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0)
- 2023(11731)
- 2022(10264)
- 2021(9875)
- 2020(8174)
- 2019(19300)
- 2018(19036)
- 2017(36505)
- 2016(19436)
- 2015(22191)
- 2014(21968)
- 2013(21875)
- 2012(20090)
- 2011(18287)
- 2010(17841)
- 2009(16293)
- 2008(15739)
- 2007(13202)
- 2006(11476)
- 2005(10055)
- 学科
- 济(81224)
- 经济(81141)
- 管理(52532)
- 业(48873)
- 企(39849)
- 企业(39849)
- 方法(39461)
- 数学(34315)
- 数学方法(34010)
- 贸(24604)
- 贸易(24591)
- 易(23922)
- 中国(22925)
- 农(20072)
- 财(17539)
- 学(16644)
- 业经(16518)
- 地方(15498)
- 农业(13172)
- 制(13048)
- 环境(12929)
- 和(12752)
- 理论(12355)
- 技术(11651)
- 银(11289)
- 银行(11256)
- 融(10898)
- 金融(10897)
- 行(10803)
- 划(10788)
- 机构
- 大学(280611)
- 学院(276473)
- 济(118782)
- 经济(116601)
- 管理(110831)
- 研究(96974)
- 理学(96973)
- 理学院(95890)
- 管理学(94367)
- 管理学院(93897)
- 中国(71651)
- 京(60150)
- 科学(58859)
- 财(49518)
- 所(47918)
- 研究所(44220)
- 中心(42116)
- 财经(41043)
- 农(40992)
- 业大(39787)
- 北京(38503)
- 经(37656)
- 经济学(36380)
- 范(36356)
- 江(36327)
- 师范(36079)
- 院(35442)
- 经济学院(32988)
- 农业(32301)
- 财经大学(30833)
- 基金
- 项目(194181)
- 科学(153190)
- 基金(143342)
- 研究(142626)
- 家(125026)
- 国家(124090)
- 科学基金(106233)
- 社会(90715)
- 社会科(86108)
- 社会科学(86087)
- 基金项目(76405)
- 省(72026)
- 自然(68820)
- 自然科(67236)
- 自然科学(67222)
- 自然科学基金(66039)
- 教育(64139)
- 划(61832)
- 资助(59363)
- 编号(56919)
- 成果(45898)
- 部(44075)
- 重点(43263)
- 发(41325)
- 创(40100)
- 课题(38757)
- 教育部(37953)
- 国家社会(37887)
- 创新(37493)
- 科研(37243)
- 期刊
- 济(122557)
- 经济(122557)
- 研究(83580)
- 中国(46982)
- 学报(42515)
- 科学(40393)
- 管理(39377)
- 农(36572)
- 财(34062)
- 大学(32209)
- 学学(30208)
- 教育(27553)
- 农业(26638)
- 技术(21974)
- 经济研究(21496)
- 融(20506)
- 金融(20506)
- 财经(19335)
- 贸(18952)
- 业经(18628)
- 问题(17220)
- 经(16509)
- 国际(16436)
- 图书(14651)
- 业(14423)
- 世界(13909)
- 理论(13485)
- 技术经济(13177)
- 科技(13061)
- 资源(12796)
共检索到395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海伟,徐建刚,曾尊固,龙国英
在对大量中国对非贸易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对非贸易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特点,采用贸易地域多元化指数和均衡度指数计算模型,分析探讨了中国对非贸易在空间序列上的差异,并对中非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非贸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贸易额大幅增加,但其所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例一直不高;中国对非贸易区域分布不平衡,但贸易分布不断向均衡方向发展,贸易市场正在逐步多元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明
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经贸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仅仅同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60年代这一数字增加到13个,1987年达到了46个,到1999年中国已经与53个非洲国家中的50个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2006年第三次中非经济合作论坛53个国家都有代表参与,同年底,中国超过法国成为继美国之后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楠 马耀峰 李天顺 赵多平 林志慧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入境旅游系统与进口贸易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建构了入境旅游系统与进口贸易系统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熵值法,对1993—2010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两者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测评。结果表明:入境旅游与进口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耦合互动关系;南方地区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北方地区内各区域耦合协调度极化趋势显著;东部地带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明显优于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中部地带内各区域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小,西部地带内各区域耦合协调度极化趋势显著。
关键词:
入境旅游 进口贸易 时空差异 耦合 中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邱志萍 廖秋敏
在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耦合机理的支持下,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核密度估计图、变异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实证研究2004-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度在空间上呈现自东向西层级递减的特点,在两系统的相对发展程度中东部以协同发展为主,而中西部则是国际贸易制约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提升缓慢,整体仍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之间,其核密度分布图逐渐向近似正态分布特征转变;整体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正由"大差距严重失调"向"小差距濒临失调"转变,其中东部显著缩小,中部微扩,而西部正不断拉大;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中存在显著的同类集聚特点,最终形成了以苏沪为核心的高-高集聚区和藏甘青新连片区的低-低集聚区。应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合理配置国内外商贸资源,消除协调发展的体制壁垒和优化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莹
本文采用耦合协调度与时空异分模型,研究201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融合发展趋势正逐步由初步协调向良好协调过渡,省份间发展差异较大。空间演变差异检验发现,东部地区两大系统发展基本实现良好协调,中部地区正处于协调发展过渡阶段,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空间关联检验得出,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时空分布为同类聚集,呈"高-高""低-低"空间聚集特征,具有显著时空分异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明霞
本文利用耦合协调度和时空分异模型,探析2016-2020年全国30个省份智慧零售和数字贸易协调发展及时空分异性。结果表明,我国智慧零售和数字贸易融合发展态势正逐步由初级协调转向中级协调,各省份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从空间演化差异来看,东部区域两系统发展基本实现良好协调,中部区域正处于协调发展过渡期,西部区域发展差距相对较大。空间关联性验证得出,智慧零售和数字贸易时空布局为同类聚集,表现出“高-高”和“低-低”空间聚集特点,呈现显著时空分异性。
关键词:
智慧零售 数字贸易 时空分异 耦合协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范纯增
本文在分析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结构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了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取向及总体战略和区域战略 ,并提出了优化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地域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 地域结构 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纯增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了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取向及总体战略和区域战略 ,并提出了优化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地域结构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 地域结构 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斐 刘承良 游小珺 肖泽磊
在科学估测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0位的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的时空演化格局,并从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联系的角度揭示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网络的等级结构。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全球已经形成以北美、西欧、东亚—东南亚三个区域港口间集装箱贸易连接为主体,三个区域内部港口间集装箱贸易连接为支撑的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网络空间格局;2全球港口间的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网络的复杂性与完整性大大增加,各港口间的集装箱运输贸易流在研究期内经历一个由近及远的空间递减过程,地理邻近依然是有利于促进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的一个重要因素;3全球多数港口间的集装箱运输贸易联系比较松散,仅少数港口的联系紧密,这种全球集装箱运输贸易港口分布格局等级差异的形成是世界海运贸易网络区域分异、组合特征的反映;4港口集装箱运输贸易首位联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港口的相邻或接近以及集装箱运输贸易组团核心强大的经济吸引力,成为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的首位联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剑平 鄂永健
在同时考虑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情况下,实际汇率贬值会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会减少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按照理论分析的结果,文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两部门实际工资及就业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显著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汇率变动不敏感,而两部门的实际工资和实际汇率之间则都没有协整关系存在。进一步检验发现实际汇率变动对就业在贸易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结构也没有影响。总的结论认为,即使考虑到非贸易部门,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整个就业也是不利的,而贬值有利于整个就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中海 冯梅
棉花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敏感产品,各具时空分异的"小世界"贸易网络客观反映出不同国家(地区)在棉花贸易分工中的地位。文章基于2000~2014年的世界棉花贸易数据,运用动态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测度不同时空节点的世界棉花贸易网络的拓扑指标,揭示世界棉花贸易网络时空分异特征与贸易地位演变。结果表明:世界棉花贸易网络密度和平均点度均出现先升后降的"∩"型时空分异趋势,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棉花贸易格局产生了"碎片化、多元化"的影响。世界主要棉花出口国家的贸易合作伙伴数量不断增加,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进口贸易伙伴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市场结构趋于紧密。世界棉花贸易网络中心度呈现下降趋势,"核心-边缘"国家之间的内部结构相似性逐年降低,但美国、中国、意大利、德国、土耳其等国仍处于贸易的中心地位,双向联系密切;"边缘"国家之间的棉花贸易则存在替代性,"核心"与"边缘"国家在棉花贸易合作中的地位不对等性特征日趋明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中海 冯梅
棉花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敏感产品,各具时空分异的"小世界"贸易网络客观反映出不同国家(地区)在棉花贸易分工中的地位。文章基于20002014年的世界棉花贸易数据,运用动态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测度不同时空节点的世界棉花贸易网络的拓扑指标,揭示世界棉花贸易网络时空分异特征与贸易地位演变。结果表明:世界棉花贸易网络密度和平均点度均出现先升后降的"∩"型时空分异趋势,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棉花贸易格局产生了"碎片化、多元化"的影响。世界主要棉花出口国家的贸易合作伙伴数量不断增加,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进口贸易伙伴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燕
WTO创建以来,不仅延续了GATT不断推进的自由贸易理念,更在体制上不断创新。其中表现为WTO规则中非贸易价值理念的扩张。而扩张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能动性而实现的。作为一个贸易合作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能动性将WTO的管辖领域扩充至人权、环保等非贸易价值领域,损害了各成员方在WTO现行规则中达成的利益平衡,欠缺正当性和民主性。
关键词:
非贸易价值 争端解决机制 正当性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江诗伦 袁诚
利用中国与155个国家1995年~2009年间的进口数据,以引力模型分析中非贸易特征。在模型中引入两个与中国对外贸易紧密相关的制度变量——是否承认"一个中国"和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来考察政治因素对于中非贸易的影响,并将非洲国家分为资源丰富国、沿海资源贫乏国和内陆资源贫乏国三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于资源丰富国具有显著的过度进口倾向,而对于沿海资源贫乏国和内陆资源贫乏国存在不同程度的进口不足。这一结论可以为中国政府旨在改进中非贸易而提出的"扩大中非贸易规模并优化贸易结构"提供政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