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8)
- 2023(10868)
- 2022(9284)
- 2021(8908)
- 2020(7441)
- 2019(17387)
- 2018(16909)
- 2017(32946)
- 2016(18108)
- 2015(20662)
- 2014(20512)
- 2013(20453)
- 2012(19567)
- 2011(17919)
- 2010(18059)
- 2009(16977)
- 2008(17141)
- 2007(15534)
- 2006(13599)
- 2005(12435)
- 学科
- 济(78481)
- 经济(78407)
- 管理(49683)
- 业(48724)
- 企(37746)
- 企业(37746)
- 方法(35614)
- 数学(31891)
- 数学方法(31606)
- 中国(25190)
- 农(23530)
- 财(20468)
- 贸(18620)
- 贸易(18613)
- 易(18206)
- 制(16468)
- 业经(15321)
- 农业(14929)
- 学(14452)
- 地方(14011)
- 银(13321)
- 银行(13299)
- 行(12801)
- 策(12728)
- 融(12334)
- 金融(12332)
- 务(11658)
- 财务(11629)
- 财务管理(11599)
- 和(11477)
- 机构
- 大学(264475)
- 学院(263128)
- 济(120727)
- 经济(118486)
- 管理(99827)
- 研究(96768)
- 理学(85164)
- 理学院(84216)
- 管理学(83016)
- 管理学院(82498)
- 中国(75057)
- 京(56328)
- 财(55436)
- 科学(54821)
- 所(49198)
- 研究所(44429)
- 中心(43869)
- 财经(43602)
- 农(43463)
- 经(39697)
- 江(39137)
- 经济学(38548)
- 北京(36362)
- 业大(35632)
- 经济学院(34823)
- 范(34357)
- 院(34285)
- 农业(34155)
- 师范(34108)
- 财经大学(32167)
- 基金
- 项目(167524)
- 科学(132731)
- 研究(125583)
- 基金(123422)
- 家(106851)
- 国家(106001)
- 科学基金(89943)
- 社会(81484)
- 社会科(77270)
- 社会科学(77250)
- 基金项目(63697)
- 省(62217)
- 教育(57726)
- 自然(55480)
- 自然科(54163)
- 自然科学(54145)
- 划(53659)
- 自然科学基金(53241)
- 资助(51801)
- 编号(50560)
- 成果(43023)
- 部(39582)
- 重点(38184)
- 发(36913)
- 课题(35464)
- 国家社会(34461)
- 创(34254)
- 教育部(34180)
- 中国(32918)
- 性(32732)
- 期刊
- 济(133081)
- 经济(133081)
- 研究(83318)
- 中国(52181)
- 财(41937)
- 农(40060)
- 学报(37826)
- 科学(36382)
- 管理(35625)
- 大学(28984)
- 融(27712)
- 金融(27712)
- 教育(27265)
- 农业(27188)
- 学学(27090)
- 经济研究(22767)
- 财经(22126)
- 技术(21496)
- 业经(19857)
- 经(19205)
- 问题(18072)
- 贸(17733)
- 国际(15909)
- 世界(15225)
- 业(15132)
- 技术经济(13678)
- 统计(12869)
- 理论(12278)
- 版(11889)
- 现代(11460)
共检索到402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尚全
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劳动力供大于求,存在较多的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人口,就业压力较大,这已经并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为此,在我国跨世纪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应将失业治理问题置于重要位置,明确解决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性、根本性和战略性影响,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治理失业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劳动力,失业,就业,治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卓武扬
本文认为 ,在我国跨世纪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应将失业治理问题置于重要位置 ,并在当前的经济政策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特别是要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2 )在保持产业协调的前提下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中小企业 ,拓展就业渠道 ;(4)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功能 ;(5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证 ;(6 )把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发挥其解决就业问题的独特作用 ;(7)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爽 张本波 谭永生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扩大。具体表现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企业用工需求明显下滑;目前受影响的群体主要是农民工,其返乡回流时间提前、短期内数量骤增;同时,就业影响已开始向城镇劳动者蔓延,如大学毕业生及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比重加大;制造业就业需求逐渐减少,受影响企业正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柏婷
近年来,山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战略,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持续稳定。但面临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部分重点群体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人力资源市场结构性矛盾短期内还很难消除,就业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依然较大。今后一段时间,山西应进一步发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主导作用、统筹做好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进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建设以及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关键词:
就业形势 就业服务 灵活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毓洲
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急剧增加,加之近年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下岗工人需要再就业,以及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教育滞后、大学生就业观不正确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部分大学生走出校门就失业。文章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政府要出台引导政策,高校要加强教育,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现状 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我国就业问题是一个跨世纪的问题,在“九五”期间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只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缓解。所以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有一个长期的战略,不能片面地强调劳动力的安置,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重要的是要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就业机制建立起来,在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均等个人就业机会的前提下,朝着“就业市场化、失业公开化、劳动有保护、失业有保障”的方向努力,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推进服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海群
高等院校能否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占在校生总规模已近半数的女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评价高等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充分认识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积极探索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对于贯彻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綦群高 何建忠
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问题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形势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瑾
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目前我国政府发布的失业率数据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其定义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和的比值。其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内,在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反映了我国失业人日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虽然这种水平的失业率与欧洲国家及转型经济国家两位数的失业率相比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庄建宁
就业与再就业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近几年,在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促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始终把促进就业与再就业作为国家社会稳定大局来考虑,在就业方面实行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技术进步及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在改组、改制、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企业兼并、破产等带来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又军
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全球金融危机远远没有结束,发达国家的就业岗位在2013年前都无法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就业岗位的恢复也要等到2011年。我国今年的就业形势同样比较严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