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7)
2023(14082)
2022(12233)
2021(11890)
2020(9847)
2019(23105)
2018(22746)
2017(44476)
2016(24005)
2015(27115)
2014(27085)
2013(26758)
2012(24949)
2011(22634)
2010(22692)
2009(21051)
2008(20702)
2007(17973)
2006(16191)
2005(14656)
作者
(68117)
(56470)
(55759)
(53638)
(36264)
(26858)
(25639)
(22048)
(21479)
(20346)
(19203)
(19059)
(18022)
(17897)
(17582)
(17352)
(16815)
(16453)
(16196)
(16027)
(14031)
(13871)
(13443)
(12828)
(12578)
(12489)
(12467)
(12329)
(11330)
(11148)
学科
(98787)
经济(98670)
管理(69507)
(65782)
(53938)
企业(53938)
方法(45041)
数学(39189)
数学方法(38707)
中国(28676)
(27033)
贸易(27019)
(26581)
(26531)
(26299)
业经(20411)
(19255)
(18867)
地方(18819)
农业(17234)
(16574)
财务(16504)
财务管理(16475)
(15928)
银行(15896)
企业财务(15591)
(15489)
理论(15267)
(15201)
(15051)
机构
大学(345056)
学院(342067)
(148301)
经济(145329)
管理(136153)
研究(120186)
理学(117139)
理学院(115905)
管理学(114137)
管理学院(113534)
中国(92039)
(73964)
科学(69948)
(67615)
(60223)
研究所(54419)
财经(53750)
中心(53062)
(49930)
(48983)
(48838)
北京(47988)
业大(46356)
(44919)
经济学(44665)
师范(44627)
(43586)
经济学院(40295)
财经大学(39894)
(39716)
基金
项目(226336)
科学(178792)
研究(169547)
基金(165809)
(143102)
国家(141947)
科学基金(121799)
社会(107429)
社会科(101898)
社会科学(101872)
基金项目(86956)
(84377)
自然(77960)
教育(77346)
自然科(76134)
自然科学(76118)
自然科学基金(74754)
(72121)
资助(69896)
编号(69210)
成果(57479)
(51897)
重点(50246)
(48153)
课题(47408)
(46417)
教育部(45015)
国家社会(44149)
人文(43674)
创新(43293)
期刊
(163059)
经济(163059)
研究(110027)
中国(62378)
管理(50470)
(49882)
学报(48626)
科学(46526)
(45619)
大学(37455)
教育(37246)
学学(34923)
(33750)
金融(33750)
农业(32005)
技术(28176)
经济研究(27284)
财经(26232)
业经(25096)
(23535)
(22469)
问题(22370)
国际(21277)
图书(17677)
世界(17536)
理论(17057)
技术经济(16883)
(16532)
现代(15480)
实践(15224)
共检索到516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绪永  徐建培  
近年来,中国对非洲出口持续增加,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但相关产业对非直接投资并无起色,特别是中国对非洲FDI大多流向了资源性行业。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文章认为非洲区位因素不利于中国非资源性行业进行FDI,区位因素并非非资源性行业FDI的关键决定因素,中国企业可以选择其他地区进行投资。但区位因素是资源性行业的关键决定因素,这导致中国企业对非洲资源性行业投资数量增加。本文指出实现对非贸易投资可持续发展,中国应优化贸易投资结构,扩大贸易投资领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明  
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经贸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仅仅同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60年代这一数字增加到13个,1987年达到了46个,到1999年中国已经与53个非洲国家中的50个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2006年第三次中非经济合作论坛53个国家都有代表参与,同年底,中国超过法国成为继美国之后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涨,原油进口增势日趋强劲,中非积极推进原油领域产业合作,成效显著,惠及双方。2001—2018年,中国自非洲原油进口总量持续攀升,但占比逐年下滑;来源集中,结构不尽合理;层次偏低,下游产业拓展有限;不稳定因素错综复杂,外部竞争博弈激烈;距离相隔遥远,沿途风险显著。新时期,中非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增进互利共赢,构筑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莫莎  刘芳  
文章从理论上回顾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以非洲33个国家为样本,运用2002~2006年的数据,建立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关系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对非洲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存在着互补效应;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拓展非洲市场有利于创造中非合作双赢局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琴  陈建丽  杨颖  
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非贸易额比重较大的1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国向非洲出口和中国从非洲进口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国向非洲出口存在替代效应,对中国从非洲进口存在互补效应,但统计检验并不显著。但中非各国的GDP和人均国民收入GNI、贸易距离、贸易自由化指数等对中非贸易存在显著效应。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非贸易的门槛效应,发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对进、出口有门槛效应,而中国直接投资流量对进出口没有门槛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春宇  蓝艺华  朱鹤  
本文从投资增量、投资覆盖率、投资领域、贸易增量、贸易伙伴和贸易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与非洲之间投资与贸易的现状及特点。同时本文以非洲42个国家为样本,选取2004-2016年的中非投资和贸易等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短期而言,FDI流量的增加会替代中国从非洲的进口贸易,促进中国对非洲的出口贸易;长期来看,FDI存量的增加创造了中国对非洲的进出口贸易;与北非和东非相比,西非、中非和南非的不可测因素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更大的正向影响。综合现状及回归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应该扩大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规模、分散经贸合作领域和地区、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资预警机制来促进中非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志娜  
利用1995~2012年数据定量考察了非洲内部贸易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结论显示长期以来内部贸易在非洲整体贸易的份额仅占10%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地区。阻碍非洲内部贸易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纳为:非洲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区域内非关税壁垒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互补性差以及其他因素。对此,进一步研究了扩大内部贸易对非洲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中国为促进非洲内部贸易的外贸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伊霖  武芳  
当前,非洲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外部因素影响,发展并不稳定。非洲区域内贸易发展虽较稳定并且具备发展潜力,但占比较低。非洲区域贸易便利化程度低是阻碍区域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不佳、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国内市场准入过高,以及边境管控和标准问题都阻碍着非洲地区贸易便利化合作发展。因此,非洲各国应努力达成共识,破除各种障碍,推动区内贸易便利化的长足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泽  董海燕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实施,中非贸易与投资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论文聚焦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问题,采用非洲48国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并按照非洲各国投资环境进行分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混合回归模型,通过对非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贸易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距离负效应也较为明显,并且投资贸易效应因国别和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明  
非洲石油的储量和产量都较高,而且非洲石油有其种类多、质量好、开采成本低等独特的优点。与产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洲的石油消费量较低,因此非洲石油的对外输出是其石油工业的主要特点。中国从非洲地区石油进口的数量和份额正逐年提高,中国已成为非洲的第二大原油出口目的国。在未来的中非石油合作中,中国要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稳定非洲"贸易油"份额,提升"份额油"比重并且创造性地实施中非石油合作的新模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峰  孙洪波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只有整体对外贸易政策,没有针对特定地区的贸易政策,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我国对拉美和非洲的贸易政策逐渐清晰,其目标、工具、内容、实施机制日益明确、多样、丰富、完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席雅菲  
非洲大陆具有丰富的地下资源,有“世界原料库”之称。石油、天然气、黄金、钻石、铁矿、铜矿及铝矿等稀有金属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更兼有丰富的热带经济作物,使非洲在世界市场贸易额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非洲大陆包括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6.4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永健  郑志强  范爱军  
在对中国与非洲联盟55国贸易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动态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分析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中非贸易自由化的潜在经济效应,并论证中非贸易自由化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潜在冲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中非双边贸易关系整体比较紧密,双边贸易结构具有良好的互补性;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将一定程度激活非洲国家的贸易活力,改善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贸易条件以及福利水平;中非贸易自由化将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贸易条件和福利水平产生潜在积极影响,有助于改善中国各行业的贸易条件和进口贸易,但可能对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出口贸易与产出活动产生一定的挤出或者替代效应;中非贸易自由化将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摩擦造成的不利冲击,中国可以有针对性地与东部非洲、南部非洲国家开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而实质性对接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姬沈育  
:长期重视版权进口造成我国当前版权贸易的巨额逆差,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版权贸易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版权出口贸易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人才匮乏、不良竞争现象较多、营销不力、缺乏规范、专业化的国内版权代理机构等问题。对此,政府应尽快完善与版权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培养高素质的版权贸易人才;积极发展版权代理机构;打造国际品牌形象;不断创新版权出口贸易形式等相应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