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46)
2023(17408)
2022(15080)
2021(14378)
2020(11895)
2019(27617)
2018(27093)
2017(52167)
2016(27998)
2015(31392)
2014(30934)
2013(30433)
2012(27995)
2011(25285)
2010(24941)
2009(22785)
2008(22127)
2007(19027)
2006(16538)
2005(14492)
作者
(77842)
(65103)
(64375)
(61591)
(41470)
(31001)
(29333)
(25475)
(24692)
(23108)
(21988)
(21966)
(20476)
(20404)
(20099)
(20093)
(19308)
(19058)
(18635)
(18482)
(16012)
(15827)
(15582)
(14757)
(14544)
(14463)
(14166)
(13994)
(12948)
(12771)
学科
(113366)
经济(113239)
管理(80856)
(78749)
(63659)
企业(63659)
方法(53111)
数学(46799)
数学方法(46179)
(32576)
中国(31870)
(29463)
业经(24485)
(22679)
贸易(22669)
(22262)
农业(22177)
(22114)
地方(21836)
(20086)
(18150)
环境(18127)
财务(18074)
财务管理(18038)
技术(17452)
(17430)
理论(17400)
(17378)
企业财务(17113)
(17083)
机构
大学(393293)
学院(391698)
(164933)
经济(161713)
管理(157976)
理学(137770)
理学院(136258)
管理学(133855)
研究(133270)
管理学院(133128)
中国(100408)
(82830)
科学(79925)
(74193)
(64915)
中心(60287)
财经(60035)
(59468)
研究所(59435)
业大(55755)
(54941)
(54685)
北京(52471)
(51681)
师范(51261)
经济学(50198)
(49076)
农业(46318)
经济学院(45423)
财经大学(44938)
基金
项目(272235)
科学(216288)
基金(200659)
研究(200193)
(174437)
国家(173044)
科学基金(149733)
社会(128133)
社会科(121587)
社会科学(121559)
基金项目(105620)
(103049)
自然(97032)
自然科(94812)
自然科学(94792)
自然科学基金(93096)
教育(91966)
(87612)
资助(83184)
编号(80767)
成果(64959)
(61333)
重点(60580)
(57940)
(56287)
课题(55246)
国家社会(53497)
教育部(53060)
创新(52556)
科研(51951)
期刊
(173369)
经济(173369)
研究(116564)
中国(69848)
学报(58006)
管理(57690)
科学(55885)
(54981)
(53394)
大学(45071)
学学(42373)
教育(41411)
农业(37536)
技术(34055)
(33276)
金融(33276)
经济研究(28838)
财经(28651)
业经(27756)
(24566)
问题(22547)
(19714)
(19337)
图书(19290)
技术经济(19111)
统计(18109)
理论(18026)
科技(18025)
资源(17742)
现代(17383)
共检索到565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张李云鹏  庄宇航  
随着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合理评估“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对回应外界质疑和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时空估计策略回归分析中国援助项目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多维贫困的影响,发现中国援助总体有效降低了附近居民贫困程度。机制分析表明,中国援助不仅能够通过调整居民就业结构,带动当地工业发展和提升经济表现增加居民收入,还能通过提高公共资源可获得性改善居民福利水平。进一步地,当地受援强度、项目类型、受援国政府治理和自生能力差异均使援助减贫效应产生异质性。本研究推进了对中国援助有效性的认识,为进一步优化中非国际发展合作机制以提高援助减贫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晴  王伊欢  
自1960年代至今,中国对外援助空间布局具有从区域转向全球、重点从亚洲转向非洲和最不发达地区等特点。研究表明,这样的整体布局是合理的,但也存在与西方援助地域同质化、空间冲突逐渐加剧和掌控能力有所削弱等倾向。主要原因有援助战略考虑、各方利益博弈、综合国力不足等。随着"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我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对外援助空间格局的调整与优化十分必要。中国应当构建新的对外援助战略格局,发挥我国特色与比较优势,结合各受援国实际,在新时代彰显大国责任,提高国际影响力,推动世界和谐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攻研  刘小玄  刘洪钟  
基于2000—2014年中国对外援助项目数据库,采用工具变量法识别中国援助对中低收入受援国贫困率的影响和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伴随中国援助规模的增加,受援国的贫困率显著下降;经济基础设施领域的援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欧美为代表的传统援助并未产生显著的减贫效应,作为对比,一方面,中国"水平范式"的援助直接或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加速了中低收入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中国的援助改善了中低收入国家的国内安全局势,有效降低了国内冲突,有助于打破"冲突-贫困"陷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林徽  李莹  
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中国对非援助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的实际成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外援有效促进了援助双方的政治互信和经济互融,而受限于中国外援项目主要模式单一,忽视“软”援助且在技术溢出、文化互通方面尚存在优化空间;异质性分析显示,以基础设施为主的“硬”援助、减让性要素最多的官方发展援助以及直接拨款的援助方式对政治互信的影响更具优势;以免费技术援助为典型的间接援助方式是促进中非双方技术合作的良好通道;扩展性分析显示,对于非洲地区的国家,石油资源越多,并不意味着越能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援助;在考察了援助与非洲当期及未来石油开采之间的关系后尚未发现中国外援“资源掠夺论”的合理依据。本文研究结果符合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应有之义,对制定对外援助战略方针、推动国际发展合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莎  程晋宽  
充分实现教育公平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国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基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于2018年初发布了《教育公平测量手册》,旨在为各国政府开展教育公平的实践提供指导建议与策略。针对各国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状,政府应采取的援助措施与财政分配策略主要体现为三大方面:精准关注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探寻教育不平等的起源与现实障碍;追踪政府教育援助的获益群体,查找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症结;实施基于公式性拨款的政府教育财政分配策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亚平  李琳琳  
提升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水平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其中对非援助和对非直接投资是深化中非经贸合作的两大核心。本文采用2002—2013年47个非洲国家的面板数据,在考虑腐败的内生性以及使用全球清廉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方法和2SLS方法,实证检验了东道国腐败和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非洲国家的腐败对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具有"摩擦效应",不存在"润滑效应";(2)中国对非援助通过"基础设施效应"尤其是经济基础设施的改善,对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丹丹  黄梅波  
文章在核算出中国对部分非洲国家援助额的基础上,选取了15个非洲国家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方法,检验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援助可以显著降低受援国的出口和进口成本,且对进口成本的影响效应略大于出口成本;受援国人均收入、人口、制度、基础设施质量、贸易开放度等国内因素的改善均能显著降低其出口和进口成本,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则会增加受援国的出口和进口成本,丰裕的自然资源可以降低受援国的出口成本,但会提升其进口成本。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佳君  
基于世界银行援助在华扶贫领域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文章发现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的合作大致经过了"长期对峙—短期冲突—短期协作—长效合作"的历程。通过对比不同的援助关系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文章发现:长期对峙和短期冲突的援助关系不利于制度变迁的发生;相比于短期协作援助关系,长效合作的援助关系更有助于制度的本土化创新。有效的制度变迁不是一个制度移植的过程,而是一个制度本土化的创新过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毓海  赵泽斌  安实  
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增加了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价值估计的难度,本文通过分析目标公司的信息披露尤其是自愿披露的信息来识别目标公司的并购动机,促进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价值估计的有效性。通过分析目标公司披露的信息来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目标公司价值估计偏差,促进并购参与各方采用正确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了信息披露的稳定策略,并证明在信息披露稳定策略下目标公司价值估计的策略是最优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丁祥平  邓富华  
中国对非洲援助和直接投资是近年引起普遍关注的国际现象。基于非洲国家样本的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揭示,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发展援助,有利于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当中国投资进入规模较小的东道国时,援助对企业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在当前国际社会经济背景下,将对外援助与对外投资等政策结合起来,推动对外援助与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是可行的政策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崧  
有效援助是当前国际发展援助的重议程之一,同时也为国际教育援助直接指明了方向。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对非教育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增强。因此,在有效援助议程下,审视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政策与实践,不断提升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有效性,这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的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原  
中国以援助和投资并举的方式推动"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减贫,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开发式减贫机制,借助国家力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区域合作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基于2000—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援助与投资上升有助于降低贫困率,并且投资与贫困率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在人均GDP水平低于门槛值的国家,中国投资的减贫效应更显著;不同类型的援助和投资所产生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OOF类援助、绿地投资和工程类投资所产生的减贫作用更明显,依托基础设施投资构建的开发式减贫比转移支付型援助具有更好的减贫效果;国有企业投资与贫困率下降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国有资本在"一带一路"减贫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援助与投资的减贫效应主要通过增加资本形成额、创造就业岗位来实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晨燕  
一、中国对非援助面临的基本形势(一)不断推进同非洲国家的友好交往是中国的长期对外政策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非洲国家独立后,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联合自强,谋求和平、稳定与发展,非洲联盟等地区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喜英  黄军英  
英国一直重视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关系,进入21世纪后,英国调整了对非援助政策,加大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力度。本文介绍了英国对非援助政策的调整和新的援非行动计划,并总结了英国在非洲的重点援助领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静  王茂军  
中国在非援助规模持续扩大,在打破原有援助格局的同时,其援助行为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现有研究较少关注中国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之间的空间关系。论文利用2000—2012年中国对非援助(Aid)与OECD对非援助(ODA)在非洲44个国家的数据,对比分析了二者的时间推移及国别分配特征,构建Aid和ODA静态面板模型,定量识别了二者的空间趋同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援助金额大幅增加,时序相关性明显,受援国规模位序升降趋同,时间推移上呈同步性;②地理匹配度高,重点援助国高度雷同,空间分布上呈同质性;③Aid与ODA间存在稳健、显著的正向关系,响应方式具有一致性,但Aid对ODA响应程度更为敏感、强烈;④人均GDP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是影响援助的2个强有力的因素,影响机制具有相似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