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2)
- 2023(9328)
- 2022(7893)
- 2021(7364)
- 2020(6351)
- 2019(14991)
- 2018(14461)
- 2017(27880)
- 2016(15046)
- 2015(17385)
- 2014(17401)
- 2013(17828)
- 2012(16737)
- 2011(15188)
- 2010(14992)
- 2009(14104)
- 2008(14141)
- 2007(12565)
- 2006(10703)
- 2005(9719)
- 学科
- 济(71987)
- 经济(71913)
- 管理(39112)
- 业(39006)
- 方法(35720)
- 数学(32718)
- 数学方法(32509)
- 企(28667)
- 企业(28667)
- 中国(20972)
- 农(19429)
- 财(19196)
- 贸(16058)
- 贸易(16053)
- 易(15706)
- 学(13315)
- 农业(13092)
- 业经(12581)
- 制(12575)
- 地方(11371)
- 银(11155)
- 银行(11130)
- 融(10877)
- 金融(10875)
- 行(10668)
- 收入(10525)
- 环境(10066)
- 和(9620)
- 务(9465)
- 财务(9442)
- 机构
- 大学(229248)
- 学院(225244)
- 济(107446)
- 经济(105719)
- 管理(85381)
- 研究(81930)
- 理学(73998)
- 理学院(73169)
- 管理学(72117)
- 管理学院(71693)
- 中国(63248)
- 京(48345)
- 科学(47783)
- 财(47089)
- 所(41793)
- 农(38907)
- 财经(38339)
- 研究所(38257)
- 中心(36849)
- 经济学(36187)
- 经(35199)
- 经济学院(33038)
- 业大(32643)
- 江(31424)
- 北京(31101)
- 农业(30865)
- 院(28816)
- 财经大学(28730)
- 范(28129)
- 师范(27880)
- 基金
- 项目(150440)
- 科学(119178)
- 基金(113366)
- 研究(107849)
- 家(99611)
- 国家(98891)
- 科学基金(83794)
- 社会(72252)
- 社会科(68731)
- 社会科学(68713)
- 基金项目(59362)
- 省(54356)
- 自然(52630)
- 自然科(51468)
- 自然科学(51451)
- 自然科学基金(50573)
- 教育(48827)
- 资助(47471)
- 划(47316)
- 编号(41041)
- 部(35769)
- 重点(34077)
- 成果(33107)
- 发(32354)
- 国家社会(31884)
- 教育部(30823)
- 创(30659)
- 中国(30380)
- 科研(29380)
- 人文(29103)
共检索到329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杜苗苗 刘超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存在巨额储蓄的现状及其利弊。然后描述了影响储蓄的租金与收入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储蓄增长的租金与收入效应的变动情况,指出:租金效应由强到弱,收入效应由弱到强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增加政府的社保支出、推进市场化步伐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储蓄 租金效应 收入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超
本文使用Park等(2010)的半参数协整方法,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的影响效应。消费、储蓄函数的"U"型及"逆U"型特征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储蓄率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消费收入弹性为0.8695,收入储蓄弹性为0.1129,说明居民收入增长是促进居民消费及储蓄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时也表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则是抑制储蓄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生命周期假说 半参数协整 人口年龄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爱俭
我国居民储蓄增长效应分析王爱俭自8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趋势。1991年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110亿元,1996年为38521亿元,6年间净增加29411亿元。今年以来因股市活跃和调低利率,居民储蓄增长速度虽低于去年同期,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叶望春
长期以来,储蓄被看着是收入暂时未被消费的剩余,储蓄变动是收入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就是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测边际储蓄倾向递增.然而中国从1978年至1992年以来的经验证明,储蓄与收入之间并非呈完全的线性递增关系.由此看来,单纯从经济变量方面研究居民储蓄变动,并不能找到统一的有规则的储蓄变动趋势.本文试图从储蓄的社会整体出发,以多种角度和多种层次,综合研究人们储蓄行为的总体框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居民储蓄的变动规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乃武 张海峰
本文利用储蓄函数 ,分析了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 ,对近年相关政策进行了评析 ,并对扩张内需 ,抑制储蓄过快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实证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成 王焱
从资产需求理论出发的理论分析、对我国现实情况进行的剖析,以及利用2001~2007年3月的最新数据对居民储蓄与股票市场之间联动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深化,我国居民的储蓄偏好和证券投资倾向正逐步发生变化;我国股市交易与居民储蓄存在联动效应,居民主动投资股票市场的积极性在增强,但两者之间的影响幅度还相对较小,这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弹性、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以及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波幅较大等有关。
关键词:
居民储蓄 股票市场 利率 风险 风险溢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玲玲 孙海霞
本文从投资者的资产保值动机出发,提出资产价格对居民储蓄存在资产保值效应,并根据费雪关系式分析其作用机理,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检验了资产保值效应在我国资产市场上的存在性。研究表明,资产保值效应同时存在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应继续扩大和加强资产保值效应,并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
关键词:
资产价格 居民储蓄 资产保值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小花
我国居民的"高储蓄,低消费"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居民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终落脚点,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这一微观主体行为为基础,选用2000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石正华
The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posable income and savings of the residents.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甘小军 甘小武 潘永强
强制储蓄理论认为增加货币供给引发的通货膨胀会加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文章利用中国16个省份1990—2016年相关数据采用动态GMM方法实证检验得出:通货膨胀导致低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上收入组等组别收入份额持续下降、高收入组收入持续上升,加剧了居民收入两极分化,与古典强制储蓄效应理论分析相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德珠 潘爽
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考察我国居民储蓄率省际差异,并探讨其渠道效应和调节效应。文章采用基于GLOBE文化体系九个维度构建的中国跨省文化指标数据和宏观经济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文化是储蓄率省际差异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并且不同文化维度的作用大小与方向各异;教育是文化影响储蓄的重要渠道;在调节效应方面,开放度会降低文化对储蓄的影响力。
关键词:
文化 储蓄 教育 开放度 文化金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肖建杰
我国的居民储蓄始终高居不下,国内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这是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协整分析,发现正是由于储蓄对收入强敏感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居民的高储蓄倾向,进而探讨了其内在的原因。
关键词:
居民储蓄 收入 敏感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伟
本文研究了由计划生育所引发的中国人口急剧转变所带来的储蓄与增长效应。在生育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约束的制度环境下,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出生率、人口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等人口变量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理论研究发现,出生率(人口增长率)下降会提高国民储蓄率与人均GDP的增长率,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影响不确定。本文运用中国1989—2007年的分省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经验结论与模型的理论预测相一致,人口变量的变化能够解释人均GDP增长率的绝大部分变化,也能很好解释储蓄率的变化。本文的估计结果对替代性的人口变量的选取、估计方法的选择以及估计函数形式的设定都是非常稳健的,计划生育...
关键词:
计划生育 人口转变 储蓄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迎君
作为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关键变量,养老金替代率的变化会对储蓄产生影响。通过利用世代交叠模型,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框架,从理论上论证了养老金替代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各省跨期数据,运用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养老金替代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得出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会导致预防性储蓄的增加,门槛面板估计结果显示,两者呈非线性关系,如果要防止储蓄的进一步增加,保持一定程度的养老金替代率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