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8)
- 2023(5975)
- 2022(4914)
- 2021(4865)
- 2020(4013)
- 2019(9462)
- 2018(9156)
- 2017(17359)
- 2016(9215)
- 2015(10498)
- 2014(10188)
- 2013(10359)
- 2012(9804)
- 2011(9238)
- 2010(9148)
- 2009(8652)
- 2008(8794)
- 2007(7720)
- 2006(7058)
- 2005(6523)
- 学科
- 济(45672)
- 经济(45639)
- 管理(29127)
- 业(27566)
- 企(22851)
- 企业(22851)
- 方法(19930)
- 数学(18010)
- 数学方法(17917)
- 中国(15145)
- 贸(10942)
- 贸易(10932)
- 易(10795)
- 财(10582)
- 农(10057)
- 制(8137)
- 业经(8029)
- 关系(7523)
- 环境(7250)
- 和(7159)
- 策(7102)
- 发(6957)
- 地方(6909)
- 银(6873)
- 银行(6872)
- 划(6841)
- 务(6811)
- 财务(6798)
- 财务管理(6791)
- 融(6719)
- 机构
- 大学(141515)
- 学院(138092)
- 济(69896)
- 经济(68911)
- 管理(54094)
- 研究(53658)
- 理学(46244)
- 理学院(45752)
- 管理学(45311)
- 管理学院(45030)
- 中国(42552)
- 京(30840)
- 财(29718)
- 科学(28337)
- 所(26760)
- 研究所(24368)
- 财经(24309)
- 经济学(22752)
- 经(22420)
- 中心(22304)
- 经济学院(20453)
- 北京(20452)
- 院(19015)
- 江(18352)
- 财经大学(18302)
- 范(17411)
- 师范(17321)
- 农(17213)
- 科学院(16712)
- 商学(15824)
- 基金
- 项目(88651)
- 科学(71633)
- 基金(68458)
- 研究(65720)
- 家(59715)
- 国家(59327)
- 科学基金(50731)
- 社会(45143)
- 社会科(43123)
- 社会科学(43110)
- 基金项目(34867)
- 自然(31227)
- 自然科(30420)
- 自然科学(30411)
- 自然科学基金(29937)
- 教育(29615)
- 资助(29328)
- 省(29193)
- 划(26439)
- 编号(24954)
- 部(22230)
- 中国(20959)
- 成果(20619)
- 国家社会(20321)
- 重点(20128)
- 发(19550)
- 教育部(19538)
- 人文(18181)
- 创(17924)
- 社科(17051)
共检索到215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娟 刘钻石
虽然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仅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很小比重,但是伴随着中国对能源和矿产的持续需求以及资源寻求战略的形成,非洲丰裕的自然资源提高了其对中国资本的吸引力。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主要由国有企业推动。网络理论认为,企业是嵌入在正式和非正式关系中的,而且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来获取重要能力,从而提高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基于承包工程的典型中非网络关系,解释了中国在非洲的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认为国有企业的活动主要受到国家战略利益的驱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爱兰 黄梅波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和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非经贸关系迅速发展。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的日益深化,资源丰富的非洲大陆成为了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本文在简要回顾了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大陆对当地经济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投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泽 董海燕
基于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及特点,应用Moran’s I指数和LIsa地图法分析2005-2014年中国对非洲52国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集聚效应,并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非洲投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大多数东道国存在弱空间集聚效应,而投资规模空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逐次递减的趋势,区位选择是影响企业对非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对非洲东道国投资存在较低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企业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购买能力和出口贸易影响较为明显,受东道国能源资源因素影响不明显。因此,借力"一带一路"规划建设改善非洲各国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提升中非境外投资园区产业集群能力,因地制宜优化投...
关键词:
投资非洲 空间计量 区位选择 空间自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经 赵晔 张利敏
基于2003-2014年中国对非洲36个国家投资的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对非洲整体投资动机;其次,利用聚类分析法,将中非投资划分为市场寻求型投资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再次,基于全样本数据的投资风险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整体上对政治风险的态度是模糊的,表现出偏好与规避并存的现象。基于分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偏好相对于整体投资更弱,且表现出弱经济风险规避特征;资源寻求型投资表现出经济风险偏好、政治风险偏好和文化风险规避的特征;对非洲的整体投资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均具有显著的投资集聚效应;整体投资、市场寻求型投资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均表现出"贸易牵引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经 赵晔 张利敏
基于2003-2014年中国对非洲36个国家投资的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对非洲整体投资动机;其次,利用聚类分析法,将中非投资划分为市场寻求型投资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再次,基于全样本数据的投资风险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整体上对政治风险的态度是模糊的,表现出偏好与规避并存的现象。基于分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偏好相对于整体投资更弱,且表现出弱经济风险规避特征;资源寻求型投资表现出经济风险偏好、政治风险偏好和文化风险规避的特征;对非洲的整体投资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均具有显著的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杭
("巧"投资smart investment)的概念是由世界银行副行长恩戈齐·奥孔约-伊维拉在2010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提出的。作为出身非洲尼日利亚的世行副行长,伊维拉提出,国际直接投资是非洲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外国投资者在非洲需要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即:应把投资与东道国当地发展规划相结合,并尽可能增加非洲当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项莹 蔡芳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琴 陈建丽 杨颖
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非贸易额比重较大的1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国向非洲出口和中国从非洲进口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国向非洲出口存在替代效应,对中国从非洲进口存在互补效应,但统计检验并不显著。但中非各国的GDP和人均国民收入GNI、贸易距离、贸易自由化指数等对中非贸易存在显著效应。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非贸易的门槛效应,发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对进、出口有门槛效应,而中国直接投资流量对进出口没有门槛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清
随着非洲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完善,总体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非洲逐渐成为诸多国家的投资热土。尤其在非洲国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后,非洲这块"肥肉"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投资者的必争之物。21世纪以来我国与非洲地区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对非洲地区直接投资逐年增加更进一步强化了中非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对非洲十国近年来直接投资状况,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其投资环境,并结合中非现实状况得出非洲十国的投资环境排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卫志民
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丰富,投资方式和投资主体也日趋多元化。但也出现了企业整体水平不高、对非投资调研不充分、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缺乏、金融支持不足、部分企业诚信缺失等问题。加强市场调研,科学规划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创新对非投资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同时有效利用发达国家对非洲国家实行的优惠待遇,是化解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非洲经济 中非经济 对外投资 国际投资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凌芳 戴金平
中国对非援助积极贯彻联合国2005年提出的"促贸援助",通过对非援助帮助非洲发展贸易,实现经济增长,摆脱贫困。基于对外援助与OFDI对出口升级联系机制的分析,中国对非援助与OFDI皆有利于非洲出口总额增加,其中中国对非援助有利于非洲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出口工艺升级,而对非直接投资则有利于非洲工艺、产品和功能三个维度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提升,且当前中国对非援助与OFDI对非洲出口升级的边际效应仍处于互补阶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泽 顾欣 杨欣远
聚焦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效率评价问题,笔者运用超效率DEA方法,选取2008年~2014年中国对非洲投资20个东道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反映中国对非洲投资效率的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多数东道国直接投资效率处于中、低水平且投资效率的国别差异较大,对多数国家投资的效率呈现出稳中有升趋势。中国对非洲各东道国投资效率呈现出收敛态势,投资效率高的东道国空间集聚效应明显。笔者提出了调整投资规模、优化投资区位选择、采取有效投资风险防控策略,实施本土化策略,增强投资产业集聚能力,改善非洲投资环境,提高东道国投资利用水平等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盛霞 董有德
2000年创立的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进行集体对话与多边合作的有效机制和重要平台,发布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2006)》。截止2006年,我国已同28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春宇 蓝艺华 朱鹤
本文从投资增量、投资覆盖率、投资领域、贸易增量、贸易伙伴和贸易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与非洲之间投资与贸易的现状及特点。同时本文以非洲42个国家为样本,选取2004-2016年的中非投资和贸易等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短期而言,FDI流量的增加会替代中国从非洲的进口贸易,促进中国对非洲的出口贸易;长期来看,FDI存量的增加创造了中国对非洲的进出口贸易;与北非和东非相比,西非、中非和南非的不可测因素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更大的正向影响。综合现状及回归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应该扩大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规模、分散经贸合作领域和地区、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资预警机制来促进中非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迈克
最近,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对非洲大陆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溢出效应。具体来说,虽然中国的投资有益于非洲经济的可获得性和消费品价格的降低,但许多非洲经济体由于中国企业的巨大竞争而遭受着生产和就业的冲击。研究发现,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存量每增长1%,非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就上升0.607%。为了刺激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必须向入境非洲大陆的中国投资者提供免费签证,对中国的投入和中间商品征收低关税,并向中国投资者出具经营许可证,减少官僚主义的干涉。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