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9)
- 2023(8671)
- 2022(7130)
- 2021(6625)
- 2020(5522)
- 2019(12893)
- 2018(12211)
- 2017(23647)
- 2016(12267)
- 2015(13895)
- 2014(13454)
- 2013(13864)
- 2012(13035)
- 2011(11973)
- 2010(11778)
- 2009(11308)
- 2008(11256)
- 2007(9576)
- 2006(8454)
- 2005(7816)
- 学科
- 济(67272)
- 经济(67206)
- 管理(36893)
- 业(36183)
- 方法(35839)
- 数学(32506)
- 数学方法(32367)
- 企(29498)
- 企业(29498)
- 中国(18400)
- 财(17125)
- 贸(14436)
- 贸易(14427)
- 易(14097)
- 农(13408)
- 业经(11347)
- 融(10604)
- 金融(10603)
- 务(10596)
- 财务(10591)
- 财务管理(10574)
- 制(10467)
- 企业财务(10300)
- 学(10185)
- 银(9618)
- 银行(9617)
- 行(9273)
- 农业(9080)
- 环境(8477)
- 地方(8408)
- 机构
- 大学(195022)
- 学院(187778)
- 济(96753)
- 经济(95550)
- 管理(74932)
- 理学(66029)
- 理学院(65379)
- 研究(65083)
- 管理学(64684)
- 管理学院(64317)
- 中国(51565)
- 财(43998)
- 京(39628)
- 财经(36577)
- 经(33834)
- 经济学(33749)
- 科学(33002)
- 所(30925)
- 经济学院(30721)
- 中心(28306)
- 研究所(28053)
- 财经大学(27957)
- 北京(25427)
- 江(23871)
- 农(23200)
- 院(22972)
- 商学(22852)
- 商学院(22656)
- 范(22452)
- 师范(22305)
- 基金
- 项目(124845)
- 科学(102195)
- 基金(98730)
- 研究(91064)
- 家(85287)
- 国家(84691)
- 科学基金(74118)
- 社会(65516)
- 社会科(62619)
- 社会科学(62610)
- 基金项目(50876)
- 自然(45422)
- 自然科(44524)
- 自然科学(44513)
- 自然科学基金(43832)
- 教育(42139)
- 资助(41764)
- 省(41665)
- 划(36984)
- 编号(32677)
- 部(31561)
- 国家社会(29883)
- 教育部(28532)
- 重点(27761)
- 中国(27172)
- 人文(26798)
- 成果(26721)
- 创(25681)
- 发(25465)
- 大学(24994)
共检索到274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子文 李青
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格局下,非洲国家是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中国的全球经济布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非双边政治关系对经贸合作的作用越发突出。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非洲国家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文章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双边领导人访问对OFDI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双边领导人访问显著促进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增长;(2)相较于中国领导人出访非洲,非洲国家领导人访华的投资促进效应更强;(3)相较于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访问活动,其他高官的访问活动具有更大的投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闫雪凌 林建浩
本文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通过搜集2004-2014年新闻联播中的领导人访问数据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并结合政治互信因素,考察了领导人访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领导人访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具有显著的当期促进效应;中国领导人出访效应大于东道国领导人来访效应,且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上升和外交政策调整,领导人访问的当期促进效应逐渐增强。此外,领导人访问会通过文化交流和提高东道国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等间接机制产生持续的长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琴 陈建丽 杨颖
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非贸易额比重较大的1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国向非洲出口和中国从非洲进口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国向非洲出口存在替代效应,对中国从非洲进口存在互补效应,但统计检验并不显著。但中非各国的GDP和人均国民收入GNI、贸易距离、贸易自由化指数等对中非贸易存在显著效应。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非贸易的门槛效应,发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对进、出口有门槛效应,而中国直接投资流量对进出口没有门槛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思语 孟庆强
基于以下两个问题: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动机是什么?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因素是影响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关键因素吗?利用计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对非洲投资的直接动机是寻求市场,非国有企业在非洲投资的目的是寻求市场和寻求效率,因而非洲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因素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活动没有显著影响。同时还发现,中国企业倾向于在与中国有经济合作关系且宏观经济稳定的东道国进行投资,而不倾向于在制度环境较差的东道国进行投资;中国与东道国签署并实施的BIT没有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活动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爱兰 王智烜
考虑"第三方效应"是目前FDI研究的新趋势。非洲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是否存在"第三方效应"?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对非洲26个国家的投资数据进行空间效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各国的投资存在空间互补效应,并且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还受东道国周边国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以及各种观测不到的地区相关性因素的影响。对非洲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分类研究表明,中国对前一类国家投资的"第三方效应"更为显著。通过引入"第三方效应",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分布特征,这对中国企业走进非
关键词: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 第三方效应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爱兰 王智烜
考虑"第三方效应"是目前FDI研究的新趋势。非洲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是否存在"第三方效应"?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对非洲26个国家的投资数据进行空间效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各国的投资存在空间互补效应,并且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还受东道国周边国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以及各种观测不到的地区相关性因素的影响。对非洲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分类研究表明,中国对前一类国家投资的"第三方效应"更为显著。通过引入"第三方效应",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分布特征,这对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更具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 第三方效应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晓慧 姚洋
本文研究了信贷约束和FDI双向因果关系的三个问题。从企业融资决策行为出发构建双向因果关系的微观理论基础;用双向因果关系解释两者在不同数据层面差异化的相关关系;使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行业准入、人均13种矿藏储量作为FDI工具变量,以企业投资-现金流比作为信贷约束工具变量识别双向因果关系。本文为理解有关信贷约束和FDI流动的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个一般均衡新视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晓慧 姚洋
本文研究了信贷约束和FDI双向因果关系的三个问题。从企业融资决策行为出发构建双向因果关系的微观理论基础;用双向因果关系解释两者在不同数据层面差异化的相关关系;使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行业准入、人均13种矿藏储量作为FDI工具变量,以企业投资-现金流比作为信贷约束工具变量识别双向因果关系。本文为理解有关信贷约束和FDI流动的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个一般均衡新视角。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贾妮莎 申晨 雷宏振 兰娟丽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创造"还是"转移"了母国就业?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就业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2005-2007年522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设定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两个指标,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OFDI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OFDI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母国的就业;进一步分析发现,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促进了母公司在本国就业的绝对量,但对就业相对量并未有明显促进,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本国的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投资于发达国家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母国的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则仅促进了就业相对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优树 陈丹 向鹏达
一、引言2012年,中国在全球对外投资(ODI)的排名升至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发展中国家,中国ODI的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聚类分析法将66个东道国加以分类,①并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ODI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二、中国ODI影响因素的理论依据本文选取微观理论中Dunning的折衷理论、市场学派理论、制度学派理论作为中国ODI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勇超
笔者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简称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2003年~2012年对1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不论全国样本还是分地区检验,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都是存在的,各地区均跨越了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值;各地区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东部地区由于人力资本及研发资本较为充裕,更容易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晴
文章以Caves(1974)的经典模型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对宁波FDI在工业部门中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来宁波外资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没有对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原因主要在于FDI技术溢出的渠道狭窄,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关联效应都很弱。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渠道 实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伟 吕盛行 管汉晖
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经济学家已注意到一个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于创新和增长的重要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自身研发能力的不足,其技术知识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和直接技术转让而获得。而无论通过哪种方式,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都是其能否吸引到发达国家技术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中国为例,对知识产权保护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
知识 知识产权保护 外国直接投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泽 董海燕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实施,中非贸易与投资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论文聚焦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问题,采用非洲48国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并按照非洲各国投资环境进行分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混合回归模型,通过对非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贸易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距离负效应也较为明显,并且投资贸易效应因国别和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亮雄 钱馨蓓 李青
采用2002~2013年面板数据,考察双边国家领导人访问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海外并购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双边国家领导人访问显著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数量,且中国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出访的促进作用大于外国元首来访的促进作用。东道国市场规模状况显著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案例数量,而政府运行状况则对其无显著影响。中国企业在市场规模"顺梯度"并购中成功更多,但领导人访问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效应在市场规模"顺梯度并购"中会减弱。与此相比,政府效能"顺梯度"与否并不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数量,也不影响领导人访问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