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02)
- 2023(16678)
- 2022(13549)
- 2021(12434)
- 2020(10184)
- 2019(23271)
- 2018(22525)
- 2017(43400)
- 2016(23195)
- 2015(25997)
- 2014(25813)
- 2013(25832)
- 2012(24040)
- 2011(21802)
- 2010(22092)
- 2009(20737)
- 2008(21014)
- 2007(19248)
- 2006(17516)
- 2005(16777)
- 学科
- 济(114303)
- 经济(114175)
- 业(88294)
- 企(78228)
- 企业(78228)
- 管理(75988)
- 方法(43365)
- 中国(35070)
- 数学(34369)
- 数学方法(34154)
- 业经(33774)
- 农(32827)
- 财(31379)
- 制(27893)
- 银(26387)
- 银行(26241)
- 行(24916)
- 地方(24355)
- 农业(23069)
- 融(21375)
- 金融(21374)
- 贸(21195)
- 贸易(21168)
- 务(20887)
- 财务(20855)
- 财务管理(20829)
- 易(20556)
- 技术(19838)
- 企业财务(19752)
- 策(18403)
- 机构
- 学院(339073)
- 大学(335860)
- 济(155834)
- 经济(153131)
- 管理(129738)
- 研究(121597)
- 理学(108879)
- 理学院(107755)
- 管理学(106340)
- 管理学院(105694)
- 中国(103377)
- 财(74278)
- 京(72858)
- 科学(68094)
- 所(61946)
- 财经(57740)
- 农(57220)
- 研究所(55265)
- 中心(54821)
- 江(53874)
- 经(52548)
- 经济学(49646)
- 北京(47257)
- 业大(44980)
- 经济学院(44739)
- 农业(44479)
- 院(43569)
- 州(42851)
- 财经大学(42740)
- 范(41309)
- 基金
- 项目(210924)
- 科学(168342)
- 研究(156578)
- 基金(155803)
- 家(135037)
- 国家(133841)
- 科学基金(115593)
- 社会(104217)
- 社会科(98999)
- 社会科学(98974)
- 基金项目(80645)
- 省(80560)
- 自然(71372)
- 教育(70063)
- 自然科(69824)
- 自然科学(69808)
- 自然科学基金(68664)
- 划(67027)
- 资助(64250)
- 编号(60745)
- 发(50114)
- 成果(49265)
- 部(47709)
- 重点(47596)
- 创(46140)
- 国家社会(44593)
- 课题(42946)
- 业(42940)
- 创新(42466)
- 教育部(41454)
- 期刊
- 济(183423)
- 经济(183423)
- 研究(113262)
- 中国(75331)
- 财(59520)
- 管理(56076)
- 农(54156)
- 融(50258)
- 金融(50258)
- 科学(48138)
- 学报(47736)
- 大学(37582)
- 农业(35890)
- 学学(35421)
- 教育(32733)
- 财经(30746)
- 经济研究(30492)
- 技术(30383)
- 业经(29978)
- 经(26699)
- 问题(23856)
- 业(22092)
- 贸(21396)
- 国际(19922)
- 世界(19709)
- 技术经济(19533)
- 现代(16746)
- 商业(16598)
- 经济管理(15695)
- 统计(15553)
共检索到552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东江
本文研究了利率变动对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 ,并构建了银行和企业行为模型 ,从而得出结论 :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符合麦金农和肖提出的利率市场化发挥效应的一般传导机制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利率市场化后适合中国的对资金供给方、需求方以及中介方 (银行 )三方均有利的博弈决策以及利率市场化发挥积极作用的机制
关键词:
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博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莉
随着市场化条件的成熟,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传统粗放的银行经营模式面临挑战,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转变经营理念、提升专业化水平等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商业银行利率管理实际,从计财和综合调控角度来简单论述利率市场化及应对思路。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利差收窄 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海滨
利率市场化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自主定价权。实行市场化利率定价,意味着市场利率的价位渐渐脱离中央银行单一且单项的管理模式,而是由市场参与体自由协调决定。中小商业银行可以从自身业务发展状况、资金的流动情况、客户的定位和类别区分定角度,运用不同的利率水平研究合成不同的混合产品进行推广。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中小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是存贷业务,而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银行存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易会满
近年来,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步伐明显提速。2012年,人民银行先后两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扩大利率浮动区间;2013年7月20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9月24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包括存贷款利率全面放开的利率市场化已愈行愈近。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和"十二五"规划明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伟
2015年10月,央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一般认为,利率管制完全放开后,市场竞争加剧会使存款利率上升、优质客户贷款利率下降,进而导致银行利差收窄。笔者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是相对的,并不能一概而论,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利差并不一定会收窄。此外,利率市场化后大型银行净息差相对更低,以零售业务为主和涉农业务占比高的银行净息差相对更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海滨
利率市场化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自主定价权。实行市场化利率定价,意味着市场利率的价位渐渐脱离中央银行单一且单项的管理模式,而是由市场参与体自由协调决定。中小商业银行可以从自身业务发展状况、资金的流动情况、客户的定位和类别区分定角度,运用不同的利率水平研究合成不同的混合产品进行推广。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中小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是存贷业务,而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银行存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旭 陈嘉
本文以最近一次央行提高利率为文章的切入点, 对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和内涵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行及预期目标的分析, 提出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关键词:
利率 市场化 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左中海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银行更应建立科学的产品定价机制,使贷款报价能够覆盖资金成本、经营成本以及所承担的风险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就已经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近期开始呈加速之势。中国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具有特殊性,短期内将给银行盈利以及风险管理等带来严峻的挑战,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需要谨慎应对。中国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具有特殊性与美国、日本等利率市场化过程相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耀峰
面对人民币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趋势 ,寻找应对策略日益迫切。本文提出创新思路 ,从观念、制度、业务及服务四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应该或可以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风险 竞争 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志宏 郁方 钱金保
本文探讨了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影响。从短期来看,贷款利率放开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信贷规模和利率水平影响较小;从长期来看,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结果是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增加,同时平均贷款利率上升。进一步地,本文认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将首先从贷款利率市场化政策中获益,其他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金融改革深化程度;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其挑战主要来自即将到来的存款利率市场化。
关键词:
贷款利率市场化 中小银行 中小企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应千凡 易振华 焦琦斌 游碧芙
利率市场化是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信贷和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和理论模型,比较利率管制、利差管制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资本所有者、资本中介者和资本需求者的行为模式,指出利率市场化对资本所有者的收益、资本中介者的经营效率以及企业的融资结构、企业融资约束的放松都产生了积极正向的效应。"十二五"期间,我国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优化企业融资结构,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信贷 企业融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 琼
基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采用全国各省份38家未重组城市商业银行和9家重组的城市商业银行2006—2014年的数据,考察城市商业银行的重组效应及其经营绩效变化,分析表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存贷净利差缩窄和价格竞争加剧会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但其风险承担也显著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短期内的规模扩张不会带来规模经济,重组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变化源于其重组效应而非规模经济;重组的城市商业银行短期内盈利能力不及未重组的城市商业银行,但是前者的风险控制比后者更稳健;利率市场化对未重组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削弱和风险增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晋重文 毛晓琴 李玉峰
利率市场化给经济带来的好处已为人们所充分认识 ,当前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分析利率市场化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 ,尽管这些负面效应是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的 ,但并不能对此毫无管制 ,放任自流。中央银行应该并且能够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文章还通过比较国际上利率市场化的经验 ,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负面效应 中央银行 监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德勇 斯琴塔娜
充分竞争是竞争性价格形成的基础。在我国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对风险评价的变异、垄断地位的存在和对集团利益的追求 ,利率市场化很可能使利率全面上扬 ;国有企业的固有行为特征使资金需求无利率弹性 ,在这种基础上的利率市场化会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结论是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化应先于利率市场化 ,至少应与利率市场化同步。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理性预期 充分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宗良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 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利率改革的力度相对较小。利率是资金价格,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础。没有市场化的利率,就没有连接企业、银行和财政的纽带,致使间接宏观调控的措施难以奏效。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利率连续多次下调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所在。为发挥利率在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