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6)
- 2023(10196)
- 2022(8826)
- 2021(8397)
- 2020(7308)
- 2019(17141)
- 2018(16847)
- 2017(32548)
- 2016(17841)
- 2015(20783)
- 2014(20960)
- 2013(21165)
- 2012(20269)
- 2011(18475)
- 2010(18520)
- 2009(17553)
- 2008(17760)
- 2007(16110)
- 2006(14121)
- 2005(13183)
- 学科
- 济(83083)
- 经济(82975)
- 业(47818)
- 管理(47780)
- 企(36555)
- 企业(36555)
- 方法(36324)
- 数学(32285)
- 数学方法(31931)
- 中国(24325)
- 农(24067)
- 财(20305)
- 制(18139)
- 贸(17740)
- 贸易(17733)
- 易(17302)
- 业经(16855)
- 学(16008)
- 地方(15802)
- 农业(15598)
- 银(13635)
- 银行(13606)
- 行(13043)
- 融(12597)
- 金融(12593)
- 体(12106)
- 和(11791)
- 产业(11433)
- 务(11054)
- 环境(11009)
- 机构
- 大学(270595)
- 学院(267231)
- 济(121714)
- 经济(119458)
- 管理(99335)
- 研究(98098)
- 理学(84459)
- 理学院(83466)
- 管理学(82119)
- 管理学院(81604)
- 中国(76411)
- 京(58267)
- 科学(57337)
- 财(55628)
- 所(50836)
- 研究所(45787)
- 农(45388)
- 中心(44494)
- 财经(43673)
- 江(40027)
- 经(39576)
- 经济学(39319)
- 北京(38085)
- 业大(37826)
- 经济学院(35519)
- 农业(35424)
- 范(34888)
- 师范(34603)
- 院(34561)
- 财经大学(32099)
- 基金
- 项目(169623)
- 科学(133139)
- 研究(124964)
- 基金(124127)
- 家(108165)
- 国家(107314)
- 科学基金(90216)
- 社会(80887)
- 社会科(76720)
- 社会科学(76700)
- 基金项目(64870)
- 省(63472)
- 教育(56254)
- 自然(55819)
- 自然科(54482)
- 自然科学(54464)
- 划(54437)
- 自然科学基金(53529)
- 资助(51995)
- 编号(49574)
- 成果(41942)
- 部(39308)
- 重点(38674)
- 发(37829)
- 课题(34616)
- 创(34542)
- 国家社会(34293)
- 教育部(33722)
- 中国(32970)
- 创新(32494)
- 期刊
- 济(137165)
- 经济(137165)
- 研究(84471)
- 中国(53265)
- 财(42985)
- 农(42286)
- 学报(40808)
- 科学(38827)
- 管理(35661)
- 大学(30964)
- 学学(29016)
- 农业(28152)
- 融(26696)
- 金融(26696)
- 教育(25014)
- 财经(22757)
- 经济研究(22562)
- 技术(21940)
- 业经(21129)
- 经(19787)
- 问题(19422)
- 贸(17419)
- 业(15525)
- 国际(15051)
- 世界(14839)
- 技术经济(14293)
- 统计(13614)
- 理论(12676)
- 版(12273)
- 经济问题(12126)
共检索到411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程宝栋 印中华
一、中国木材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必然性由于木材产业技术相对成熟,手工环节较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不高,没有很高的行业进入壁垒,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的特点,且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因此,中国木材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发展迅速,具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中国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玫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经济背景和技术特征,这些因素的变化将会深刻地影响到国际产业转移。尝试对中国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和产业转移粘性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总结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的两难选择和潜在优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这在国内目前属于比较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路径依赖 产业转移粘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熊必琳 陈蕊 杨善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平川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众多跨国IT企业更加注重以外包、合资、合作等形式实现产业的全球性战略转移。分析了信息产业转移与西部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总结了西部IT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梯度转移格局中的西部IT产业发展复制进化学习博弈模型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在IT产业全球性转移的趋势中,尽可能地实现产业转移双方的合作共赢,努力增大产业转入方利益的同时,促进产业转入方的技术吸收、消化与再创新利益,有利于增强转入产业的根植性。
关键词:
梯度转移 西部 IT产业 博弈 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满平
一、导论 近10年来,国际、国内产业结构和产业转移的特点和发展动向除了呈现规模扩大化、结构高度化、方式多样化外,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产业转移呈现区域内部化。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但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演进,而且还存在着区域内、区域外之间产业结构的重组和转移。另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已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乔平平
长期以来,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外贸加工企业,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产业配套水平较低、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其加工贸易所占的比例很小。近些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东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已达上限,土地、水电等资源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发展加工贸易的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傅鸿源 陈煜红 叶贵
中国农村低成本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使得城市低梯度产业能够继续留在城市发展,阻碍了产业梯度顺利自发转移,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城市化与农业就业结构滞后现状的分析表明,产业梯度转移困难是我国典型城乡制度分层的结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蕊 熊必琳
本文改进了现有的产业梯度系数方法,并利用其绘制了全国31个省市26个行业的产业区域梯度表,从阶段特征、地域特征和转移方式三个方面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梯度系数 梯度分布 战略构想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晓菊 刘祥东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中国东西部协调均衡发展的可靠途径,本文在总结目前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西部十省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再基于各省产业的基础情况和与东部地区的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确定西部各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梯度系数 优势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志培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产业梯度转移加速了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的进程。我国要加快发展步伐,提高科技水平,力争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发挥技术扩散与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此论述了技术扩散、产业梯度转移的涵义,在分析技术扩散、产业梯度转移对经济增长意义的基础上,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产业技术扩散和梯度转移的措施。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技术扩散 产业梯度转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峰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在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影响和产业自身的生命周期现象的影响下,产业梯度转移的规模逐年扩大,而产业的升级、调整和梯度转移,必然涉及到环境问题。文章借鉴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相关经验,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据此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梯度转移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安增军 刘琳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会促进彼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又会反过来推动它们之间的产业转移。为此,文章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梯度转移的阶段性特征来考察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现实基础,进而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机理及其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推动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宏伟
在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深、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加快实施“产业双向转移”,在积极、合理承接国外相对先进的产业转移的同时,主动加快向国外的产业转移,从“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方面提高我国制造业结构和水平。
关键词:
产业梯度 产业双向转移 中国制造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毛艺林
伴随全球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成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的主要贸易形式,对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本国产品出口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中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现状及原因,基于产业集聚视角,提出了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实现梯度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加工贸易 梯度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华
产业转移是企业进行区位选择,从而使得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并形成新的区位均衡的过程。然而,在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过程中,并没有如期出现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反而面临一些梯度陷阱。通过计算珠江—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的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梯度系数,系统论证了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梯度问题,探寻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在承接珠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并对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整个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