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13)
- 2023(6000)
- 2022(4971)
- 2021(4868)
- 2020(4140)
- 2019(9712)
- 2018(9458)
- 2017(17941)
- 2016(9903)
- 2015(11324)
- 2014(10989)
- 2013(11104)
- 2012(10777)
- 2011(10054)
- 2010(10136)
- 2009(9336)
- 2008(9352)
- 2007(8148)
- 2006(7261)
- 2005(6897)
- 学科
- 济(45508)
- 经济(45463)
- 管理(22011)
- 业(22006)
- 方法(20117)
- 数学(18302)
- 数学方法(18158)
- 中国(17507)
- 企(15820)
- 企业(15820)
- 农(11897)
- 贸(11362)
- 贸易(11357)
- 易(11148)
- 学(9945)
- 财(9834)
- 制(9399)
- 业经(7871)
- 农业(7652)
- 银(7594)
- 银行(7571)
- 行(7398)
- 融(7376)
- 金融(7374)
- 体(6825)
- 地方(6703)
- 出(6686)
- 产业(6481)
- 关系(6321)
- 环境(6284)
- 机构
- 大学(152606)
- 学院(147991)
- 济(71257)
- 经济(70235)
- 研究(62228)
- 管理(51062)
- 中国(46971)
- 理学(43893)
- 理学院(43269)
- 管理学(42533)
- 管理学院(42255)
- 科学(36545)
- 京(33966)
- 所(32847)
- 财(30402)
- 研究所(30349)
- 农(26838)
- 中心(25732)
- 财经(24862)
- 经济学(24615)
- 经(23017)
- 北京(22283)
- 经济学院(22220)
- 院(21984)
- 农业(21320)
- 业大(20849)
- 范(20642)
- 江(20591)
- 师范(20424)
- 科学院(19499)
- 基金
- 项目(98464)
- 科学(78195)
- 基金(74611)
- 研究(70601)
- 家(67026)
- 国家(66543)
- 科学基金(55026)
- 社会(47202)
- 社会科(44814)
- 社会科学(44803)
- 基金项目(38181)
- 自然(34219)
- 省(33973)
- 自然科(33487)
- 自然科学(33472)
- 自然科学基金(32966)
- 教育(32452)
- 资助(31819)
- 划(31020)
- 编号(25649)
- 部(24326)
- 重点(23331)
- 中国(22630)
- 成果(22423)
- 发(21960)
- 国家社会(21334)
- 教育部(20655)
- 创(19854)
- 课题(19137)
- 大学(19045)
共检索到225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霓
就业结构通常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劳动力的利用状况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水平。文章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城乡就业结构失衡、地区就业结构失衡是中国就业结构存在的重要问题。文章最后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劳动力迁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文星 袁志刚
中国的城市化率低,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高。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超过40%,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不到33%。缓解中国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包括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将经济增长模式由以外需为主调整为以内需为主,通过城市化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实现就业机会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平衡,进一步放松管制和打破行业垄断,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城市化 户籍制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顺福
本文在描述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以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对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霓
就业结构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劳动力资源投入方向的总体状况,在国民经济全局运行和就业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发现中国就业结构变化基本上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并不是完全一致,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性。由此从经济水平、投资结构、技术水平、对外贸易等四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与城乡就业结构失衡是中国就业结构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劳动力迁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光进,张增祥,周全斌,乔颜友
通过对 1 999年全国 6 6 7个城市就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 ,我国就业仍然以工业为主 ,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低。城市规模不同 ,就业结构也出现差异。规模越大 ,采掘业、建筑业、工业就业比重越小 ;金融保险、科教、行政等服务业比重越大。而商业、交通运输业比重相差较小。我国城市就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地带差异 ,东部地带工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相对比较发达 ,从业职工比重较大 ;西部地带城市交通、文教及行政等方面所占比重较高。近 1 0年来 ,我国城市就业结构变化很大 ,总的趋势是科教文卫、商业等第三产业大幅增加 ,工业、行政等行业增长较慢。通过对全国各种行业就业的频率分布可知 ,除采掘业外 ,其它行业多呈正态分布 ,城市专业化程度较低。
关键词:
城市就业结构 纳尔逊分类法 特征 演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新良 李向平 陈萍 王广林
辽宁工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整政策赵新良,李向平,陈萍,王广林一、辽宁工业结构现状及增长因素分析1、工业部门结构和技术结构现状1987~1992年,辽宁省投入产出表及其变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下列情况;(1)总产出的部门结构基本上仍是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新兴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爱文 莫荣 卢爱红
就业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尺。就一般意义上讲,就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业结构包括就业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性别与年龄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狭义的就业结构是指就业的产业结构。本报告重点研究就业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与城乡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二震 任志成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之一是促进中国就业结构的演进。FDI促进中国就业结构演进主要有两个路径:一是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二是促进劳动力素质结构升级。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就业导向性引资,并通过发展外资经济来促进就业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FDI 就业结构 演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众多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问题的研究 ,都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张的原因 ,归结于中国的农民太多 ,使农业经营的规模不经济 ,相对于农业的产出 ,农业劳动力是低效率的。要扭转这种收入差距存在和扩张的态势 ,就要努力调整劳动力就业的结构偏差 ,推动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的转移 ,以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的充分就业 ,实现农民收入增长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 ,需要创造什么条件、制定什么原则 ,做出什么努力 ,怎样达到这个目标 ,这构成了本文关注和希望解决的基本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彩玲
辽宁就业结构调整对策●李樱木大张彩玲一、当前就业压力所提出的问题辽宁是我国计划体制最早实施、贯彻最彻底的地区之一,强大的体制惯性使其向市场转轨也必然最为艰辛和困难。这也正注定了“九五”开局辽宁要承受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过程中所有重大战略难题集于一身的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锦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非农就业的行业分布和收入增长1995—2013年期间四个时间点上的情况,用布朗分解方法分析了收入增长的原因,重点考察了行业分布变化所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劳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收入机制的完善,低技能劳动力的大量供给使中国产业结构向低技能低收入的方向倾斜发展,这不利于整体收入的增长和分配。近年来产业转型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作用开始加强,这会成为新时期中国劳动收入的新增长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立寰 李新强
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作为河北省重点就业群体,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河北省现有的产业结构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存在不平衡的状况,导致目前河北省高职毕业生供给与市场需求出现脱节。从现状出发,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结合产业结构有效配置人力资源的建议,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与量的提高,为政府制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河北 产业结构 高职院校 就业 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印军,吴凯,卢布,袁璋,许越先
2003年黄河流域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2.4%,粮食总产占全国的7.7%,棉花总产占全国的3.4%,苹果总产占全国的40.6%。尽管粮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不大,然而,黄河流域的农业仍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食品安全的保证。本流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生产水平低、农业结构单一、社会需求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等。根据农业生产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比较优势分析,该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强化特色农业的发展,即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草食畜牧业、优质果业和特色生物医药产业。据预测,由于特色农业的发展,2000~2020年本流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将为3.9%,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将下降11.0个百分点,牧业产值所占比重将上升12.1个百分点。
关键词:
黄河 农业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抗私 王振波
本文利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离程度,利用"偏最小二乘通径"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工业化水平、技术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是造成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因素,而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偏最小二乘通径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爱文
就业结构调整及对特殊就业群体的影响王爱文一、中国就业结构的调整趋势与不同行业工资水平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工资水平的增长是建国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就业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在不同程度上校正了改革以前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