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5)
2023(15190)
2022(13080)
2021(12161)
2020(10158)
2019(23624)
2018(23206)
2017(45389)
2016(24124)
2015(27092)
2014(26983)
2013(27199)
2012(25176)
2011(22859)
2010(22742)
2009(21369)
2008(20575)
2007(17925)
2006(15965)
2005(14425)
作者
(69801)
(58007)
(57651)
(55185)
(37237)
(27669)
(26135)
(22745)
(22038)
(20696)
(19840)
(19691)
(18436)
(18419)
(17969)
(17848)
(17189)
(16566)
(16558)
(16481)
(14440)
(14210)
(13922)
(13140)
(13082)
(12948)
(12682)
(12365)
(11668)
(11290)
学科
(121646)
经济(121517)
管理(69680)
(65753)
(53121)
企业(53121)
方法(52049)
数学(46233)
数学方法(45882)
中国(29755)
(27177)
(27162)
地方(24552)
业经(22833)
(22782)
(21029)
贸易(21018)
(20332)
农业(18756)
(18545)
环境(16658)
(16427)
(16413)
金融(16412)
财务(16363)
财务管理(16337)
(16216)
(15735)
银行(15693)
企业财务(15597)
机构
大学(358267)
学院(352857)
(160171)
经济(157260)
管理(140465)
研究(124188)
理学(121988)
理学院(120649)
管理学(118852)
管理学院(118225)
中国(93269)
(75933)
科学(71895)
(70918)
(61768)
财经(57712)
研究所(56158)
中心(54012)
(52690)
(51717)
经济学(50516)
(48958)
北京(48755)
业大(48736)
经济学院(45443)
(44687)
(44634)
师范(44296)
财经大学(43122)
农业(40260)
基金
项目(237542)
科学(188345)
基金(176545)
研究(174058)
(153070)
国家(151879)
科学基金(130939)
社会(114034)
社会科(108299)
社会科学(108269)
基金项目(93093)
(87956)
自然(83379)
自然科(81457)
自然科学(81439)
自然科学基金(80034)
教育(78377)
(74643)
资助(73711)
编号(68455)
成果(55519)
(54325)
重点(52545)
(50536)
(48507)
国家社会(48253)
教育部(47309)
课题(46523)
人文(45875)
创新(45348)
期刊
(175385)
经济(175385)
研究(111303)
中国(62301)
(52428)
学报(52140)
管理(52125)
科学(49705)
(46072)
大学(40138)
学学(37942)
农业(32096)
(31631)
金融(31631)
教育(31547)
经济研究(29994)
财经(29474)
技术(29336)
(25282)
业经(24592)
问题(22914)
(20023)
技术经济(19386)
世界(18188)
国际(17910)
理论(16954)
(16821)
统计(16759)
图书(15841)
现代(15643)
共检索到523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帮俊,周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金全,郭整风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关注储蓄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在较低人均资本水平下,较高的储蓄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我们利用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发现,在我国现阶段不存在储蓄率对于经济增长的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实际GDP水平值对储蓄增量的显著反向影响。因此,较高的收入增长是储蓄提高的主要原因,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平稳导致了储蓄率对实际GDP增长率的正向影响减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章泽武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5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基于单位根协整理论对FDI、我国经济增长和国内储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中,国内储蓄、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我国的储蓄水平有促进作用,也验证了钱纳里和斯特劳特“两缺口”模型的适用性:吸引国外投资确实能够有效地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缺口;”因为它不只是单纯地使国外储蓄变为国内储蓄,而且有利于国内储蓄的形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小勇  杨传波  
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的关系能检验出经济究竟以何种方式增长。新古典模型预言了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率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形式的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率却对经济增长率有长期的增长效应。本文利用我国的经济数据分析出了储蓄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率具有长期的增长效应,因此增加储蓄、鼓励对私人资本的投资仍然是帕累托有效率的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宪法  
储蓄与投资是宏观经济中的两个重要变量,它们的变化及均衡关系直接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和国民收入水平。近年来,我国总储蓄一直以较快的速度上升,1989年,储蓄总额已占GDP的36%,这个比例仅次于韩国而高于日本。世界银行的一项分析表明,增长率与储蓄率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例如韩国,增长率的变化可以解释大部分储蓄率的变动。但我国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十多年来,储蓄率和增长率往往呈反方向变化。尤其1989年以来,储蓄率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苏华  郭晓峰  
针对当前各界给予储蓄增长率持续降低的关注,本文认为,储蓄的增长本身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并不十分确定的正向促进关系.其取决于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在当前普遍强调储蓄下降对经济增长所起的负面作用情况下,对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确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涉及到兑付风险、减少收入以及对股份制银行和上市银行的资本金影响。本文在实证检验了国内储蓄率变动的状况、原因之后.尝试从金融产品和国家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促进储蓄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穆怀朋  
在有关金融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决策过程中,往往将金融的发展可动员更多的国内储蓄,提高投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作为一个既定的前提,本文则对这个前提本身进行了分析与验证。作者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评述了"需求跟随论"与"供给引导论"的理论争论,而且利用统计方法和计量方法,对金融储蓄率与国内储蓄率和金融储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证明,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国内储蓄的前提是成立的,金融储蓄的增长同经济增长是相关的,本文所发现的统计规律,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决策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镜华  
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储蓄是资本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变量。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使用的储蓄是狭义的储蓄,又称居民储蓄,是指城乡居民不用于当前消费的那部分收入,主要指居民储蓄存款,也包括有价证券和手持现金。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经济增长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一个社会的储蓄从5%变为12%的过程——以及伴随着这种转变而来的在态度、制度和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鹤,杨咸月  
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已经给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困难。近几年来从投资消费角度寻找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在受到各界的关注。时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处于经济周期性趋缓回落的阶段。一方面买方市场已正式形成,商品消费市场供大于求现象特别突出。据有关部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晓红  李国平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西安市为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储蓄对GDP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投资对GDP的乘数效应显著。这为西安市和西部解决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两条主要路径:①积极引进外资,增加投资供给;②引入国外金融机构,增加区域金融产业竞争程度,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国富  廖筠  
由于东、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不同,因而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时序、广度和深度不同,金融机构的效率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不同,使得东、西部地区在储蓄———投资转化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二者在经济增长速度和持续性上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芦东  
本文认为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储蓄率的失衡。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三期迭代模型,解释了人口结构因素和收入增长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基于实证研究,对中国居民储蓄率在未来中期波动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施青春  徐寿波  
近年来我国储蓄急剧增长,投资所产生的供给又不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系列看似悖论却实际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储蓄增长原因,剖析我国投资结构现状及投资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后,结合有效投资理论认为;我国应加快培育和完善资本市场,加快居民储蓄向有效投资的转化,确保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