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50)
2023(21575)
2022(18432)
2021(17101)
2020(14579)
2019(33486)
2018(33131)
2017(62883)
2016(34357)
2015(38981)
2014(38852)
2013(38654)
2012(35603)
2011(32293)
2010(32419)
2009(30472)
2008(29636)
2007(26188)
2006(22887)
2005(19985)
作者
(103706)
(87088)
(86228)
(81998)
(54648)
(41786)
(39185)
(34205)
(32740)
(30857)
(29488)
(29169)
(27513)
(27323)
(26864)
(26707)
(26615)
(25707)
(24872)
(24827)
(21884)
(21330)
(21269)
(19651)
(19588)
(19329)
(19262)
(19203)
(17767)
(17509)
学科
(138458)
经济(138309)
(98391)
管理(95538)
(74520)
企业(74520)
方法(63226)
数学(55476)
数学方法(54783)
(51519)
中国(38037)
(34641)
农业(34038)
业经(32546)
(31194)
(27496)
贸易(27484)
(26770)
(26501)
地方(26494)
技术(23536)
(21500)
理论(21413)
银行(21405)
(21390)
财务(21303)
财务管理(21255)
环境(20900)
(20609)
金融(20605)
机构
大学(497787)
学院(497615)
(199123)
经济(194896)
管理(190217)
研究(171843)
理学(165170)
理学院(163269)
管理学(160182)
管理学院(159299)
中国(128204)
科学(110744)
(106046)
(103464)
(89025)
(87167)
业大(83962)
研究所(81741)
农业(81126)
中心(78616)
(72702)
财经(70608)
北京(66561)
(64729)
(64488)
师范(63956)
(61011)
经济学(60078)
(58494)
经济学院(54328)
基金
项目(342752)
科学(266793)
基金(247570)
研究(242657)
(219895)
国家(218086)
科学基金(184389)
社会(152181)
社会科(143945)
社会科学(143899)
(134541)
基金项目(130855)
自然(122147)
自然科(119315)
自然科学(119275)
自然科学基金(117148)
(113748)
教育(111067)
资助(102268)
编号(97901)
成果(79008)
重点(77642)
(74823)
(73540)
(70817)
课题(67634)
科研(66286)
创新(66284)
计划(64556)
大学(62970)
期刊
(214994)
经济(214994)
研究(138730)
(98470)
中国(94245)
学报(90869)
科学(79044)
大学(67311)
农业(66967)
(65426)
管理(65312)
学学(63698)
教育(50480)
技术(42951)
(42662)
金融(42662)
业经(38337)
(34321)
经济研究(34235)
财经(33601)
(28902)
问题(28878)
图书(26757)
(26659)
科技(25175)
业大(24536)
技术经济(24420)
统计(22532)
(22279)
世界(22208)
共检索到722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成  周晓时  冯中朝  彭玮  
[目的]文章基于农机服务的视角,旨在分析中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该文采用2004—2015年中国15个小麦主产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一是测算出中国小麦的生产技术效率;二是构建度量农户农机服务采纳程度的指标,并借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探究农机服务对中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基于社会分工的视角,讨论了农机服务及雇工状况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我国小麦主产省(自治区)的农机服务使用程度及生产技术效率,在区域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农机服务投入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农业生产雇工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通过增加小麦的农机服务投入,能够改善小麦生产的要素结构配置,进而有助于促进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该文建议,积极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优化服务基础设施环境,为优化促进小麦生产以及农民增收提供重要动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思雨  蔡海龙  丁志超  
[目的]在中国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并重推进粮食作物效率提升背景下,进一步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提升效应的规模异质性具有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使用随机前沿分析和门限回归分析,利用全国6省区小麦种植户2018年经营情况,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影响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效果规模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采用有助于提升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存在门限效应,当农户经营规模低于门限值(0.293公顷)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跨越门限值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则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基于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农机社会化服务对中等规模(0.293<Area<3.333)农户的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提升中国小麦种植户技术效率,但受限于农户规模,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同时仍然需要推动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祎  张正河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15个小麦主产省的成本收益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各省份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再用Tobit模型检验农机服务使用水平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解释农机服务提高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中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总体递增,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2)在中国当前农业生产环境下,充分利用农机服务能显著提高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且不同地区的提升效果存在差异;(3)农机服务提高农业效率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引入效应与劳动替代效应,前者以外包服务的形式将先进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环节,后者通过保障农业劳动完成质量避免了当前农村因劳动力不足以及农户"偷工减料"而造成的技术效率损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信阳   韩一军   高颖  
探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对于粮食保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和内生转换模型,利用豫、鲁、冀、陕农户数据,测算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对潜在道德风险以及疫情引起的服务价格升高等不利条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依旧具有正向影响,主要由技术引进、要素替换以及参与分工发挥了积极作用。环节异质性分析表明,机播、机收、机耕以及管理环节服务对技术效率的正向作用依次减弱,影响差异主要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使用率的环节差异和各环节农机装备发展水平有关。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经营范围在0-0.67hm~2、1.33hm~2以上、0.67-1.33hm~2的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差异主要与农户服务使用量的变化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有关。最后提出要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全面、均衡发展,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和应用水平,持续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倩  胡建雄  
本文利用东北地区830份玉米种植农户调研样本数据,研究农机服务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产生的影响。首先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其次运用Tobit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分析玉米种植过程中农机服务对生产技术效率产生的影响。最后使用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土地细碎化在农机服务与生产技术效率之间产生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农机服务显著促进了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尤其对处于低分位的生产技术效率作用尤为显著,但土地细碎化削弱了农机服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在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时,应根据不同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农户、不同土地特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提升玉米生产技术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小玲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基于12个省份大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大麦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6,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样本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存在非常显著的省际差异;大麦生产各投入要素中,农资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大,人工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小;户主受教育程度、更换大麦品种频率和对大麦种子的满意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麦种植面积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地区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显著低于中部地区样本农户。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强化科技支撑、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和加强政策支持等提高大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小玲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基于12个省份大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大麦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6,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样本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存在非常显著的省际差异;大麦生产各投入要素中,农资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大,人工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小;户主受教育程度、更换大麦品种频率和对大麦种子的满意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麦种植面积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地区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显著低于中部地区样本农户。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循刚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明显,全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复种指数、劳均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均播种面积、农业政策等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劳均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有较小的阻碍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伟  
[目的]分析小麦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可以掌握小麦生产的时空分布规律,从而更加合理地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小麦产业的稳定发展。[方法]首先利用基尼系数、产业集中度指数等指标对1978—2016年我国小麦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定量研究我国小麦生产布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麦生产逐渐向优势区域集中,集中程度不断提高,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空间移动趋势,并且小麦生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对小麦生产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小麦生产的比较效益、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小麦的平均产量对小麦生产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小麦生产的比较效益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还对邻近地区的小麦生产规模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结论]为保证我国小麦供给的安全,应进一步提高小麦的单产水平,大力提升小麦耕、种、收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并不断提高小麦种植的比较效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书章  宋春晓  宋宁  王济民  马恒运  
本文基于全国省级小麦生产面板数据,建立小麦生产超越成本对数函数,着重分析了全国及五个小麦主产区的技术进步及要素需求与替代行为。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小麦生产技术进步是非中性的,具体而言是劳动力节约型、机械使用型以及化肥使用和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并存;劳动力和化肥的需求弹性较大,具体表现为,劳动力和化肥的价格提高10%,其需求将分别减少5%和8%;小麦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或补偿弹性较大,说明中国小麦生产要素的替代关系和补偿关系并存。为此,在未来中国小麦生产中,要抓住五个小麦主产区,加强要素投入偏斜技术的开发,利用价格调控要素需求,通过优化要素比价调整要素投入结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印生  舒坤良  郭鸿鹏  
以山东省仓山县农机服务组织作业效率影响因素的实地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构建了农机服务组织作业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统计方法对农机服务组织作业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辩识,并对主要影响因素的指标灵敏度进行了测度研究,得出了影响农机服务组织作业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指标灵敏度,指出了当前农机服务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思路.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莉芳  洪琳琳  郭玮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1993~2008年数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较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的产业特点。技术有效性不断降低,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和市场化水平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霍明  胡继连  邵宏宇  
本文以社会信息化的视角,选取相应的代表性指标,依据统计年鉴中我国29个省市区2005年至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中的B-C模型,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研究,并对我国东中西经济三大区域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社会信息化对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传统信息媒介的影响作用远远高于新型信息媒介。而在考虑信息化影响的前提下,三大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佳宁  扶玉枝  王成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暕  孙顶强  谭向勇  
本文利用奶牛养殖农户的调查资料,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定、分析了奶牛生产的技术效率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奶牛生产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为70%。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养牛规模、专业化程度、参加培训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家庭决策者年龄对技术效率有负面影响。以此为基础,本文对一些相关政策做了简单的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