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0)
2023(5957)
2022(5126)
2021(5147)
2020(4156)
2019(9827)
2018(9750)
2017(17837)
2016(9877)
2015(11775)
2014(11888)
2013(11881)
2012(11116)
2011(10279)
2010(10435)
2009(9598)
2008(9791)
2007(8808)
2006(7991)
2005(7666)
作者
(27826)
(23032)
(22867)
(22367)
(14823)
(11097)
(10547)
(8959)
(8837)
(8562)
(8045)
(7761)
(7524)
(7496)
(7376)
(7131)
(6805)
(6744)
(6671)
(6502)
(6072)
(5582)
(5551)
(5388)
(5229)
(5172)
(5146)
(5011)
(4717)
(4670)
学科
(42156)
经济(42101)
管理(26413)
(23438)
(18002)
企业(18002)
中国(16529)
方法(16492)
数学(14427)
数学方法(14219)
(12471)
(11422)
贸易(11411)
(11227)
(11063)
(10547)
(8557)
银行(8554)
业经(8347)
(8229)
农业(7692)
(7579)
(7218)
金融(7217)
(6846)
理论(6592)
地方(6445)
教育(6420)
(6260)
关系(6209)
机构
大学(143705)
学院(143027)
(66462)
经济(65196)
研究(54816)
管理(49327)
中国(45941)
理学(40405)
理学院(39905)
管理学(39287)
管理学院(39018)
(32204)
(32038)
科学(29490)
(28050)
研究所(24766)
中心(24684)
财经(24510)
(22495)
(22284)
北京(21950)
经济学(21927)
(20042)
(19987)
师范(19851)
经济学院(19625)
(19386)
(18043)
财经大学(17932)
科学院(16364)
基金
项目(82893)
研究(65431)
科学(65039)
基金(60343)
(52054)
国家(51621)
科学基金(43197)
社会(41780)
社会科(39479)
社会科学(39473)
教育(30845)
基金项目(30266)
(29020)
编号(26550)
资助(26290)
(25338)
自然(25072)
自然科(24473)
自然科学(24466)
自然科学基金(24057)
成果(23720)
(20182)
中国(19871)
课题(19515)
重点(19107)
(18290)
国家社会(18163)
(17746)
教育部(17711)
大学(16805)
期刊
(80241)
经济(80241)
研究(52291)
中国(34545)
(25421)
教育(20888)
管理(20372)
(19525)
学报(18566)
科学(18516)
(17287)
金融(17287)
大学(14762)
学学(13302)
经济研究(13250)
农业(13106)
财经(13011)
技术(12978)
(11760)
(11414)
业经(11244)
问题(11036)
国际(10414)
世界(9986)
图书(7889)
(7402)
技术经济(7106)
(7071)
论坛(7071)
经济问题(6803)
共检索到241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根蟠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循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路线进行:前者由民间土地私有化和农民的分化所导致,是经济的原发进程,它所产生的第一批庶民地主战国以前即已出现;后者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设置有关,是继发性进程,战国的名田制和授田制所催生的既有身份性地主,也有庶民地主。庶民地主是地主阶级中基础性的成份。身份性的地主初期主要是军功地主,后来主要是官僚贵族地主。官僚的食俸和贵族的食封均源于国税的分割,而不是土地所有权的分割,他们一般都要按庶民地主的方式置办私田,实行租佃或雇工剥削等,从而成为完全意义的地主。这也是在战国沦亡后一批六国封君贵族能够较快豪民化的原因所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根蟠  
小农经济与市场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这是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的重要特点。封建地主制下的小农经济的发展在颇大程度上塑造了传统市场的面貌,给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以深刻影响,也给中国现代化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为了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史分会和本刊于1995年11月22、23日在京联合召开“小农经济·市场·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和外地研究历史学、经济史学、农史学和现代农业的专家学者40余人,与会学者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发展脉络,对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农民家庭经济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凌文奎  韦卫  
本文对图书馆四级网络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希望重视普遍性中的特殊性,并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沂木  
一级统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探讨黄沂木一、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大统计学科的建立—两门统计学之争到此为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统计由原苏联“成套进口”。人们也遵从原苏联科学院、中央统计局、高等教育部于1954年联合召开的统计科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郅政  杨天和  
“苏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早在70年就重视发展集体经济,以农业的原始积累孕育了乡镇工业。乡镇工业坚持集体经营,为形成“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力、集资创造条件,建设现代农业”的“苏南模式”奠定了基础。实现“第一个飞跃”后,面临农业徘徊,工业调整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采取了由“以工补农”转向“以工建农”。形成了以“地方为主、集体为主、农民参予”的积累机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服务体系的功能,扩大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第二个飞跃”,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并提出了在发展过程中有待探讨的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长立  
收入确认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所涉及的一项重要内容,很有研究的必要。本文拟从探讨收入确认的标准入手,对具体准则中有关收入确认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收入确认的基本标准和时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晨元  
社会的急剧变革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促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在进行全面改革 ,院校合并作为目前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合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并且从指导思想上对高校合并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实施原则进行了论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殷允杰  
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利国利企 ,我国的企业也不应置身事外。但目前由于体制及政策性激励措施方面的缺失 ,企业的跨国经营存在很多困难 ,失败的机率很高 ,我国政府应改进工作 ,促进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开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继陶  寇慧丽  
探讨了人力资源会计确认的问题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问题 ;人力资源会计与社会条件的协调问题 ;人力资源会计与人力资源特点的匹配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大兴  
一、关于总预算的功用 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及汇总的下级政府预算组成。与本级预算相比,总预算因其自身固有的缺陷而难以体现出应有的功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总预算一般采取代编方式编制,即使对宏观层面如财政经济形势、财政收支政策等有更为准确的判断,但据以编制总预算的依据并不完善,客观上难以充分考虑各行政区域、各预算级次的实际情况,对预算年度财政支出具体项目的安排则不可能准确,因此,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克英  
股票期权是近年来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部分城市正在进行股票期权的试点。本文就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及试点实施中出现的障碍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区别不同类型行业、企业 ,有选择地推广股票期权制 ,不搞一刀切 ;( 2 )科学合理地制定股票期权的期限、行权价和行权量等 ,使之能够达到长期激励约束的目的 ;( 3)构建一个期权与其它激励手段相结合的“组合套餐” ;( 4 )注意分析企业实行股票期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健  
政府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面临政府体制不够顺,审计范围较窄等问题。应从加快绩效审计准则体系建设,扩大绩效审计范围,制定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标准等方面,加强政府绩效审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燕  赵雪爱  
教育实验评价是教育实验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对教育实验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充分认识教育实验评价的意义,了解教育实验评价的类型,把握教育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