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5)
- 2023(14975)
- 2022(12883)
- 2021(11897)
- 2020(10264)
- 2019(23529)
- 2018(23226)
- 2017(44212)
- 2016(23786)
- 2015(27297)
- 2014(27038)
- 2013(26565)
- 2012(24761)
- 2011(22390)
- 2010(22870)
- 2009(21621)
- 2008(21074)
- 2007(18800)
- 2006(16457)
- 2005(15024)
- 学科
- 济(116836)
- 经济(116728)
- 管理(64444)
- 业(59751)
- 方法(49780)
- 企(48055)
- 企业(48055)
- 数学(44605)
- 数学方法(43952)
- 中国(29832)
- 农(27285)
- 财(23919)
- 地方(23308)
- 学(22845)
- 业经(21628)
- 贸(21128)
- 贸易(21114)
- 易(20519)
- 制(18928)
- 农业(18010)
- 银(16334)
- 银行(16308)
- 理论(16232)
- 融(16072)
- 金融(16068)
- 行(15679)
- 和(15555)
- 环境(15529)
- 地方经济(14560)
- 务(13696)
- 机构
- 学院(348139)
- 大学(347396)
- 济(154143)
- 经济(151172)
- 管理(130954)
- 研究(121711)
- 理学(112683)
- 理学院(111423)
- 管理学(109135)
- 管理学院(108508)
- 中国(93463)
- 京(73236)
- 科学(72932)
- 财(67307)
- 所(62014)
- 农(56651)
- 研究所(56366)
- 中心(55064)
- 财经(54142)
- 江(50892)
- 业大(49680)
- 经(49196)
- 经济学(49097)
- 北京(46659)
- 范(44884)
- 农业(44536)
- 师范(44435)
- 经济学院(44068)
- 院(43140)
- 州(40289)
- 基金
- 项目(227512)
- 科学(179440)
- 基金(166803)
- 研究(164613)
- 家(145620)
- 国家(144495)
- 科学基金(123468)
- 社会(106179)
- 社会科(100641)
- 社会科学(100614)
- 省(87419)
- 基金项目(86708)
- 自然(79196)
- 自然科(77476)
- 自然科学(77452)
- 教育(76858)
- 自然科学基金(76064)
- 划(73920)
- 资助(70289)
- 编号(65979)
- 成果(53518)
- 重点(51663)
- 部(51058)
- 发(49487)
- 创(46793)
- 课题(45953)
- 国家社会(44600)
- 教育部(44062)
- 创新(43881)
- 科研(43754)
- 期刊
- 济(171492)
- 经济(171492)
- 研究(103833)
- 中国(66851)
- 学报(53021)
- 农(51541)
- 财(51482)
- 科学(50095)
- 管理(48564)
- 大学(40216)
- 学学(38095)
- 教育(35099)
- 农业(35003)
- 融(32332)
- 金融(32332)
- 技术(31439)
- 经济研究(29912)
- 财经(27582)
- 业经(25859)
- 经(23848)
- 问题(22124)
- 统计(20369)
- 贸(19676)
- 业(19661)
- 技术经济(18944)
- 策(17970)
- 世界(17656)
- 国际(17296)
- 决策(16326)
- 商业(16139)
共检索到520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佳峰 刘尧成
基于当前中国消费者具有不确定性预期和因缺乏成熟金融市场而存在着借贷约束等两大基本特征事实,本文通过构造一个缓冲存货模型,论证指出当本国的经济增长率小于一个特定的临界值时,居民储蓄率将与本国经济增长率呈正比例变动,而本国的外汇储备也会不断积累。这不仅解释了中国的"高储蓄之谜",也解释了其不断积累的外汇储备,从而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内外部失衡提供了一个微观解释基础。据本文推测,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的增长率,则外汇储备将有可能在2015年突破5万亿美元。据此,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佳峰 刘尧成
基于当前中国消费者具有不确定性预期和因缺乏成熟金融市场而存在着借贷约束等两大基本特征事实,本文通过构造缓冲存货模型,论证指出当本国经济增长率小于特定的临界值时,居民储蓄率将与本国经济增长率呈正比例变动,而本国的外汇储备也会不断积累。这不仅解释了中国的"高储蓄之谜",也解释了其不断积累的外汇储备,从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内外部失衡提供了微观解释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齐天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齐天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安凡所
基于2012年广东省调查数据,从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不确定性两个方面研究预防性储蓄对流动劳动力储蓄行为的影响,发现:(1)流动劳动力储蓄行为与收入水平显著相关,高储蓄率是通过"节衣缩食"、维持基本生存消费来实现;(2)流动劳动力储蓄行为与收入不确定性相关,技能程度、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年限对流动劳动力储蓄率有显著影响;(3)流动劳动力储蓄行为与支出不确定性相关,在流入地购买社保、户口性质等对流动劳动力储蓄率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拓展了"中国储蓄之谜"的研究领域,为加快实现流动人口城镇化、推动流动劳动力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蕴霆 朱彦頔
本文以2003-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对中国微观经济不确定性进行测度并研究其对企业层面投资及宏观经济的效应。研究发现,微观不确定性提高会抑制企业投资水平,但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时间延长削弱,并在中长期反转。微观不确定性在短期主要通过实物期权与金融摩擦两种渠道影响企业投资水平。本文提出并验证了微观不确定性的资源分配渠道,此渠道在中长期会促进企业投资。微观不确定性在宏观层面效应与在微观方面一致,且表现为总需求冲击。本文深化了经济不确定性的度量及传导机制研究。在政策启示上,政策需要区分不确定性来源,关注企业层面不确定性,并且适度包容和引导市场中资源再分配,以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舒凡
文章以2009—2020年中国各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创业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创业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不确定性越高,居民创业率越低;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社会失业率显著提升,同时居民因预防性动机将增加其储蓄,最终社会创业率下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将恶化企业融资环境与经营环境,潜在创业者积极性受挫使社会创业活动受到显著抑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可以显著地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业活动的负面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英彤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我国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特点,从而找出影响城市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本文将缓冲储备模型进行适当改进,使其更适合消费行为研究,并应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实证检验居民在收入不确定性下的消费行为模式,结果表明缓冲储备模型能够解释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而且以目标比率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更适合作为未来研究的基础框架。
关键词:
缓冲储备 收入不确定性 消费行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坤荣 谢勇
本文从不确定性收入、社会保险的参与情况对中国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界定,并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6)检验了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稳健OLS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的估计结果表明:不确定性收入与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可以显著降低城镇居民的储蓄率。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进一步显示:在各分位处,不确定性收入均对城镇居民储蓄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影响强度随着储蓄率分位的上升而下降;而在储蓄率分布的0.5及以上中高分位处,参加养老保险可以显著降低城镇家庭的储蓄率;在储蓄率分布的顶端,参加医疗保险也与城镇居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绪松 陈彦斌
本文构造了一个包含不确定性和消费增长率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将引致预防性储蓄的总不确定性分解成两个成分: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和消费增长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分别用利率的条件方差和消费增长率的条件方差度量不确定性。此外,本文还使用GARCH模型模拟上述两个条件方差,使对预防性储蓄的实证分析成为可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丰 于永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量的迅速增长,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了积极影响,使我国对外支付能力不断加强,国际资信能力大幅度提高。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多种因素,根据阿格洛尔理论模型推导出了90年代以来中国外汇储备的最适度规模,并且探讨了我国实际外汇储备和最适度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目前保持较高的外汇储备水平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而且也是提高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措施之一。
关键词:
外汇储备 适度规模 阿格洛尔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国强
在全球经济失衡的经济背景下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框架内,对中国经常项目、FDI与外汇储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三者之间存在正向变动的关系,所以在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条件下,倘若采取继续吸引FDI大量流入的政策不变,必须减少经常项目顺差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关键词:
经常项目 FDI 外汇储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士斌 徐天祥
用分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储蓄的因素,结果发现: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储蓄并无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前两期的储蓄是影响居民本期储蓄行为的重要因素;暂时收入对居民储蓄行为有正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改革,民众支出的不确定性并未明显提高,因而不确定性对民众储蓄的影响显著但较弱;价格水平的变动和地区虚拟变量对城镇居民储蓄行为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不确定性 城镇居民 消费 储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文章立足于中国垄断竞争型的信贷市场,探讨了不确定性条件下贷款需求与贷款供给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与新凯恩斯主义以信息不对称假设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不同,文章以借贷双方根据对项目成功概率的主观判断进行贷款供求决策为基本假设,建立了一个有利于解释中国现实信贷市场运作机制的模型。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参数范围内,贷款供求之间可能出现完全配给、贷款供给限制、贷款需求限制和借贷宽松等四个区域。这种分析方法也有利于辨别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问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德园 林宇 侯县平
近年来,伴随着外部不确定性的凸显,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不确定性的冲击。为此,本文基于拟贝叶斯局部似然估计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QBLL-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金融不确定性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三类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的动态影响及其差异。实证结果表明:(1)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引致中国产出和价格分别在2014—2020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显著下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大;美国金融不确定性仅引致中国产出在2016—2020年显著下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居中;而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仅引致中国产出在2019—2020年显著下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2)美国宏观经济、金融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通过降低中国消费和中美货物贸易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但美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还分别通过降低中国投资和中国股价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3)时变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金融不确定性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外部因素,而在2017—2020年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外部因素。据此,建议政府建立前瞻性预警机制和反应机制、强化对外部不确定性的监测与分析,充分利用多种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对国内经济进行适时、精准干预和引导,扩大对外贸易开放、实施多样化的贸易开放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