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1)
2023(7847)
2022(6399)
2021(6130)
2020(5098)
2019(11541)
2018(11225)
2017(20556)
2016(11192)
2015(12929)
2014(12770)
2013(12658)
2012(11898)
2011(10959)
2010(10608)
2009(9692)
2008(9413)
2007(8169)
2006(7124)
2005(6512)
作者
(33054)
(27734)
(27685)
(26412)
(17507)
(13192)
(12406)
(10916)
(10682)
(9769)
(9688)
(9336)
(9056)
(8984)
(8973)
(8597)
(8181)
(8092)
(7927)
(7703)
(7142)
(6778)
(6721)
(6398)
(6242)
(6206)
(6132)
(5786)
(5764)
(5625)
学科
(46488)
经济(46421)
管理(25333)
(23385)
方法(19220)
数学(17457)
数学方法(17347)
中国(17160)
(15668)
企业(15668)
(14259)
(13532)
(11374)
(10781)
贸易(10776)
(10736)
(10563)
收入(9637)
农业(9525)
(8652)
银行(8629)
(8576)
(8454)
业经(8309)
(8135)
金融(8128)
地方(6961)
环境(6868)
关系(6842)
(6511)
机构
大学(162195)
学院(159141)
(73763)
经济(72544)
研究(66511)
管理(55017)
中国(51473)
理学(46858)
理学院(46230)
管理学(45484)
管理学院(45193)
科学(39464)
(36187)
(34466)
(33306)
研究所(31709)
(29638)
中心(28617)
财经(26252)
经济学(24694)
(24381)
(24302)
北京(23541)
农业(23423)
业大(23075)
(22595)
经济学院(22227)
(21749)
师范(21494)
科学院(20329)
基金
项目(109216)
科学(86347)
基金(82113)
研究(78334)
(74333)
国家(73801)
科学基金(61012)
社会(51708)
社会科(49013)
社会科学(49007)
基金项目(42248)
自然(38233)
(38203)
自然科(37381)
自然科学(37365)
自然科学基金(36720)
教育(35161)
(34379)
资助(33912)
编号(29399)
(25704)
重点(25641)
成果(24605)
中国(24117)
(23731)
国家社会(23401)
(22086)
教育部(21707)
课题(21402)
科研(21104)
期刊
(79636)
经济(79636)
研究(52284)
中国(35073)
学报(28639)
(26690)
科学(26438)
(23918)
大学(21389)
管理(20722)
学学(20217)
农业(18338)
教育(16660)
经济研究(14851)
(14163)
金融(14163)
财经(13453)
(11790)
技术(11768)
(10938)
问题(10865)
(10863)
世界(10798)
业经(10515)
国际(10137)
资源(7890)
统计(7656)
(7630)
技术经济(6930)
业大(6695)
共检索到246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卢倩倩  许光建  许坤  佘欣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体系的变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计划经济时期表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低收入下单位福利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表现为收入分配原则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建立与近年来着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的多重制度逻辑分析,简要阐述了推动居民收入分配体系变迁的逻辑和动力,并且从规模性收入分配视角分析了中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现状与问题。最后,本文基于现行收入分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缩小初次分配差距、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优化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可及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贤明  
收入分配与储蓄投资之间有重要的联系。作者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与储蓄投资的问题,认为我国储蓄投资机制已由财政主导型,向银行主导型和市场金融型转变,为此应着手制订相应的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红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从世界居民收入分配最平等的国家演变成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达到0.473。根据数据分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占到了总差距的70%,最近几年城乡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了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迅速扩大,且超过了农村居民的差距。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的地区差距都出现了缩小的趋势,行业差距在经历25年的持续扩大以后出现了稳定趋势。各种数据显示,近年来的中国贫富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靳卫萍  
新中国建立之后,收入分配在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收入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变革。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尽管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受其调节范围的限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我们需要在借鉴工业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节范围更为广阔、意义更为深刻的现代国民财富分配体系和制度。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怡  缪思  
税收对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体现于居民收入形成、使用以及财富保有、继承、赠与等各环节。调整税制结构,完善、重构及新设税种,优化征税环境,可以促进居民收入的合理分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清彬  
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可以分 2020年、2035 年和本世纪中叶,规划收入分配体系建设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完备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此,建议修正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功能定位的表述;完善初次分配制度,保障要素参与分配的机会公平性和市场评价的有效性;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有效修正初次分配结果;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快收入分配相关领域立法、成立国务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委员会、完善统计、做好评估等,同时,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巍  张奎  
利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测度评价体系对我国收入分配的监测评价表明:1995—2016年,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成熟度指数由0.5715增长到0.7154。尽管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成熟度在稳步提升,但也存在劳动所得份额依然偏低、所得税和财产税占比偏低、基尼系数在高位震荡徘徊、城乡区域收入差距仍较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占比低等短板问题。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需要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优化税制结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聚焦重点群体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补上收入分配体系建设的短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贺中辉  
从分配制度着手,根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确定其功能系数,总额包干,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杭州东华链条厂(简称东华厂)在高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市场拉动式的分配体系:以绩效为中心,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多种工资制度并存的分配体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海港  
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指一个人在总体收入分配中的位置在多大程度上由他上一代人的位置所决定,或说子辈收入对父辈收入的弹性的大小。本文利用1988年和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的调查资料,建立了城镇居民子女收入对家长(父亲或母亲)收入的回归方程,得到了1988 年和1995 年代际收入弹性分别为0.384和0.424。按父母收入高低的居民分组显示,虽然1995年低收入组父母收入对子女收入的影响比1988年有所下降,但高收入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力大大增强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赵人伟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在中外学者的密切合作下,在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协同下,在国内外几个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历经多年努力,近来完成了二期研究成果①。该课题仍然保持着以实证研究和经验分析(Empiricalanalysis)为主的特点,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田成诗  
近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变化最快的一段时期,然而"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民收入是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本文利用趋同检验、核密度估计以及转移矩阵等方法刻画了我国省际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动态演变。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比富裕地区有更高的增长率,从而导致省际农村收入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但不同省份的相对收入状况的变动却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姝菡  张奎  谭永生  
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有助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实现供给需求的有效匹配,有助于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看,现行我国分配格局不能充分促进社会再生产循环畅通,收入分配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需有效匹配,中等收入群体结构不利于扩大内需,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加快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政策体系,推动我国收入分配体系更好适应和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利广安  
一、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成就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的分配体制进行了多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