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6)
- 2023(12812)
- 2022(11153)
- 2021(10771)
- 2020(9022)
- 2019(20953)
- 2018(20693)
- 2017(39918)
- 2016(21393)
- 2015(24211)
- 2014(24044)
- 2013(24088)
- 2012(22159)
- 2011(20116)
- 2010(19823)
- 2009(18296)
- 2008(17624)
- 2007(15139)
- 2006(13070)
- 2005(11636)
- 学科
- 济(88972)
- 经济(88876)
- 管理(58697)
- 业(58264)
- 企(45177)
- 企业(45177)
- 方法(42833)
- 数学(37998)
- 数学方法(37668)
- 中国(26971)
- 农(23293)
- 财(20978)
- 贸(18594)
- 贸易(18585)
- 易(18096)
- 业经(18003)
- 地方(17518)
- 学(17362)
- 制(16273)
- 农业(15734)
- 银(15358)
- 银行(15325)
- 行(14635)
- 融(14195)
- 金融(14193)
- 和(13528)
- 环境(13457)
- 理论(13007)
- 务(12778)
- 财务(12719)
- 机构
- 大学(306884)
- 学院(302934)
- 济(128718)
- 经济(126291)
- 管理(122908)
- 理学(106659)
- 理学院(105489)
- 研究(104004)
- 管理学(103876)
- 管理学院(103345)
- 中国(81821)
- 京(65761)
- 科学(62823)
- 财(57366)
- 所(51519)
- 研究所(47342)
- 财经(46893)
- 中心(46693)
- 农(45727)
- 业大(43319)
- 经(42897)
- 北京(42256)
- 江(40625)
- 经济学(39589)
- 范(39125)
- 师范(38828)
- 院(37498)
- 农业(35926)
- 经济学院(35835)
- 财经大学(35240)
- 基金
- 项目(210509)
- 科学(166305)
- 基金(155723)
- 研究(154098)
- 家(135504)
- 国家(134452)
- 科学基金(115533)
- 社会(98992)
- 社会科(93827)
- 社会科学(93805)
- 基金项目(82741)
- 省(77939)
- 自然(74757)
- 自然科(73041)
- 自然科学(73025)
- 自然科学基金(71723)
- 教育(69386)
- 划(66769)
- 资助(64799)
- 编号(61837)
- 成果(49526)
- 部(47825)
- 重点(46403)
- 发(44194)
- 创(43140)
- 课题(41559)
- 国家社会(41371)
- 教育部(41340)
- 科研(40378)
- 创新(40328)
- 期刊
- 济(135657)
- 经济(135657)
- 研究(94264)
- 中国(53609)
- 学报(45830)
- 科学(44001)
- 管理(43179)
- 农(40929)
- 财(40346)
- 大学(34892)
- 学学(32826)
- 融(29382)
- 金融(29382)
- 农业(29003)
- 教育(28779)
- 技术(23787)
- 经济研究(23103)
- 财经(22350)
- 业经(20652)
- 经(19001)
- 问题(17414)
- 业(15603)
- 理论(15350)
- 图书(15118)
- 贸(14736)
- 技术经济(14626)
- 实践(13888)
- 践(13888)
- 科技(13816)
- 世界(13780)
共检索到438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陆秋君
中国寿险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寿险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利用1998-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寿险消费的地区差异进行特征描述,并建立计量模型探讨了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险、受教育程度、储蓄存款和抚养比对不同地区寿险消费的作用,最后作者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
关键词:
地区差异 面板数据 固定效应 随机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荣哲
现阶段国内各个地区寿险市场的发展状况相差较大,而实证分析表明,寿险密度既跟人均收入、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男性预期寿命、老年人抚养比、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正相关,又跟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社会保障支出、女性预期寿命、少年儿童抚养比等因素负相关。在未来经济增速放缓的条件下,人们需要充分利用收入以外的其它积极因素带动寿险消费。
关键词:
寿险 保险密度 城镇化 抚养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荣哲
现阶段国内各个地区寿险市场的发展状况相差较大,而实证分析表明,寿险密度既跟人均收入、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男性预期寿命、老年人抚养比、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正相关,又跟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社会保障支出、女性预期寿命、少年儿童抚养比等因素负相关。在未来经济增速放缓的条件下,人们需要充分利用收入以外的其它积极因素带动寿险消费。
关键词:
寿险 保险密度 城镇化 抚养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春平 陈静 孙焕民
中国的保险发展水平较低,老龄化等因素将导致寿险需求可能增加。基于寿险需求的理论模型,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提炼出影响寿险需求的可能影响因素,并分析保险需求较低的原因。通过构筑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总人口负担比与寿险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城市化水平及教育水平均促进了对寿险产品的需求;人均GDP、人均储蓄则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美寿险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寿险需求 老龄化 人口负担 社会保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心愉 吴逸 张越昕
采用预防性储蓄研究框架,通过建立纳入不确定因素的效用函数模型,分析了寿险产品中年金产品和非年金产品影响消费内需的机制及效果,并对2010年中国各地区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寿险业发展和消费内需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本文的研究表明,寿险业对于消费内需的作用机制在于:通过"风险汇聚"和"损失分担"的机制,消除居民面临的损失、收入、支出以及寿命的不确定性,使居民对未来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加现期消费。因此,寿险业对于消费内需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寿险业发展 消费内需 预防性储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本江 黄明珍 陈晓红
文章利用我国2001—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对我国非寿险承保周期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检验,运用CF滤波法对非寿险的承保周期进行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非寿险确实存在承保周期现象,周期长度为2~4年不等;验证了理性预期/制度干预假说、非理性预期假说、宏观经济周期假说,市场竞争假说的解释力不充分;不同区域受到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更能促进保费的增加。
关键词:
非寿险 承保周期 区域差异 联立方程模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朱文革
本文以我国寿险市场为背景,通过建立包括保险决策的资产选择的动态连续时间模型,给出了保险产品价格成本效应对寿险需求影响的理论分析,并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讨论了模型的意义。本文还实证研究了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一些主要的保障型寿险产品的附加保费因子及其对我国居民保险需求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我国目前保障性保险需求不足的现象。同时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的保障性保险还远没有满足我国居民的潜在需求,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需求 连续时间模型 最优保险选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完颜瑞云 陈滔
由于寿险产品具有复杂性和关注未来的不确定性利益,消费者在购买寿险产品时不仅考虑自身的经济状况,还可能依据其信仰和偏好来决策,即在研究寿险消费时需要放松消费者是经济人这一假定。文章首先从文化的定义和内涵证明了文化对寿险消费的影响,随后以Hofstede的文化维度并结合民族和宗教因素作为文化变量,采用1999-2010年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当把经济变量和人口统计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来分析文化对寿险消费的影响时,民族和宗教因素、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对寿险消费存在显著的负影响,男性/女性主义对寿险需求有显著的正影响,而现阶段个体主义这一变量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文化维度 寿险消费 面板数据 经济人假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介人 吴祥佑
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快速,其中以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最为显着,而市场营收的成长更是惊人,2005~2008年平均复合成长率是23.9%。试用灰色预测理论GM(1,1)四期预测模型以及传统的回归模式对中国保险市场的人寿险销售量进行预测。研究发现,灰色预测模式适用于中国人寿险市场的预测,且以四期建构为最准确,结果的精确度均达90%以上,符合灰色理论强调少数据、小样本的预测特性;且GM(1,1)四期预测模型精确度高于传统的回归预测模式。
关键词:
灰色预测 GM(1,1) 寿险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高林 王惠玲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璐 李旷达
现实生活中很多寿险消费者的保险消费决策并不是按照传统理论预测进行的,甚至与期望效用理论相背离,呈现出非理性特征。本文从寿险消费的有限理性入手,分析有限理性行为在寿险消费中的表现,并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有限理性表现的成因,提出寿险有限理性消费行为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即加大消费者教育力度,引导树立理性、科学的保险消费观念;加大保险产品相关信息披露,便于消费者做出理性选择;建立专门的保险消费者保护机构;加强寿险公司的诚信建设,优化保险消费环境。
关键词:
人寿保险 保险消费 行为经济学 有限理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旭梅 张映秀 但斌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者寿险购买意向和保费支付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程度,对寿险基本功能的认知程度,参加极限运动的频率和经济状况会影响到其寿险购买意向;经济状况和身体健康情况会影响到保费支付意向;购买意向对支付意向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盘长丽
伴随着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的快速发展,侵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事件也越来越多。但因为法律的不到位、监督不严、销售误导的普遍存在以及消费者的弱势地位等因素,使得保险消费者维权的路走得异常艰辛。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完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的寿险消费者维权机制;满足被保险人的合理期待;加大对保险代理人的培训、监督力度,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建立诚信社会等。
关键词:
寿险消费者 维权 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旭梅 张映秀 但斌
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消费者寿险购买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寿险购买意向的几大因素依次是:对寿险的认知程度、经济状况、参加极限运动的频率、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程度和寿险购买经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子国 景丽英
本文主要通过创新系统的探索,研究了我国非寿险商业保险公司创新系统的架构,试图给出一套评价非寿险保险公司创寄能力的定量分析方法,希望能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完善有所帮助。同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非寿险商业保险公司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期望深入了解各家保险公司创新的优劣势,为公司实施创新工程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