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75)
- 2023(7738)
- 2022(6499)
- 2021(6313)
- 2020(5230)
- 2019(12199)
- 2018(11827)
- 2017(23124)
- 2016(12594)
- 2015(14127)
- 2014(13893)
- 2013(13819)
- 2012(13316)
- 2011(12246)
- 2010(12402)
- 2009(11485)
- 2008(11389)
- 2007(10062)
- 2006(9121)
- 2005(8587)
- 学科
- 济(54561)
- 经济(54514)
- 管理(33002)
- 业(32354)
- 企(24319)
- 企业(24319)
- 方法(22645)
- 数学(20850)
- 中国(20833)
- 数学方法(20649)
- 农(16021)
- 财(14384)
- 贸(14061)
- 贸易(14055)
- 易(13836)
- 制(12323)
- 策(10482)
- 农业(10097)
- 业经(10023)
- 银(9987)
- 银行(9977)
- 行(9715)
- 学(9399)
- 地方(9311)
- 融(9129)
- 金融(9128)
- 体(8277)
- 及其(8154)
- 出(7994)
- 环境(7771)
- 机构
- 大学(181410)
- 学院(180316)
- 济(88903)
- 经济(87420)
- 研究(70811)
- 管理(66982)
- 理学(56958)
- 理学院(56316)
- 中国(55626)
- 管理学(55585)
- 管理学院(55232)
- 财(40334)
- 京(39233)
- 科学(38598)
- 所(35919)
- 研究所(32544)
- 财经(31533)
- 中心(30706)
- 经济学(29377)
- 经(29017)
- 农(27729)
- 经济学院(26442)
- 江(26198)
- 北京(25880)
- 院(25365)
- 范(23684)
- 师范(23498)
- 财经大学(23460)
- 业大(22208)
- 农业(21647)
- 基金
- 项目(114856)
- 科学(92100)
- 研究(86731)
- 基金(86208)
- 家(74943)
- 国家(74355)
- 科学基金(63105)
- 社会(57847)
- 社会科(55008)
- 社会科学(54999)
- 基金项目(43317)
- 省(40686)
- 教育(39887)
- 自然(38159)
- 资助(37415)
- 自然科(37301)
- 自然科学(37292)
- 自然科学基金(36726)
- 划(35886)
- 编号(33483)
- 成果(28981)
- 部(28128)
- 重点(26287)
- 发(25959)
- 国家社会(25223)
- 中国(25212)
- 教育部(24387)
- 课题(24387)
- 创(23216)
- 性(22967)
共检索到283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文星 袁志刚
中国的城市化率低,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高。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超过40%,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不到33%。缓解中国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包括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将经济增长模式由以外需为主调整为以内需为主,通过城市化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实现就业机会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平衡,进一步放松管制和打破行业垄断,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城市化 户籍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霓
就业结构通常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劳动力的利用状况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水平。文章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城乡就业结构失衡、地区就业结构失衡是中国就业结构存在的重要问题。文章最后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劳动力迁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抗私 王振波
本文利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离程度,利用"偏最小二乘通径"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工业化水平、技术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是造成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因素,而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偏最小二乘通径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阳 赵海珠
文章使用1990~2020年宏观数据,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状况进行测度,继而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有所收窄,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第一产业影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分因素看,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和老龄化程度加深会加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失衡,且作用依次递减;而城镇化、市场化、投资与消费增长和科技进步会改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失衡状况,且作用依次递减。文章认为,要化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须以解决第一产业劳动力冗余及配置低效为突破口,抓住“十四五”时期乃至2030年前后的关键时间窗口期,科学分析,综合施策,充分发挥有利因素作用,最大程度扭转不利因素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桢
一般的经验分析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是较为一致的,工业化的过程既是产业结构的比重优势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的演替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依次转移的过程,并最终达到经济均衡。结合一般经验与国际比较,并对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而且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具有超越第二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在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失衡以及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仲广
当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过大,旅游领域由服务贸易的创汇大户到逆差大户,随着旅游服务贸易进入新一轮高增长,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还将进一步扩大。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失衡主要原因是国民旅游的崛起,旅游服务贸易进口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化、入境旅游战略地位的相对下降以及港澳同胞入境旅游市场进入"平台期"等等使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平缓,也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过大而且急剧扩大的现象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及早治理。要坚持旅游服务贸易均衡发展的原则,要把入境旅游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提升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旅游服务贸易 失衡 原因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乔平平
近年来,美国已超欧盟成为中国最大出口国,同时中国也是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随着两国贸易差额逐年高速增长,中美产生的贸易纠纷也日益严重。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在很长时期内处于失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中美贸易逆差逐年增加。2015年中美贸易逆差为3647.6亿美元,增长达4.38倍,占美国总贸易逆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阳 王伶鑫
青年就业呈现高供给下的招聘难和高需求下的就业难。青年就业结构性失衡是由产业错配和区域错配共同造成。“十四五”时期特别是未来3到5年是化解青年就业结构性失衡的关键时间窗口期。为此,应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战略性工作,将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目标,推动现代产业做强做优,为青年群体就业扩容固基;加强青年教育培训标准与产业发展要求衔接联动;引导青年群体到国家发展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改进培训和服务精准性,提高就业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就业优先的青年友好城市建设,维护就业权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霓
就业结构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劳动力资源投入方向的总体状况,在国民经济全局运行和就业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发现中国就业结构变化基本上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并不是完全一致,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性。由此从经济水平、投资结构、技术水平、对外贸易等四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与城乡就业结构失衡是中国就业结构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劳动力迁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彩玲
辽宁就业结构调整对策●李樱木大张彩玲一、当前就业压力所提出的问题辽宁是我国计划体制最早实施、贯彻最彻底的地区之一,强大的体制惯性使其向市场转轨也必然最为艰辛和困难。这也正注定了“九五”开局辽宁要承受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过程中所有重大战略难题集于一身的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钟禾
1979—1983年,我国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经济结构逐步改善,农业出现持续增长,轻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服务方向有所调整;在分配中,逐步降低了过高的积累率,较快补还过去人民生活方面的欠帐。但是,在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加上宏观调控不够,从1984年四季度开始出现了明显的经济过热现象,经济结构失衡,一度调整过来的一些比例关系,重新出现了新的失调,还有些比例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迎军
当前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结构性失衡,即经常项目顺差与贸易顺差增长较快,这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消费投资关系不协调等内部矛盾的外部表现,是由我国本轮经济增长的特征决定的。在此背景下,允许人民币适当升值具有一定的意义。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适当升值对利率调控空间的影响有限,利率政策应该在解决内部失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人民币升值 利率调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传兴
外部经济失衡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重要问题,并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管理层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不同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是构成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重要因素,外部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综合运用汇率和货币政策、税收和公共支出政策以及外资与外贸政策以实现外部经济基本均衡的思路与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诚
在经历 2 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以后 ,中国的就业结构发生了类似于市场经济国家就业结构的新变化。除了原有的二元就业结构和隐蔽失业性就业特征以外 ,中国出现了过度就业、正常就业、就业不足、失业和就业外非劳动力扩大的特征。就业政策需要适应经济改革的新变化 ,采用新的就业定义和就业观念 ,着眼于培养市场中的劳动力需求主体———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傅利利
长期以来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文章从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现状入手,结合国际相关经验,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发现造成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促进经济结构均衡发展的治理对策:内需驱动、创新驱动、协调驱动。
关键词:
经济结构失衡 现状 创新驱动 治理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