费率 消费倾向 数据调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骆祚炎 刘朝晖
分析表明,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MPC=0.6147,其水平偏低;近年来居民消费倾向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如下方面:居民未来收入支出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增强;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年收入的比例过低;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等等。因此,应该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符合居民需求的多层次金融市场等措施,提高居民消费倾向,促进消费需求。
关键词:
消费倾向 可支配收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邱洪刚
任何家庭虽不同方式来使用他们的收入,但几乎都是同样的结果。一部分被用于消费,另外剩余部分被统称为储蓄。居民消费倾向的分析,就是对储蓄倾向对居民由于增加单位的收入而导致增加的消费数量进行分析,从而把握不同时期或消费倾向或储蓄倾向的差异。1.从时间序列观察,居民消费倾向存在着忽变盲目性和趋势糊模性特征,缺乏稳固定势自1985年以来,居民消费倾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倾斜度”。应用1985—1991年广西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出居民的边际消费率1986年—1991年分别为0.63、0.7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大勇
文章对我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的关系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具有较强的区域特征,并遵守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总体上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呈"多U型"变动趋势,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有一定的差异。为扩大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快速发展,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应制定和实施刺激消费的区域性政策。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倾向 区域特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江洲
当前,消费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控风险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正在向多档次、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因而关注不同群体的消费偏好,对刺激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城镇家庭开展相关经济调查,按照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将城镇居民分为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中间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对疫情以来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收入群体 经营性资产 居民消费倾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赞甫 陈军
传统的消费倾向指标难以反映消费的结构性特征,且因价格核算体系差异的存在,不同个体之间往往也难以进行合理性比较,故本文建构含有多种收入、多类消费的指标体系,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进行界定与测算。具体而言,以2017年31个省域单位为决策单元,借助DEA实证生产可能集界定我国消费倾向,并采用DEA交叉效率方法测算各省域单位的平均消费倾向。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叉效率测算下的平均消费倾向具有现实合理性,既与传统意义下的平均消费倾向指标显著相关,又明显反映了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支出结构方面的特征。从收入来看,城镇居民财产净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其消费倾向越低;转移净收入占比越高,其消费倾向越高。而从支出来看,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在其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其消费倾向越低;医疗保健支出占比越高,其消费倾向越高。这意味着,关注消费的结构效应或是下一阶段促进消费的主要着力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红 汪军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消费倾向是人们消费意愿及消费能力的反映。利用1990-2004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并分析了15年间阜新市居民消费倾向的发展,并从城乡两个方面对阜新市居民消费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建琼 肖怀谷
依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中国统计年鉴 ( 99年 )”资料 ,通过研究消费、收入与储蓄的关系 ,证实了我国居民在经济转轨期内的消费倾向 ,并对居民的八项消费性支出进行了统计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 ,获得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地区谱系和消费共性。
关键词:
消费倾向 回归分析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宝玲
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居民合理消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建立相关实证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绝对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会有所降低;持久收入的增长,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影响不大;暂时性收入的增加以及平均消费倾向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会所有降低;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增大,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会有所降低;预期收入的增加,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消费不确定性的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会所有降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栗树和
本文对中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和储蓄行为从时间、空间、截面等角度作了全面系统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对把握宏观经济动态有意义的判断。全文共分四部分:(一)从收入向消费的转化;(二)从收入向储蓄的转化:储蓄结构考察;(三)从储蓄向消费的转化;(四)消费、收入、储蓄和经济增长的顺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乃武 张海峰 张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中耀 李坤
本文基于西方经济学的消费函数理论与总需求理论,研究了我国网络经济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据计量分析方法对网络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消费倾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促进网络经济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经济的发展在短期内会拉动居民消费倾向,提升居民消费欲望,进而促进商品流通;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完善,其对居民消费倾向的积极促进作用将会降低;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欲望较低、商品流通较为缓慢,我国需通过发展网络经济来刺激居民消费,进一步改善居民消费低迷的现状。
关键词:
网络经济 居民消费倾向 消费函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勇涛 卢建
文章从传统的消费函数理论以及当代消费理论出发,对凯恩斯消费函数进行扩展,运用中国199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收入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社会保障状况、信贷约束以及不确定性和经济环境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存在较大不同。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臻旻 徐冰清
基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利用基尼系数、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三个指标,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当前全国水平上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降低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需要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基础上,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并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改善需求,逐渐消除消费不振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缪言 曾晶 白仲林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促进型转变成为必然。中国宏观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在疫情冲击之下更为凸显,然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深入产业链各环节使得数字化技术得以普及,并延伸至居民生活,进而影响居民消费行为。为了厘清数据要素驱动下居民消费倾向变化的经济机理,本文将数据要素成本、数字化技术与数据质量外生冲击引入包含互联网平台主体的DSGE模型,模拟分析消费、投资、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倾向等变量的演化路径。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成本降低加剧产品市场价格竞争,短期降低居民消费倾向,长期则通过收入效应拉动内需增长效率;数字化技术创新通过要素重组升级引致的效率变革增加消费者相对收入、提升居民消费倾向;数据质量改进短期促进投资、挤占消费,降低居民消费倾向,但长期可缓解厂商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提升居民消费倾向;数字化技术创新在促内需长短期效应俱佳的同时,引致的消费者福利损失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