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1)
- 2023(7310)
- 2022(6269)
- 2021(6033)
- 2020(5258)
- 2019(12650)
- 2018(12345)
- 2017(23611)
- 2016(12846)
- 2015(15107)
- 2014(15125)
- 2013(15432)
- 2012(14733)
- 2011(13538)
- 2010(13461)
- 2009(12711)
- 2008(12810)
- 2007(11392)
- 2006(9672)
- 2005(8845)
- 学科
- 济(61121)
- 经济(61069)
- 管理(32288)
- 业(31733)
- 方法(30275)
- 数学(27699)
- 数学方法(27524)
- 企(23663)
- 企业(23663)
- 中国(18379)
- 农(16169)
- 贸(14482)
- 贸易(14477)
- 易(14166)
- 财(13774)
- 学(11552)
- 制(10766)
- 农业(10456)
- 业经(10349)
- 地方(9918)
- 银(9329)
- 银行(9309)
- 行(8951)
- 融(8882)
- 金融(8878)
- 和(8684)
- 环境(8460)
- 出(7945)
- 务(7780)
- 财务(7765)
- 机构
- 大学(197611)
- 学院(193352)
- 济(90671)
- 经济(89165)
- 研究(72001)
- 管理(71647)
- 理学(61651)
- 理学院(60911)
- 管理学(60016)
- 管理学院(59645)
- 中国(55364)
- 京(42145)
- 科学(42120)
- 财(38972)
- 所(37012)
- 研究所(33838)
- 农(33803)
- 中心(32344)
- 财经(31657)
- 经济学(30114)
- 经(28934)
- 业大(27774)
- 经济学院(27371)
- 北京(27363)
- 江(26970)
- 农业(26931)
- 范(25231)
- 师范(25020)
- 院(25018)
- 财经大学(23528)
- 基金
- 项目(126173)
- 科学(98994)
- 基金(93675)
- 研究(92000)
- 家(82129)
- 国家(81522)
- 科学基金(68163)
- 社会(60053)
- 社会科(56973)
- 社会科学(56956)
- 基金项目(48932)
- 省(45420)
- 自然(42263)
- 教育(42182)
- 自然科(41270)
- 自然科学(41254)
- 自然科学基金(40568)
- 划(39893)
- 资助(39359)
- 编号(36226)
- 成果(30560)
- 部(30254)
- 重点(28885)
- 发(27848)
- 中国(26334)
- 国家社会(26147)
- 教育部(25922)
- 创(25510)
- 课题(24840)
- 科研(24532)
共检索到286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钱建明,张强
解放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各种急、烈性传染病、地方病泛滥丛生的状况也有了极大的改观,死亡率下降。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死亡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各少数民族在80年代初期的死亡水平、规律、特征以及各民族间死亡的异同情况,同时以此反映各民族的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熊郁
一、少数民族人口死亡率的演变死亡率是人口自然变动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标志着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即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其相应的死亡水平。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解放前虽有许多民族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阶段,但也还有一部分民族仍处在封建农奴制或奴隶制,有的甚至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在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下,人民的生活极端贫困,医疗卫生条件极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钱建明,张强
婴儿死亡率(IMR)的高低,不仅与医学卫生条件、妇幼保健尤以围产期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有关外,间接的还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及城镇化等水平高低多种因素影响有关。当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要求准确、全面的获得婴儿死亡率指标是十分困难的,尤其在少数民族中更是如此。如要了解全国同期各少数民族婴儿死亡水平,除调查时受语言、交通等限制外,还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及时间。现利用1982与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登记中获得的各民族出生人数与不满一岁的死亡数为基数,同时调查搜集了各民族在同期内经济、文化、卫生等多种因素的资料,分别对42个民族按区域及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等条件进行分析,这样除可了解90年代初各民族婴儿死亡水平及影响因素外,还可反映民族间婴儿在改革开放10年间的变化趋势,为民族工作制订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天路,陈秀英
本文对中国少数民族妇女文化素质进行了纵向、横向,以及与同族男性的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虽然某些民族妇女的文化教育水平综合均值和文盲比率已优越于汉族妇女,但更多的民族妇女文化素质问题还相当严重。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借用人口年龄金字塔方法绘制出人口文盲金字塔。它不仅直观地反映了妇女文盲较男性严重,而且可反映文盲的类型:属于文盲消除型的只有4个民族,9个民族为文盲转变型,其他40多个民族则还属于文盲扩展型。只有扫除妇女文盲和提高她们的文化教育水平,其家庭和社会地位才有可能得到提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虹生,E·阿瑞葛,J·班尼斯特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就将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政策。早在50年代;中国人口的死亡率就开始迅速下降,并在此后持续下降。到70年代后期,大部分年龄的分年龄死亡率都有明显的降低。80年代初进行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中国已成为一个低死亡率的发展中国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郝虹生
中国人口的死亡率经过几十年的持续下降,就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但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群体及民族之间在死亡率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对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地区差异分析表明,影响地区之间预期寿命水平差异最大的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死亡率。因此降低儿童死亡率是进一步降低我国人口总死亡率的潜力所在。与其他年龄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天路,季咏华
80年代以来,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人口,在数量、婚姻、生育、死亡、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构成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进步。当然,有的民族的人口问题还相当严峻,但同时,已有个别民族进入了或即将进入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一、80年代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尔生,杨娟
本文利用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对中国主要少数民族(壮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苗族和满族)的生殖状况作一综合分析并与汉族加以对比。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地理气候、传统习俗及文化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各民族生殖状况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虽低,但实际人口绝对数很大,1990年有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超过500万,其中壮族人口已愈1000万。由于历史发展、宗教信仰、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差异,少数民族的发展不平衡。做好少数民族的生殖健康工作,对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意义重大。本文应用1988年的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对几个主要少数民族的生殖状况作一简要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实,古斯塔夫森
本文利用1988年和1995年的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对少数民族居民和汉族居民的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少数民族居民的人均收入在1988~1995年间有所增长,其增长速度却明显低于汉族居民,出现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从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收入差距的分解分析中,我们发现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组人群地区分布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对这一发现加以充分论证,我们进行了两方面的分析,一是把分析范围缩小到贵州和云南两省的子样本上,二是利用全国汇总的数据分别对自治州、自治县和自治乡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与人均收入的关系进行了估计。这两方面的分析结果都支持了我们的论点。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祖国峰 岳上植
通过选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运用AHP分析模型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少数民族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遍不高的结论。从经济、社会、资源、生态和人口5个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以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条件和载体、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和实现形式来谋求少数民族林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宗贵
试析影响少数民族生育的文化基因──以贵州少数民族为例杨宗贵影响少数民族妇女生育的文化基因相对于汉族而言复杂得多。贵州世居民族就有十几个,各个民族有各自不同的居住地域、不同的经济文化特征、不同的心理素质、不同的道德规范、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生活习俗等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荣海 张洪
文章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文章发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明显低于全国其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仍然严重不足。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并没有对教育的收益率带来明显的影响;城乡差距对教育收益率存在明显影响;落后地区的青少年接受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收益率明显低于基础教育的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存在依旧显著的影响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收益率。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教育收益 教育投资 民族地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普丽春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不例外,并在政治思想方面呈现多元化的个性特征。因此,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放矢地探索教育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健毅 谢秋慧
结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实践活动产生的自我意识是身份认同的逻辑起点。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空间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场域,国家权力是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场域的"源头",少数民族学生是处于国家认同场域中的受力体、国家认同场域的力量最终内化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惯习。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应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意识、构建多元一体的文化场域、给予学校教育场域应用的自由度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国家认同 场域 教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爱玲
"双语"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日渐成为中央和自治区关注的重点,并已上升到了促进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而学前"双语"教育是整个"双语"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薄弱的环节。近年来,新疆坚持把推进"双语"教育尤其是学前"双语"教育摆在民生工程的优先地位,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前"双语"教育的快速发展,但师资、经费、教材等问题仍是制约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战略定位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重点分析了学前"双语"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促进学前"双语"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建...
关键词:
学前“双语”教育 战略定位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