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3)
- 2023(4443)
- 2022(3632)
- 2021(3611)
- 2020(2897)
- 2019(6840)
- 2018(6457)
- 2017(11977)
- 2016(6227)
- 2015(7390)
- 2014(6868)
- 2013(7121)
- 2012(6689)
- 2011(6339)
- 2010(6064)
- 2009(5617)
- 2008(5511)
- 2007(4468)
- 2006(4002)
- 2005(3755)
- 学科
- 济(32859)
- 经济(32827)
- 方法(14980)
- 数学(14215)
- 业(14202)
- 数学方法(14158)
- 管理(14080)
- 中国(13748)
- 贸(9013)
- 贸易(9007)
- 农(8947)
- 易(8914)
- 企(8400)
- 企业(8400)
- 农业(5946)
- 关系(5757)
- 制(5530)
- 出(5434)
- 业经(5331)
- 财(5270)
- 人口(5201)
- 环境(5152)
- 发(5106)
- 银(4804)
- 银行(4802)
- 行(4740)
- 学(4720)
- 融(4615)
- 金融(4612)
- 出口(4408)
- 机构
- 大学(97802)
- 学院(93562)
- 济(53538)
- 经济(53032)
- 研究(41134)
- 管理(33810)
- 中国(32142)
- 理学(29278)
- 理学院(28925)
- 管理学(28665)
- 管理学院(28493)
- 京(21520)
- 科学(20988)
- 财(20857)
- 所(20517)
- 经济学(19295)
- 研究所(18806)
- 财经(17451)
- 经济学院(17424)
- 中心(16943)
- 经(16307)
- 北京(14443)
- 农(14352)
- 院(14131)
- 财经大学(13306)
- 科学院(13293)
- 研究中心(12232)
- 社会(12080)
- 范(11848)
- 师范(11790)
- 基金
- 项目(63736)
- 科学(51704)
- 基金(50708)
- 研究(47268)
- 家(45330)
- 国家(45051)
- 科学基金(37664)
- 社会(34552)
- 社会科(32939)
- 社会科学(32936)
- 基金项目(25401)
- 自然(21638)
- 资助(21379)
- 自然科(21191)
- 自然科学(21186)
- 自然科学基金(20887)
- 教育(20704)
- 省(18952)
- 划(18022)
- 中国(17753)
- 国家社会(16901)
- 部(16565)
- 编号(16466)
- 重点(14615)
- 教育部(14592)
- 发(14546)
- 成果(13813)
- 人文(13225)
- 重大(13123)
- 社科(12899)
共检索到143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天路
中国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的社会形态、经济类型、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的复杂性成为制约或影响其婚姻形式(或者婚姻制度)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婚姻形式对人口再生产所起作用也不相同。 一、阿肖婚 “阿肖”是云南宁蒗县泸沽湖(与四川盐源县交界)畔纳西族(摩梭人)语,意为朋友或伴侣。由于泸沽湖周围的民族还保留着母系社会的残余形态,因此,婚姻形式及其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也有种种特点。 (一)除少量的一夫一妻外,还保留着人类罕见的“阿肖”婚。“阿肖”婚可分为“走访阿肖”(即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艾尼瓦尔·聂机木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与历年统计资料,对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这5个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婚姻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这些少数民族中出现的各类人口婚姻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天路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作为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义信条、神学理论、清规戒律和祭仪制度等。宗教不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国家的政局和政策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人口数量、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大英百科年鉴》1980年记载,全世界的宗教徒约257,800万人,占当年世界总人口的60.12%。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熊郁,杨扬
“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即婚姻之成立,是以男女双方依照法律和宗教习俗的规定结合为夫妻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演变进化。今天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形态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相适应。我国少数民族目前的婚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庆石
根据人口生命表的原理,建立反映人口婚姻转移过程的表,在人口统计学中,叫婚姻表。一它是根据一个假定的同时出生的人口群体(通常为100000人),以及人口分年龄的初婚概率,用一定的数学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口婚姻转移模型,在人口婚姻分析和预测中有重要的作用。婚姻表有两种:一种是婚姻粗表,一种是婚姻净表。粗表只考虑结婚一个因素,不考虑“死亡”因素,即假定这个人口总体无死亡。净表则既考虑“结婚”,也考虑“死亡”,即把结婚和死亡两个因素作为人口总体减少的仅有的两种现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黎
在农村发生社会分化的背景下,阶层分化成为影响农民婚姻匹配的重要因素。基于晋江农村婚姻实践的调查研究表明,在阶层婚配视角下,不同阶层围绕作为优势婚配资源的上层适婚男女展开竞争,上层家庭的竞争优势使其对中下层家庭形成婚配挤压和婚配排斥,最终带来不同阶层内部婚配的模式。嫁妆作为婚姻财礼的一种形式,由男方家庭支付的彩礼和女方家庭给女儿的财产共同组成,因而成为阶层展开婚配竞争的工具。天价嫁妆是上层家庭婚配优势的集中体现。通过支付天价嫁妆,上层家庭完成婚配对象的阶层身份确认、赢得对于子代婚配选择的支配、实现姻亲之间的权力匹配,并最终实现上层内部的婚配联合与阶层地位再生产。由于不同阶层能够支付的嫁妆水平不同,农民婚配方式呈现出明显的阶层分化特点:上层家庭之间形成以“父母主导”、偏爱本地婚姻、“门当户对”为主要特点的婚姻圈;而底层家庭青年则被排斥在上层婚姻圈之外,他们倾向于通过自由恋爱来寻找婚配对象。阶层婚配视角的引入,带来嫁妆意涵的改变,嫁妆成为阶层婚配竞争的媒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黎
在农村发生社会分化的背景下,阶层分化成为影响农民婚姻匹配的重要因素。基于晋江农村婚姻实践的调查研究表明,在阶层婚配视角下,不同阶层围绕作为优势婚配资源的上层适婚男女展开竞争,上层家庭的竞争优势使其对中下层家庭形成婚配挤压和婚配排斥,最终带来不同阶层内部婚配的模式。嫁妆作为婚姻财礼的一种形式,由男方家庭支付的彩礼和女方家庭给女儿的财产共同组成,因而成为阶层展开婚配竞争的工具。天价嫁妆是上层家庭婚配优势的集中体现。通过支付天价嫁妆,上层家庭完成婚配对象的阶层身份确认、赢得对于子代婚配选择的支配、实现姻亲之间的权力匹配,并最终实现上层内部的婚配联合与阶层地位再生产。由于不同阶层能够支付的嫁妆水平不同,农民婚配方式呈现出明显的阶层分化特点:上层家庭之间形成以“父母主导”、偏爱本地婚姻、“门当户对”为主要特点的婚姻圈;而底层家庭青年则被排斥在上层婚姻圈之外,他们倾向于通过自由恋爱来寻找婚配对象。阶层婚配视角的引入,带来嫁妆意涵的改变,嫁妆成为阶层婚配竞争的媒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天路,季咏华
80年代以来,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人口,在数量、婚姻、生育、死亡、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构成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进步。当然,有的民族的人口问题还相当严峻,但同时,已有个别民族进入了或即将进入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一、80年代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树茁,费尔德曼,勒小怡
本文应用湖北松滋的调查数据 ,研究中国农村子女的性别与婚姻形式和子女为父母提供老年支持可能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子女的性别和婚姻形式对子女为父母提供经济和家务帮助的可能性有显著的影响 ,但对提供农活帮助的可能性没有影响。据此 ,本文发现在松滋这样一个历史上嫁娶和招赘婚姻都被广为接受和实行的地区 ,女儿和儿子、嫁娶婚姻夫妻和招赘婚姻夫妻的养老功能基本上是相同的。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对解决农村社会与老年保障和男孩偏好相关问题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婚姻形式 子女 老年支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鹏
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复旦大学人口所和广西人口所共同主办的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与人口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9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会议由周清、郑桂珍、底书贵同志主持,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刘铮教授、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官员金志诚、广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韦颂平等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会议收到论文46篇。与会代表围绕婚姻家庭与人口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婚姻和家庭关系在日趋完善、丰富多采。但是,与幸福美满的家庭相比,中国相当多的残疾人却处于婚姻和家庭的痛苦之中,帮助他们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过去,由于没有资料,一直没人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1987年4月,由民政部牵头、会同国家统计局、卫生部等十个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本文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中国人口婚姻状况及其死亡水平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不同婚姻状况的人口有着不同的死亡水平,有配偶人口的死亡水平低于无配偶人口(包括未婚、丧偶和离婚);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上,未婚、丧偶、离婚的死亡率与有配偶的相比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本文还对不同婚姻状况的死亡水平差异的原因做了探讨和解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端玉
婚姻与生育有直接的依存关系,它是制约人口再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各民族由于自身的文化习俗不同,现时的婚姻状况也各具特点,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本文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和部分典型调查的资料,对四川省十万人口以上各民族的婚姻状况及其对人口的影响作一初步的探索。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秋骅
人口普查时一般都列有婚姻状况项目,以反映某一时刻人们在婚姻方面所处的状态。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规定,婚姻状况分为四类:未婚、有配偶、丧偶和离婚。未婚是指从未结过婚的人。有配偶是指已婚并处于婚居状态的人。丧偶是指已结过婚但配偶已死亡,而本人并未再婚的人。离婚是指已通过法律手续正式解除婚姻关系但没有再婚的人。有的国家还把“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