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7)
2023(5347)
2022(4468)
2021(4429)
2020(3538)
2019(8390)
2018(7945)
2017(15711)
2016(8117)
2015(9529)
2014(9339)
2013(9491)
2012(8934)
2011(8361)
2010(8088)
2009(7662)
2008(7534)
2007(6708)
2006(6057)
2005(5490)
作者
(22309)
(18916)
(18820)
(18036)
(12062)
(9024)
(8575)
(7476)
(7242)
(6632)
(6601)
(6430)
(6081)
(6036)
(6035)
(5843)
(5613)
(5432)
(5430)
(4856)
(4674)
(4407)
(4357)
(4323)
(4233)
(4220)
(4132)
(3774)
(3748)
(3705)
学科
(43962)
经济(43814)
方法(19832)
管理(19609)
(18199)
数学(16626)
数学方法(16589)
中国(15078)
(14298)
企业(14298)
(10845)
(10315)
贸易(10306)
(10139)
(8352)
(8185)
业经(8158)
(8019)
土地(7820)
(7069)
金融(7068)
(6878)
(6864)
银行(6864)
(6739)
关系(6220)
农业(6097)
(5720)
(5700)
环境(5642)
机构
大学(126200)
学院(121413)
(65005)
经济(64189)
研究(48940)
管理(46760)
中国(41179)
理学(39725)
理学院(39266)
管理学(38898)
管理学院(38659)
(28528)
(27986)
科学(24489)
(23854)
财经(23284)
经济学(22624)
(21577)
中心(21562)
研究所(21408)
经济学院(20336)
北京(18479)
财经大学(17631)
(17458)
(17194)
(15910)
(15047)
师范(14980)
社会(14942)
科学院(14873)
基金
项目(77629)
科学(63528)
基金(61937)
研究(57955)
(53852)
国家(53487)
科学基金(45890)
社会(43221)
社会科(40004)
社会科学(39991)
基金项目(31695)
自然(27199)
自然科(26617)
自然科学(26610)
自然科学基金(26211)
资助(25905)
教育(25645)
(24095)
(22211)
编号(20907)
(20443)
中国(19927)
国家社会(19423)
教育部(18077)
成果(17489)
重点(17370)
人文(16532)
(16374)
社科(15764)
大学(15648)
期刊
(70758)
经济(70758)
研究(42711)
中国(28464)
(20736)
科学(18435)
管理(17726)
(16300)
学报(15878)
(14812)
金融(14812)
财经(13327)
大学(12938)
经济研究(12740)
学学(12144)
(11628)
农业(11122)
(10651)
世界(10074)
问题(9854)
国际(9666)
教育(8773)
业经(8701)
技术(7719)
(6504)
技术经济(6275)
资源(6004)
经济问题(5879)
统计(5851)
理论(5535)
共检索到193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本文论证了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外延扩大阶段、内涵扩大阶段。并对土地经营权商品化、土地交易形式多样化、土地价格和土地市场性质等问题作了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战乱时期,但乱中有变,小农经济与市场并非漆黑一团。北魏太和九年(485)实行了均田制,农民从政府那里得到一定数额的土地,再以租庸调形式为封建国家尽义务。西魏、北齐、北周、隋以至唐前期,均继承北魏均田制。在这种土地制下,个体小农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均与此有关。隋唐时期是均田制下小农经济潜力发挥得最为出色的时期,开元天宝时出现了“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顾准  
编者按:1967—1968年间,顾准做了大约30万字的读史笔记,这里发表的文章就是从这些读者笔记中摘出的。从文中看,顾准力图把精耕、灌溉、漕运、帝国和田制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这一看法构成了1979年发表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文灿  
编者按: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国将全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的各项权利,并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认真履行义务。加入WTO,要求我们主动用“国际标准”衡量自己,立足本国,放眼全球,用国际惯例和准则约束、规范政府行为,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方法。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主要有非歧视待遇原则(包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互惠原则、公平原则、例外和保障原则、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等八大原则。其中非歧视待遇原则、公平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等对土地管理的行政行为影响尤其大。按照这些原则要求,政府行政包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海宁  
近期土地市场供应井喷,大型房企拿地也越来越积极。有机构统计显示,2012年三季度全国10个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成交规划建筑面积环比二季度上涨70.1%;总土地出让金环比上涨123.8%,其中一线城市住宅用地土地出让金更是环比大涨355.7%。10月10日,保利地产在一天内斩获上海、长沙的两块高价地。万科、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茂  
作者秦晖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上发表的这篇约1.7万字的文章利用大量土改档案资料,分析了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不同于通常所理解的的封建社会的种种特点。关中地主很少,占地不多。如渭南各县,土改时划定地主户占总户数高者不超过1.5%,低者仅0.01%。据土改档案有关数字推算,关中大多数地方土地分配的吉尼系数均在0.23以下,可见土地分配相当平均。为数不多的地主多不出租土地,而是雇工经营或放债。关中雇工经营亦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民族人口迁移在中国封建社会移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王朝或政权所采取的民族人口迁移政策作了探讨。文章认为,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民族人口迁移政策主要有两种形式:强制性迁移和招抚性迁移;招抚性迁移是当时社会一种可称道的政策。不过从历史发展趋势上看,无论哪一种政策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剑波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ason why the Chinese statistics thought had been developed so slowly in the late feudal society. It was the result of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al thought,the tradi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feudal dynasties of past ages.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博  金淑婷  陈兴鹏  石培基  达福文  庞家幸  
以封建社会中国城市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相关计量地理学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初步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1整个研究时段内中国城市空间分布均处于凝聚状态;2中国城市具有向东南沿江沿海地区不断分散的趋势,尤其在宋朝时期,基本形成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两大高阶城市热点区;3封建社会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通过构造不同分维函数发现,中国城市空间分形正趋于不断完善,其整体具有明显分散的趋势,但局部地区集聚特征显著;4封建社会城市设置相对集中于地形平坦、气候适中而且靠近河流的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法辉  
一、问題的提出中国封建社会有几千年历史,远较西欧封建社会延绵时间长。为什么会长期延续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历史学家们的广泛兴趣。不同立场、不同派别乃至不同国度,特别是日本和俄国的学者们展开了持久、热烈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对此问题的讨论几乎成了贯穿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红线。可以说,金观涛和他的合作者是这个问题研究走在最前面的历史学家。他们提出的“社会结构调节原理”,摆脱了以往历史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往往被众多的因果环所套住,无法寻找到终极原因的困境,给了我们较为满意的回答。所谓“社会结构调节原理”,就是说: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广大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耕种小块土地,解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一家一户就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构成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这种农民经济是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他们中的自耕农,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农具、耕牛、种子等其他生产资料;他们中的佃农,根据约定,租种地主的土地,并或多或少地拥有农具、耕牛、种子等其他生产资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