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7)
2023(11568)
2022(9676)
2021(8831)
2020(7144)
2019(16401)
2018(16059)
2017(30362)
2016(15989)
2015(18050)
2014(17842)
2013(18062)
2012(17714)
2011(16641)
2010(16763)
2009(15579)
2008(15213)
2007(13510)
2006(12656)
2005(12071)
作者
(49904)
(41449)
(41393)
(39584)
(26786)
(20032)
(18629)
(16123)
(16094)
(14810)
(14675)
(13801)
(13671)
(13656)
(13476)
(13031)
(12509)
(12072)
(12070)
(11566)
(10838)
(10374)
(10234)
(9752)
(9473)
(9362)
(9212)
(8914)
(8550)
(8320)
学科
(95556)
经济(95479)
管理(39417)
(37381)
方法(30383)
中国(28873)
(27465)
企业(27465)
数学(26937)
数学方法(26781)
地方(25870)
(21436)
业经(18391)
(18087)
(16903)
贸易(16888)
(16333)
地方经济(16311)
(15503)
(15487)
(14686)
金融(14686)
农业(14574)
(14246)
银行(14211)
(13965)
(13852)
环境(13263)
产业(11869)
(11544)
机构
大学(245638)
学院(243689)
(119347)
经济(117319)
研究(101687)
管理(84115)
中国(78067)
理学(70459)
理学院(69525)
管理学(68512)
管理学院(68066)
科学(59014)
(54841)
(53285)
(51305)
研究所(48173)
(43153)
中心(42945)
财经(40011)
经济学(39436)
(37258)
(36476)
(36399)
北京(36274)
经济学院(35202)
农业(33725)
业大(33345)
(32863)
师范(32460)
科学院(31639)
基金
项目(153530)
科学(121053)
基金(112776)
研究(110913)
(100158)
国家(99381)
科学基金(82865)
社会(74090)
社会科(70449)
社会科学(70436)
基金项目(57636)
(57293)
自然(50681)
自然科(49478)
自然科学(49460)
(49412)
教育(49080)
自然科学基金(48637)
资助(47745)
编号(41130)
(40297)
重点(35954)
(35170)
成果(34478)
发展(32840)
国家社会(32402)
(32338)
中国(31235)
(31150)
课题(30932)
期刊
(144103)
经济(144103)
研究(85256)
中国(55751)
(40815)
学报(39626)
科学(37748)
(36477)
管理(35012)
大学(30005)
学学(28334)
农业(28180)
(27579)
金融(27579)
经济研究(25441)
教育(23897)
财经(21665)
业经(20605)
技术(20570)
(19039)
问题(18931)
(17083)
世界(16585)
国际(16022)
(15653)
技术经济(13942)
统计(11986)
经济问题(11832)
经济管理(11067)
商业(11053)
共检索到399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宁可  
这是作者《中国封建经济结构》一文的姊妹篇。作者深入探讨了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运转和发展规律。文章强调,中国原本比较先进而后来却相对落后,其中内部机制、内部因素在起作用,而这种机制和因素,主要应从封建社会的经济方面去探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水映,李晶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 ,孤立从某个或某些侧面来评价和判断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是没有多大实质意义 ,甚至有可能误导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决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 ,只要废除户籍制度、放开城门即可。而是需要我们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等方面入手实实在在地推动城市化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本文从人类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出发 ,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经济因素的出现 ,论证了清代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高峰。并对清代粮食劳动生产率有所降低和农业生产工具缺乏改进等问题作了解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本文认为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和租佃制度的变革 ,使中国封建经济的运行呈现为以国家配置资源为主 ,地主配置资源为主 ,和农民配置资源为主的三个阶段 ,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白积洋  
传统的二元经济理论只考察了资本因素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中的作用,并没有把金融发展因素纳入其中进行分析,而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对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重视不够。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而我国城乡金融发展差距是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均衡城乡金融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刘起运  佟仁城  张红霞  严晓晴  李林丹  
本文基于乘数分解方法和劳动力流量矩阵,利用我国1997、2002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及OECD国家的统计数据与投入产出表,分析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并与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探讨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机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陆铭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三大产业结构如何变化?如何发挥人口的空间红利?为什么要建立统一的大市场?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发生什么变化?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表明,现代化的推进往往伴随着制造业占比降低而服务业占比提升;在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压力下,需要格外注重发掘人口配置的空间红利,引导人口从收入低的地方迁居到收入高的地方;要建设统一大市场,可以更好地让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后工业化时代,消费即生产,家庭生产外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在城市“第三空间”里边消费边创新,城市以生活品质留住人才,这些趋势正在出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伟  李绍荣  
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区的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影响,说明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区存在明显的经济结构差异,文中指出东部地区要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商业和金融性的第三产业发展;而在中部地区要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发展;在西部地区要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文化和科技,以及军事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这样的经济结构调整还必须配套性地从西部经济区向东部、中部经济区进行有计划或有规划的劳动力转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珏  
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就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一广大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二元经济结构,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其它的经济或非经济因素。社会历史背景: 二战后,众多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它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谋求国内经济的发展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美  张忠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卓元  
本文认为,调整经济结构,主要是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五大失衡问题:一是储蓄与消费失衡,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于倚重第二产业;三是投入结构不合理,物质资源消耗太多,技术进步贡献率低;四是人与自然不和谐不协调;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文章提出,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转方式、调结构内涵会随着经济增长和矛盾积累而有所扩展;第二,转方式、调结构,就要适当放缓经济增速;第三,主要着力于深化改革和调整政策,推动转方式、调结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薛凤旋  
近5年来,我国学术界及政界讨论最热烈的一个议题,乃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以及发展模式转变问题。发展内需以及产业向高增值、高科技含量和资本密集型方向转变成为共识。一些重要经济地区的领导,如广东省近两年来提出珠三角要"腾笼换鸟",引起目前珠三角的主导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界的恐慌。对这些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求之不得的工业,我国是否应抛弃?对我国最具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及产业政策,应如何推行?文章的简单答案是:紧依国情,寻求经济均衡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已是一个被人们用历史分析法和横截面分析法进行最为广泛研究的论题。在这些研究中,最具成效的有克拉克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分析;库兹涅茨的国民核算因素比较;钱纳里与塞尔昆等人最近用更为精炼而又先进的方法对战后发展格局所作的探索研究等,这些比较研究所显示的中心论点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换,这种结构变换使经济资源配置由第一次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然后再由第二次产业转向第三次产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来会  王磊  安素霞  冯婷婷  
持续的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却在普遍经历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结构转型。文章基于1979-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向服务业结构转型对其经济追赶的影响。研究表明:(1)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结构转型会抑制其经济追赶,且“过早去工业化”的负面作用更显著,其作用通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积累渠道实现。(2)发展中国家较高的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可以削弱结构转型的负面影响。(3)较低的农业生产率、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应用和劳动力跨梯度转移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过早去工业化”的重要原因。(4)现阶段我国的制造业比重下降也不利于经济追赶,尤其是会阻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追赶。因此,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合理的产业政策防止“过早去工业化”,并通过提升农业生产率、吸引外资、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等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