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17)
- 2023(22500)
- 2022(19046)
- 2021(17694)
- 2020(14918)
- 2019(34015)
- 2018(33179)
- 2017(63103)
- 2016(34126)
- 2015(38087)
- 2014(37601)
- 2013(37313)
- 2012(34605)
- 2011(31230)
- 2010(31440)
- 2009(29226)
- 2008(28104)
- 2007(24602)
- 2006(21817)
- 2005(19536)
- 学科
- 济(139677)
- 经济(139523)
- 业(95109)
- 管理(94604)
- 企(76323)
- 企业(76323)
- 方法(61607)
- 数学(54118)
- 数学方法(53495)
- 中国(44669)
- 农(38012)
- 财(36797)
- 融(31758)
- 金融(31755)
- 地方(31652)
- 银(31187)
- 银行(31110)
- 业经(30981)
- 行(29904)
- 学(28799)
- 制(28516)
- 贸(27605)
- 贸易(27582)
- 易(26782)
- 农业(25868)
- 务(23619)
- 财务(23536)
- 财务管理(23488)
- 企业财务(22428)
- 理论(21825)
- 机构
- 大学(482747)
- 学院(479554)
- 济(197879)
- 经济(193862)
- 管理(184720)
- 研究(168756)
- 理学(159080)
- 理学院(157278)
- 管理学(154422)
- 管理学院(153582)
- 中国(134008)
- 科学(103690)
- 京(103604)
- 财(91835)
- 所(85597)
- 农(84533)
- 研究所(78135)
- 中心(77530)
- 业大(73610)
- 财经(73313)
- 江(70057)
- 经(66904)
- 农业(66482)
- 北京(65963)
- 范(62043)
- 师范(61313)
- 院(60928)
- 经济学(60580)
- 州(56920)
- 财经大学(54838)
- 基金
- 项目(327066)
- 科学(256563)
- 基金(238265)
- 研究(233724)
- 家(210690)
- 国家(208800)
- 科学基金(177832)
- 社会(148724)
- 社会科(141098)
- 社会科学(141058)
- 省(125948)
- 基金项目(125205)
- 自然(116706)
- 自然科(114047)
- 自然科学(114013)
- 自然科学基金(111974)
- 划(107339)
- 教育(107261)
- 资助(99203)
- 编号(93187)
- 成果(75259)
- 重点(73972)
- 部(72073)
- 发(71720)
- 创(67646)
- 课题(64812)
- 创新(63263)
- 科研(63051)
- 国家社会(62026)
- 教育部(61561)
- 期刊
- 济(213463)
- 经济(213463)
- 研究(144752)
- 中国(96421)
- 学报(81371)
- 农(76684)
- 科学(72998)
- 财(69230)
- 管理(67841)
- 大学(61511)
- 学学(58167)
- 融(57240)
- 金融(57240)
- 农业(52258)
- 教育(50394)
- 技术(40161)
- 财经(35961)
- 经济研究(35284)
- 业经(33961)
- 经(30901)
- 业(27951)
- 问题(27583)
- 贸(23873)
- 版(22990)
- 科技(22889)
- 图书(22753)
- 技术经济(22662)
- 理论(22053)
- 国际(21984)
- 统计(21945)
共检索到722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沈军 包小玲
本文重点考察金融发展与国家风险两大因素在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ODI)中的作用。基于2006-201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对非洲国家整体而言,中国在非洲的ODI兼含资源寻求和市场与效率寻求动机,金融发展指标不足以构成中国在非洲ODI的影响因素,中国ODI具有很强的风险偏好性。对有股票市场非洲国家而言,中国的ODI更多地表现出市场与效率寻求动机,股市流动性越高的国家越容易吸引到中国ODI的流入,中国ODI具有很强的金融风险偏好性。据此,本文提出加强非洲前瞻性研究、实现中国ODI效率导向型战略提升、给予对外投资的民营企业更多政策支持以及倡导理性投资等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金融发展 国家风险 非洲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思语 孟庆强
基于以下两个问题: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动机是什么?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因素是影响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关键因素吗?利用计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对非洲投资的直接动机是寻求市场,非国有企业在非洲投资的目的是寻求市场和寻求效率,因而非洲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因素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活动没有显著影响。同时还发现,中国企业倾向于在与中国有经济合作关系且宏观经济稳定的东道国进行投资,而不倾向于在制度环境较差的东道国进行投资;中国与东道国签署并实施的BIT没有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活动产生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磊
本文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将制度因素纳入到传统经济因素框架下,采用1995—2013年中国对亚洲主要国家直接投资数据,考察影响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素。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经济因素还是制度因素对跨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均产生影响,而制度因素在决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方面呈现出比经济因素更为重要和复杂的特点。根据对不同时期和不同经济群体的实证分析,笔者发现中国跨国公司在选择投资区位时呈现明显的动态特征。
关键词:
东道国经济 制度因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恩 陈博
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金额和比重逐年上升,并且主要流入了亚洲和非洲地区。本文选取2005-2013年中国对81个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具有市场寻求、自然资源寻求的动机,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基础设施、政治制度环境、与中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对吸引中国直接投资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东道国工资水平、技术水平、与中国地理距离、中国向东道国出口额则有显著负向影响,人民币升值能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董艳 张大永 蔡栋梁
本文基于中国对外投资提出了两个命题:即中国在投资中是否对非洲国家(地区)存在偏好性;同时,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如何受到目标国经济、地缘、政治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实证中采用极限边界分析法来确定稳健显著的投资决定因素。结论证明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不存在偏好性,而主要取决于目标国经济、市场及能源储量。此外,本文还发现有些风险在中国对外投资行为中未受到足够重视。这将是中国跨国企业在未来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极限边际分析法 非洲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姚战琪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对欧美国家的直接投资和其他数据,建立随机前沿模型,探讨中国对欧美国家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欧美国家法律与腐败监管、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经济自由度与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效率正相关,欧美国家网络安全服务、政局稳定性和政府效率与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效率负相关。(2)在技术非效率效应方程中,欧美国家法律与腐败监管的严厉程度在减少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技术无效程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美洲国家政局稳定性和政府效率与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显著正相关,但欧洲国家政局稳定性和政府效率对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冬菊
本文将金融机构披露的绿色金融分为国际倡议与绿色服务两种,并使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与国际倡议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民对政府发声的程度、金融机构规模、营业范围、对碳审计的详尽程度和本国金融机构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与绿色服务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民对政府发声的程度、营业范围和获利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与赤道原则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本国人民对政府发声的程度及金融机构规模;与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对碳审计的详尽程度、本国金融机构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机构有关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慕绣如 李荣林 孟寒
笔者在Heckman模型的基础上,运用2003年~2013年中国对非洲52个国家的投资面板数据,全面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动机。结果发现:东道国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资源禀赋及东道国制度环境都是影响中国对其投资的重要因素;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在投资选择阶段和规模性投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投资动机,资源寻求只是其中之一;东道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分别会对不同投资动机的OFDI的选择和规模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经 赵晔 张利敏
基于2003-2014年中国对非洲36个国家投资的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对非洲整体投资动机;其次,利用聚类分析法,将中非投资划分为市场寻求型投资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再次,基于全样本数据的投资风险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整体上对政治风险的态度是模糊的,表现出偏好与规避并存的现象。基于分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偏好相对于整体投资更弱,且表现出弱经济风险规避特征;资源寻求型投资表现出经济风险偏好、政治风险偏好和文化风险规避的特征;对非洲的整体投资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均具有显著的投资集聚效应;整体投资、市场寻求型投资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均表现出"贸易牵引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经 赵晔 张利敏
基于2003-2014年中国对非洲36个国家投资的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对非洲整体投资动机;其次,利用聚类分析法,将中非投资划分为市场寻求型投资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再次,基于全样本数据的投资风险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整体上对政治风险的态度是模糊的,表现出偏好与规避并存的现象。基于分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偏好相对于整体投资更弱,且表现出弱经济风险规避特征;资源寻求型投资表现出经济风险偏好、政治风险偏好和文化风险规避的特征;对非洲的整体投资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均具有显著的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东 王述芬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整体看,中亚五国的市场规模和自然资源禀赋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经济自由度指标、基础设施以及稳定的政策环境对中国在中亚五国的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影响;经济自由度的分指标即金融自由度和考察腐败程度的清廉指数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而经济自由度的另外两个分指标即贸易自由度和商业自由度则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亚 对外直接投资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博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呈显著上升趋势。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对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研究其经济学原理,指出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显著促进了对美直接投资,亦符合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人民币升值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海外购买力,促进了对美直接投资的增加;美国实际利率高于中国,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规模远大于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说明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具有独特性,资本账户管制抑制了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政府对资金"宽进严出"政策的放宽,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利率差异 跨国公司 直接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美英 李春顶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但与利用外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仍然表现出滞后的趋势。论文从实际数据出发,分析了我国三十年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水平与质量,实证探求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由此得到政策启示以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对外直接投资 状况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龙 吴思
文章针对某国有控股银行的国家风险评级结果,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评级的决定性因素以及评级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这对于评价银行的评级是否合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国家风险 内部评级 违约概率 线性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金融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国家风险与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综述与展望
东道国金融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欧盟国家的样本数据考察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OFDI对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对非洲国家投资的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创业决策——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的影响——基于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
母国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基于OECD国家数据的实证研究
AfCFTA背景下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包容性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