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9)
- 2023(11996)
- 2022(9990)
- 2021(9347)
- 2020(7917)
- 2019(18696)
- 2018(17983)
- 2017(35029)
- 2016(18802)
- 2015(21569)
- 2014(21553)
- 2013(21815)
- 2012(20508)
- 2011(18688)
- 2010(18692)
- 2009(17771)
- 2008(17966)
- 2007(15977)
- 2006(13707)
- 2005(12669)
- 学科
- 济(92099)
- 经济(91998)
- 管理(54486)
- 业(54221)
- 方法(47303)
- 企(44182)
- 企业(44182)
- 数学(42380)
- 数学方法(42121)
- 财(24570)
- 中国(24448)
- 农(21870)
- 贸(19408)
- 贸易(19399)
- 易(18870)
- 制(17483)
- 业经(16963)
- 学(16768)
- 务(15440)
- 财务(15417)
- 财务管理(15383)
- 融(15178)
- 金融(15176)
- 企业财务(14776)
- 银(14688)
- 银行(14667)
- 农业(14247)
- 行(14045)
- 地方(13578)
- 和(12190)
- 机构
- 大学(292007)
- 学院(286498)
- 济(133988)
- 经济(131735)
- 管理(111349)
- 研究(98906)
- 理学(96311)
- 理学院(95294)
- 管理学(93985)
- 管理学院(93430)
- 中国(78360)
- 财(61983)
- 京(60685)
- 科学(55573)
- 财经(50645)
- 所(49702)
- 经(46395)
- 中心(45065)
- 研究所(44892)
- 农(44792)
- 经济学(44611)
- 经济学院(40562)
- 江(40358)
- 北京(38896)
- 业大(38636)
- 财经大学(38192)
- 农业(35458)
- 范(35044)
- 师范(34741)
- 院(34685)
- 基金
- 项目(186016)
- 科学(148313)
- 基金(140926)
- 研究(134476)
- 家(122348)
- 国家(121428)
- 科学基金(104550)
- 社会(90341)
- 社会科(85975)
- 社会科学(85954)
- 基金项目(73601)
- 省(67271)
- 自然(65992)
- 自然科(64576)
- 自然科学(64555)
- 自然科学基金(63511)
- 教育(61889)
- 资助(59225)
- 划(58192)
- 编号(51762)
- 部(44420)
- 成果(42198)
- 重点(41556)
- 国家社会(39278)
- 发(39009)
- 教育部(38866)
- 创(38213)
- 人文(36893)
- 大学(36098)
- 中国(36079)
- 期刊
- 济(139783)
- 经济(139783)
- 研究(87911)
- 中国(50629)
- 财(48560)
- 学报(42969)
- 科学(40123)
- 管理(39219)
- 农(38998)
- 大学(32798)
- 学学(30867)
- 融(30849)
- 金融(30849)
- 财经(26920)
- 农业(26107)
- 经济研究(24761)
- 经(23161)
- 教育(22583)
- 技术(22235)
- 业经(19871)
- 问题(19332)
- 贸(18723)
- 国际(15789)
- 统计(15769)
- 技术经济(15425)
- 世界(15398)
- 业(15116)
- 理论(14412)
- 商业(13696)
- 策(13694)
共检索到423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成 王焱
从资产需求理论出发的理论分析、对我国现实情况进行的剖析,以及利用2001~2007年3月的最新数据对居民储蓄与股票市场之间联动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深化,我国居民的储蓄偏好和证券投资倾向正逐步发生变化;我国股市交易与居民储蓄存在联动效应,居民主动投资股票市场的积极性在增强,但两者之间的影响幅度还相对较小,这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弹性、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以及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波幅较大等有关。
关键词:
居民储蓄 股票市场 利率 风险 风险溢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高伟凯 王轶强
长期以来,股票市场与居民储蓄的关系问题,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规模和流动性与居民储蓄具有相关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储蓄量的变化;同时,股市的流动性对居民储蓄有着明显的分流作用,股市交易的活跃程度和股指的涨跌直接影响着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的储蓄行为。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居民储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玲玲 孙海霞
本文从投资者的资产保值动机出发,提出资产价格对居民储蓄存在资产保值效应,并根据费雪关系式分析其作用机理,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检验了资产保值效应在我国资产市场上的存在性。研究表明,资产保值效应同时存在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应继续扩大和加强资产保值效应,并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
关键词:
资产价格 居民储蓄 资产保值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静 徐斌
本文利用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的月度数据,综合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已不断增强。从长期看,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存在,股票价格的上升,将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从短期看,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不存在,居民消费需求不随着股票价格的上升而增加。财富效应要发挥作用,有待于改善股票市场的发展基础,创建一个较长时期内相对繁荣、稳定的股票市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颖 吕本富 彭赓
网络搜索数据记录了数以亿计的搜索关注与需求,为研究市场交易行为提供了必要数据基础。本文以股票市场为例,首先从微观的投资者行为视角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揭示了网络搜索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先行——滞后关系。然后,在时差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含义将搜索数据合成为三类搜索指数:股民行动指数、市场行情指数、宏观形势指数。实证检验得出,搜索指数与上证指数年收益率正相关且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趋势中,三类搜索指数分别每增加1个百分点,年收益率将增加0.22、0.56、0.83个百分点。进一步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搜索指数对上证指数年收益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玲玲 孙海霞
本文从投资者的获利动机出发,提出资产价格对居民银行储蓄存在着溢价效应。然后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分析其作用机理,并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检验了该效应在中国资产市场上的存在性,结论为溢价效应同时存在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若要该效应发挥效力,就需要从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监管、金融体系改革等方面着手用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睿 马骥
了解股票市场是否有效对于监管者和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多数实证分析结果倾向于中国证券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的结论,但对于是否达到弱式有效,则存在较大分歧。自回归检验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沪、深股市已达到弱式有效。这一结论对于进一步制定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市场效率 投资策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解保华 高荣兴 马征
本文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变化行为为研究对象,用单位根、方程比(VR)和序列二阶相关性检验方法(BDS)对其是否服从随机游走过程进行检验,从而判断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是否成立。结果发现:虽然两指数行为服从单位根过程,且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序列在同方差情形下基本能够满足序列一阶不相关,但异方差情形下却是序列一阶相关,而BDS检验说明异方差情形普遍存在。结论: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并不成立。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解保华 马征 高荣兴
本文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变化行为为研究对象,用单位根、方差比(VR)和序列二阶相关性检验方法(BDS)对其是否服从随机游走过程进行检验,从而判断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是否成立。结果发现:虽然两指数行为服从单位根过程,且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序列在同方差情形下基本能够满足序列一阶不相关,但异方差情形下却是序列一阶相关,而BDS检验说明异方差情形普遍存在。得到的结论是: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并不成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宿成建
本文建立了基于Williams(1938)的股票非预期收益定价模型,本文提出了两个新的度量变量,即表示股票每股收益增长的理性预期相联系的变量δEepst/Pt-1以及市场情绪变量URM,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多变量回归模型,并采用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中国股票市场的有关交易数据、机构收益预测数据和财务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的预测,发现:(1)总风险与系统风险不能解释股票非预期收益,和Chambers等(2005)的结论相反,与非预期收益有关的总风险与系统风险也不能解释股票非预期收益。(2)当期非预期会计收益期初价格比epst/Pt-1、表示每股收益增长的理性预期相联系的变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瑞杰 贺晓 陈石
市盈率高低是我国股市的关注焦点之一。本文在比较国外证券市场的市盈率之后认为我国的市盈率偏高。这种推测得到我们理论研究和模型结论的支持,我国股市市盈率由于系统风险的掩藏、股票初始发行价偏高和股市投机性等因素而呈现较高的倍数。从2004年我国股市市盈率开始下降,逐渐接近我们模型的估计值。此外,我们实证分析认为,市盈率的高低与GDP增长、股票收益波动和国有股比重等因素不存在严格的变动关系,市盈率呈现出一种随机游走的态势,市盈率不是稳定的区间值,而是一系列的动态的时间序列变量值。
关键词:
市盈率 风险溢价 股票收益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智超 许争 陈瑞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与商品期货市场间的传导关系,并采用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铜、铝、锌、原油、白糖价格的上涨(下跌)和上游公司股价的上涨(下跌)存在双向风险溢出关系;铜、铝、锌、原油、白糖价格的下跌和下游公司股价的下跌存在双向风险溢出关系。这说明这些大宗商品价格受下游需求的影响较大,但其价格波动对上游企业的冲击较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大宇
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股票市场的财富增加对居民消费有促进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财富效应”。国外的许多研究证实了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存在,而国内的一些研究则不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财富效应。针对这种状况,文章以我国城镇居民为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再检验,结果发现,即使针对城镇居民这一拥有股票数量相对较多的群体而言,仍然没有显示出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对这个结果,文章进行了初步的解释并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富效应 股票市场 消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智超 许争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来源之一,而且相比中国股票市场,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存在较强的参与约束,这影响了投资者对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的对冲。针对这一背景,在Boons、Roon和szymanowska(2013)的基础上,采用实证资产定价的范式对中国股票市场上是否存在大宗商品风险溢价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主板市场上的一些行业存在大宗商品风险溢价;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上存在大宗商品风险溢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守东 赵琛 赵云立
一、引言有效市场理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日臻完善,但在实践中却碰到了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对有效市场假设进行检验。关于三个层次的有效市场,各国学者提出了多种的检验方法及实证研究。其中针对弱式有效的检验,早期使用的是随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