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63)
2023(21425)
2022(18174)
2021(16988)
2020(14226)
2019(32872)
2018(32539)
2017(62108)
2016(34051)
2015(38609)
2014(38951)
2013(38867)
2012(36267)
2011(32993)
2010(33378)
2009(31043)
2008(30857)
2007(27630)
2006(24338)
2005(22358)
作者
(101622)
(84699)
(84148)
(80139)
(54044)
(40601)
(38452)
(33207)
(32225)
(30466)
(28869)
(28718)
(27142)
(27038)
(26418)
(26255)
(25191)
(25096)
(24392)
(24246)
(21190)
(20942)
(20708)
(19260)
(19082)
(18990)
(18863)
(18731)
(17109)
(16867)
学科
(147719)
经济(147576)
管理(94499)
(92425)
(73845)
企业(73845)
方法(64056)
数学(55681)
数学方法(54973)
中国(44032)
(39910)
(34744)
地方(33112)
业经(31915)
(31239)
(28492)
(28029)
贸易(28008)
(27141)
农业(26548)
(25696)
银行(25624)
(24690)
金融(24687)
(24547)
理论(23077)
(22216)
环境(21533)
(20974)
财务(20879)
机构
大学(495514)
学院(492742)
(203128)
经济(198743)
管理(188351)
研究(175864)
理学(160838)
理学院(158919)
管理学(155917)
管理学院(155006)
中国(136140)
科学(108304)
(107949)
(93841)
(90959)
(84819)
研究所(82412)
中心(79264)
(74649)
财经(73994)
业大(73033)
北京(69521)
(67173)
农业(66428)
(66385)
师范(65736)
(63342)
经济学(61755)
(60145)
经济学院(55565)
基金
项目(324361)
科学(254075)
研究(235271)
基金(234523)
(205303)
国家(203587)
科学基金(173102)
社会(147868)
社会科(139993)
社会科学(139955)
(125680)
基金项目(122791)
自然(112358)
自然科(109729)
自然科学(109700)
教育(108224)
自然科学基金(107699)
(106735)
资助(98506)
编号(95695)
成果(79171)
重点(73335)
(71753)
(71505)
课题(67115)
(66210)
科研(61968)
创新(61944)
教育部(61003)
国家社会(60786)
期刊
(229449)
经济(229449)
研究(151873)
中国(102345)
学报(79878)
(77778)
科学(73254)
(70998)
管理(70247)
大学(59699)
教育(55905)
学学(55886)
农业(53050)
(51397)
金融(51397)
技术(42944)
经济研究(37038)
财经(36444)
业经(36345)
(31238)
问题(30060)
(29053)
图书(25988)
(25215)
技术经济(24955)
统计(24155)
理论(23570)
(22984)
国际(22699)
世界(22488)
共检索到755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既有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也有西部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保险业的发展也不均衡,呈现出东南向西北的梯度特征,这种不均衡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别。从全国保险业发展概况、主体竞争格局和区域发展态势三方面分析了中国保险市场现状,重点从市场特点、发展速度、竞争状态、主体数量等方面分析了6大典型保险区域的市场差别,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的发展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志光  
本文首先分析了保险市场区域均衡发展的内涵。通过分析区域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区域保险市场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保险市场发展水平并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必然趋同,保险市场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区域保险市场发展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以建立保险市场自我发展机制、释放需求潜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磊  成升魁  
2015年中国非寿险保费收入达到7995亿元1),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非寿险整体规模的扩大,各区域的非寿险发展差距逐渐扩大。非寿险区域发展不平衡会制约非寿险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分析影响各区域非寿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非寿险发展的社会因素,并对比不同区域影响非寿险发展的社会因素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国非寿险发展的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水平、人为事故等已经被理论界证实的因素,还包括城镇化、就业水平、法律法规、卫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磊  成升魁  
2015年中国非寿险保费收入达到7995亿元1),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非寿险整体规模的扩大,各区域的非寿险发展差距逐渐扩大。非寿险区域发展不平衡会制约非寿险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分析影响各区域非寿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非寿险发展的社会因素,并对比不同区域影响非寿险发展的社会因素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国非寿险发展的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水平、人为事故等已经被理论界证实的因素,还包括城镇化、就业水平、法律法规、卫生条件等,这些因素都与民生建设息息相关,因此加快民生建设有利于非寿险的持续发展。实证结果也证实影响不同区域非寿险的社会因素有所不同,例如城镇化对东北和南部沿海地区非寿险影响不显著,但对其他地区影响显著;受教育程度对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地区影响不显著,但对其他地区影响显著。最后,本文以影响各区域非寿险的因素为依据,对不同区域非寿险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楚天骄  
保险市场发展水平不同,对外开放后面临的冲击和获得的收益大小也不同。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保险经济发展水平和保险资源潜力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保险经济发展的因素。建议尽快增加敏感区域的保险市场主体,促进保险市场的均衡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丽君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本文以我国寿险市场的地区差异作为考察重点。基于2009年我国各省区寿险市场的截面数据,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采用Moran I指数以及Moran散点图考察我国寿险市场区域差异的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滞后模型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导致空间格局差异的成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鹏  王绪瑾  
运用200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了中国寿险业区域发展差异的回归方程。研究发现,教育水平和社会保障覆盖率的省际差异对于中国寿险业的区域发展差异不存在显著影响,中国寿险业区域发展的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基于回归方程,对中国寿险业区域发展差异进行了不平等分解,结果显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其寿险业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区域金融业的发展差异对区域寿险业的影响,随着各地寿险业的不断发展而愈发明显。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课题组  
针对河南省各地市保险业发展状况不一的现状,本文从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角度,分析各地市差异存在的原因,寻找推进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林贤郁  李纲  汲凤翔  梁琦  史会学  王明亮  
本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定量描述与评估,并剖析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成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30年间,保险市场结构经历了从完全垄断到寡头垄断再向垄断竞争的变迁,政府监管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在这三个阶段中,保险市场结构与政府监管政策在相互匹配上总是一个"均衡-非均衡-均衡"不断循环的过程,其错配的根源主要有政府监管政策供给存在偏好以及中国保监会定位模糊等。因此,要在新形势下两者实现新的均衡,需在监管目标、主体和内容方面进行适当调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凌一文  
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而统一的市场建设则是“无形之手”效率提升的前提。本文将流通业发展与市场分割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构建流通业非均衡发展影响市场分割的作用机制,进而分别以流通效率和市场分割指数对流通业发展非均衡程度和市场分割程度予以表征,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同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PTM)考察其相关性在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差距调节下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我国流通业非均衡发展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市场分割指数则稳步下降,但二者的绝对值均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流通业非均衡发展对于市场分割具有显著的促增作用,且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产业结构差距越大,这一促增作用愈加明显;与此同时,流通业非均衡发展对于市场分割的影响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均存在典型的异质特征,时间维度上促增作用渐趋强化,空间维度上这一促增作用则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选取全国31个省份作为样本,运用统计描述、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区域的保险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保险市场的市场集中度及其发展的排序结果,分析保险市场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雄浪  胡运禄  杨林  
传统经济学认为,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差异是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将区域差异的产生归结于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认为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将形成中心—外围空间经济结构。以多地区自由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表明,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要素禀赋质量以及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市场规模因素,虽然要素禀赋数量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毕竟不起主要作用。由此,要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在于扩大落后地区的市场规模与提高要素禀赋质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魏超  牛浩  孙乐  陈盛伟  
供求非均衡是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显著特征。本文在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双曲线市场聚合方程,构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供求非均衡模型,利用2008—2018年中国31个省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面板数据,对市场的有效供给、有效需求、非均衡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测算,以探究非均衡的演化态势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各省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非均衡度存在明显差异,有效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整体的供求非均衡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当前处于有效供给不足、有效需求过旺的状态。为了弱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偏离的非均衡态势,本文提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险种补贴、加快保险科技和农业保险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辉  李永芳  
文章以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非均衡运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运行现状、问题及成因的分析,采用模型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运行进行了检验,探讨了减小和消除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运行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