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80)
2023(18149)
2022(15784)
2021(14800)
2020(12635)
2019(29600)
2018(29111)
2017(56013)
2016(30491)
2015(34490)
2014(34530)
2013(34346)
2012(31434)
2011(28380)
2010(28046)
2009(26059)
2008(25642)
2007(22476)
2006(19170)
2005(16930)
作者
(88133)
(73885)
(73136)
(69953)
(46823)
(35435)
(33441)
(28993)
(27890)
(26148)
(24985)
(24909)
(23243)
(23194)
(22944)
(22626)
(22443)
(21866)
(21125)
(21077)
(18213)
(18084)
(17882)
(16696)
(16488)
(16328)
(16257)
(16204)
(14903)
(14581)
学科
(126256)
经济(126118)
管理(85837)
(81944)
(67451)
企业(67451)
方法(61855)
数学(54639)
数学方法(53957)
中国(33290)
(33218)
(32346)
(27017)
业经(26634)
(24323)
贸易(24315)
(23627)
地方(23484)
(22406)
农业(21994)
(20590)
财务(20507)
财务管理(20459)
企业财务(19398)
(19301)
理论(19277)
环境(18759)
(18375)
银行(18316)
技术(18200)
机构
大学(438952)
学院(435634)
(178022)
经济(174369)
管理(172061)
理学(149944)
理学院(148283)
研究(146724)
管理学(145538)
管理学院(144770)
中国(109532)
(93360)
科学(91971)
(79324)
(73959)
(71971)
研究所(67887)
中心(66853)
业大(66323)
财经(64837)
(61289)
北京(59161)
(59094)
(56932)
农业(56767)
师范(56361)
经济学(54483)
(53319)
(49683)
经济学院(49356)
基金
项目(301061)
科学(236239)
基金(219333)
研究(216621)
(191958)
国家(190443)
科学基金(163100)
社会(136422)
社会科(129327)
社会科学(129291)
(116047)
基金项目(115798)
自然(107175)
自然科(104707)
自然科学(104677)
自然科学基金(102784)
教育(99772)
(98466)
资助(92128)
编号(87533)
成果(70530)
重点(67606)
(66912)
(63437)
(61495)
课题(60108)
科研(58260)
创新(57528)
教育部(57162)
国家社会(56412)
期刊
(185120)
经济(185120)
研究(123731)
中国(76650)
学报(71125)
科学(64644)
(63701)
(60219)
管理(59557)
大学(53470)
学学(50298)
农业(44257)
教育(44106)
技术(38028)
(34139)
金融(34139)
财经(31148)
经济研究(30935)
业经(29628)
(26637)
问题(24445)
(23785)
统计(22518)
图书(22399)
技术经济(21802)
(20535)
理论(20359)
(20060)
(20059)
科技(20040)
共检索到620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思博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人特征""社会资本特征""生态环境特征""公共服务保障"四个层面构建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框架,进而实现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剖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四个层面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潜在传导路径均显著,其中"个人特征""社会资本特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7和0.29,影响程度较深;"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特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9和0.08,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中国政府在制定意在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政策过程中,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同时关注人居环境的改善,进而增强"生态环境特征""公共服务保障"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志良  成前  王鸿儒  
利用CGSS2013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文化支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文化支出增加有利于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但这一影响存在显著的人群异质性;财政文化支出主要通过居民认知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两个渠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提升作用;不同的文化要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经济地位、社会态度、生活方式、阶级认同和道德素养五个要素的作用效果依次递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志良  成前  王鸿儒  
利用CGSS2013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文化支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文化支出增加有利于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但这一影响存在显著的人群异质性;财政文化支出主要通过居民认知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两个渠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提升作用;不同的文化要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经济地位、社会态度、生活方式、阶级认同和道德素养五个要素的作用效果依次递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明宝  杨云彦  
如何防范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持续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以及经济的平稳发展。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评估了幸福感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居民的生育意愿,在工具变量估计以及进一步控制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等因素的影响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此外,幸福感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幸福感增强了城镇和相对年轻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而对农村和相对年长的育龄妇女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以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仅有助于增强居民的生育意愿,缓解我国当前低生育水平难题,对延续我国未来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明宝  杨云彦  
如何防范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持续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以及经济的平稳发展。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评估了幸福感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居民的生育意愿,在工具变量估计以及进一步控制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等因素的影响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此外,幸福感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幸福感增强了城镇和相对年轻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而对农村和相对年长的育龄妇女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以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标的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汪连杰  
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3年的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系统分析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对城乡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既呈现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性别、健康状况和收入水平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同样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洪曙  鲁元平  
本文利用中国一般社会调查(CGSS)数据分析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论发现:(1)增加公共支出有利于促进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公共支出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增加农民的消费来实现,在控制了消费之后,公共支出的作用显著下降;(2)对公共支出进行分解发现,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等社会性支出是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支出,其他支出对农民幸福感并没有显著影响;(3)公共支出对不同收入等级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它对低收入农民幸福感的影响最大,穷人的消费水平较低,他们更加依赖于政府的公共支出,这进一步证实了公共支出确实是通过促进消费来影响农民幸福感的。鉴于此,...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屈沙   刘孝斌  
基于CGSS2018及2021年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户籍转换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户籍转换有助于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且自致型农转非的幸福感提升效应高于外致型农转非。户籍转换对低收入层次或低教育层次自致型农转非群体和高收入层次或低教育层次的外致型农转非群体的幸福感起到显著提升作用。户籍转换可通过社会资本间接影响居民幸福感,且较外致型农转非而言,社会资本对自致型农转非幸福感提升的中介作用更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晨沛  朱玮强  顾蕾  
本文以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为研究基础,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Ordered Probit)从个人收入和家庭资产两个角度对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个人收入方面,农村居民个人绝对收入对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影响,但相对收入的高低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在家庭资产方面,拥有住房、汽车等家庭资产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在所得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重视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购房购车补贴覆盖面等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晨沛  朱玮强  顾蕾  
本文以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为研究基础,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Ordered Probit)从个人收入和家庭资产两个角度对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个人收入方面,农村居民个人绝对收入对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影响,但相对收入的高低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在家庭资产方面,拥有住房、汽车等家庭资产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在所得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重视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购房购车补贴覆盖面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鹏  
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收入差距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倒U形,临界点在基尼系数为0.4,当基尼系数小于0.4时,居民的幸福感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增强;但超过0.4时,扩大的收入差距将导致居民幸福感的下降。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居住在城市、非农业户籍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其幸福感更低。居民自认为收入所得不合理也会显著降低其幸福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婉婷  张秀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调查数据,了解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通过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整体上比较高;性别、年龄、信仰、婚姻、居住地、社会地位自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家庭经济地位自评、收入合理度、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感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社会评价、家庭变量和态度变量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银辉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的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计量模型,从实证的角度重点考察家庭各项主要消费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居民幸福的影响。研究发现,幸福效应的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汽车消费、餐馆聚餐、家庭人均年收入、住房消费,而高档耐用品消费、品牌商场购物对于居民幸福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分区域、分户籍的分析说明了消费结构的差异性对居民幸福的影响。基于此,研究认为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共同作用才能产生更好的更持续的幸福效应,并且提出从消费观念和模式来控制"幸福成本",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文婷婷  
文章利用CGSS2010调查和《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研究亲贫式支出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亲贫式支出可提升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但效果不显著;从结构上看,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和农林水事务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正效应,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负效应;从区域差异上看,亲贫式支出对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正效应要显著大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此,文章提出公共支出应向农村地区倾斜,尤其要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且要调整支出结构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珺  高挺  常启国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微观数据(CGSS),考察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家庭金融投资行为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其中股票和基金投资均会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而债券投资对居民幸福感的负向作用并不显著;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上升会降低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负向作用;东部地区家庭金融投资行为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而中西部地区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并未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