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3)
2023(9968)
2022(8230)
2021(7569)
2020(6402)
2019(14650)
2018(13845)
2017(26714)
2016(13908)
2015(16000)
2014(15222)
2013(15431)
2012(14783)
2011(13574)
2010(13313)
2009(12357)
2008(12097)
2007(10416)
2006(9220)
2005(8304)
作者
(40763)
(34198)
(34067)
(32340)
(22128)
(16444)
(15349)
(13293)
(13187)
(11938)
(11883)
(11555)
(10989)
(10972)
(10966)
(10772)
(10281)
(10044)
(10019)
(9606)
(8469)
(8464)
(8364)
(7831)
(7743)
(7630)
(7622)
(7087)
(6876)
(6806)
学科
(68932)
经济(68855)
管理(36933)
(35933)
方法(35257)
数学(32078)
数学方法(31911)
(27625)
企业(27625)
(23409)
贸易(23397)
(22776)
中国(20032)
(16501)
(15665)
业经(12007)
(11752)
(11639)
(11137)
金融(11136)
(10921)
农业(10328)
地方(10312)
(10300)
银行(10272)
关系(10231)
(9922)
环境(9527)
(9177)
财务(9174)
机构
大学(213415)
学院(207406)
(104393)
经济(103025)
研究(79671)
管理(76245)
理学(66682)
理学院(65979)
管理学(65141)
管理学院(64775)
中国(61381)
(45434)
(44373)
科学(44070)
(40070)
财经(37363)
研究所(36599)
经济学(35956)
(34836)
(34628)
中心(34167)
经济学院(32829)
(29106)
财经大学(28478)
业大(28441)
北京(28381)
(28249)
农业(27893)
(24678)
师范(24327)
基金
项目(141156)
科学(112834)
基金(108956)
研究(100230)
(96920)
国家(96249)
科学基金(81433)
社会(69531)
社会科(66296)
社会科学(66284)
基金项目(55563)
自然(51068)
自然科(49984)
自然科学(49966)
自然科学基金(49223)
(48880)
资助(46482)
教育(45273)
(43619)
编号(35639)
(34537)
重点(32459)
国家社会(31614)
(30423)
中国(30261)
教育部(30121)
成果(29267)
(29247)
人文(28018)
科研(27785)
期刊
(103555)
经济(103555)
研究(66722)
中国(37438)
学报(34515)
(32734)
科学(31531)
(30014)
管理(28161)
大学(26725)
学学(25382)
(21306)
金融(21306)
农业(20982)
(20836)
经济研究(20627)
财经(20000)
国际(18719)
(17376)
教育(15663)
问题(15144)
世界(15141)
技术(13985)
业经(13451)
(12871)
统计(10428)
技术经济(10228)
(9614)
贸易(9614)
商业(9275)
共检索到311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爱兰  王智烜  黄梅波  
中国将对外援助与贸易促进相结合的经贸合作方式被以欧盟为主的西方国家视为“新殖民主义”,但欧盟作为非洲国家的前宗主国,援助与贸易是其保持在非洲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中欧对非援助的贸易效应是否存在本质不同?为回答此问题,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和欧盟对非洲30个国家的援助数据建立引力模型,以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中国和欧盟对非援助贸易效应的表现有所不同,但双方的对非援助均有贸易方面的考虑,援助的贸易促进动机并非中国所独有的特点,也不是中国对非援助的唯一动机,“新殖民主义”的论调无从谈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嘉楠  龙小宁  姜琪  
本文使用2000—2014年中国对外援助数据和乌普萨拉冲突数据,发现中国"其他官方援助"可以显著减少受援国冲突。针对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中国优势产能指标作为工具变量。在考虑样本选择偏误和不同类型国际援助后,结果保持稳健。在机制部分,我们发现中国援助显著提高了受援国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工业就业率,提高了参与冲突的"机会成本"。本文的发现支持了中国援助模式的有效性,也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泽芳   王婉名  
作为全球发展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援助已成为推动国际安全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使用2001—2017年40个非洲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溢出视角下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贸易效应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援助对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提升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受援国的基础设施显著加强了出口贸易的提升影响;第三,对低收入和沿海国家的援助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四,援助具有门槛效应,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促进出口贸易。为提升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贸易效应,应完善援助与贸易互动发展机制、增加基础设施援助、推动中国对非援助的有效配置、增加对低水平国家的援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林徽  李莹  
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中国对非援助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的实际成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外援有效促进了援助双方的政治互信和经济互融,而受限于中国外援项目主要模式单一,忽视“软”援助且在技术溢出、文化互通方面尚存在优化空间;异质性分析显示,以基础设施为主的“硬”援助、减让性要素最多的官方发展援助以及直接拨款的援助方式对政治互信的影响更具优势;以免费技术援助为典型的间接援助方式是促进中非双方技术合作的良好通道;扩展性分析显示,对于非洲地区的国家,石油资源越多,并不意味着越能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援助;在考察了援助与非洲当期及未来石油开采之间的关系后尚未发现中国外援“资源掠夺论”的合理依据。本文研究结果符合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应有之义,对制定对外援助战略方针、推动国际发展合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丁祥平  邓富华  
中国对非洲援助和直接投资是近年引起普遍关注的国际现象。基于非洲国家样本的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揭示,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发展援助,有利于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当中国投资进入规模较小的东道国时,援助对企业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在当前国际社会经济背景下,将对外援助与对外投资等政策结合起来,推动对外援助与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是可行的政策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崧  
有效援助是当前国际发展援助的重议程之一,同时也为国际教育援助直接指明了方向。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对非教育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增强。因此,在有效援助议程下,审视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政策与实践,不断提升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有效性,这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的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荣林  熊燕  倪何永乐  
基于Eora26投入产出表数据和全球中国官方金融数据库,本文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与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因果关系及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非援助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提高非洲国家的交通和通信设施质量是中国对非援助影响出口增加值的主要机制;(3)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效应会随产业分类、援助类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4)进一步研究表明,非洲接受的DAC发展委员会国家和国际多边组织援助的"碎片化"会削弱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在经济实力和政府治理能力较弱的非洲国家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中国对非援助的贸易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支持,并揭示了中国对非援助影响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内在规律。这对于加强中非经贸关系,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艺卓  杨海成  尹文渊  
近年来,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农业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农业贸易面临的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在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背景下,稳定农业贸易投资和维护农业产业安全是当前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与美韩等国家相比,中国农业应对进口冲击的贸易救济措施相对单一,尚未建立系统的农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新发展阶段,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要求,应搭建中国特色的农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框架体系,拓展农业贸易调整援助对象和范围,采取“技术援助为主、资金援助为辅”的农业贸易调整援助方式,并加强对相关制度的信息公开和宣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熊青龙  郑欣  黄梅波  
本文通过分析对外援助对双边贸易影响的理论机制,并利用匹配出的2000-2014年中国与29个受援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了对外援助与双边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对外援助对双边贸易水平有正面拉动作用,不过其影响非常有限;第二,对外援助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第三,进一步将援助分解为借贷性融资援助和非借贷性融资援助后发现,无论是借贷性融资还是非借贷性融资,其对双边贸易的影响都非常有限;第四,中国与受援国的经济总量对双边贸易水平的影响非常显著,符合贸易引力模型的预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丹丹  黄梅波  
近年来,在中国对外援助中,民生援助的比重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且未来将进一步向民生援助倾斜。本文在对比发达国家和中国对外援助分类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国民生援助的基本内涵和类别;继而详细分析了中国民生援助的具体做法,总结了中国民生援助的经验,尤其是不足之处。基于此,提出了中国民生援助的改进建议,包括建立系统的运作机制、平衡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加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调、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以及加强与多边组织的三方合作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丹丹  黄梅波  
近年来,在中国对外援助中,民生援助的比重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且未来将进一步向民生援助倾斜。本文在对比发达国家和中国对外援助分类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国民生援助的基本内涵和类别;继而详细分析了中国民生援助的具体做法,总结了中国民生援助的经验,尤其是不足之处。基于此,提出了中国民生援助的改进建议,包括建立系统的运作机制、平衡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加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调、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以及加强与多边组织的三方合作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车翼  贺晓宇  张燕  
援助作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受助国的社会发展,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文章利用2000-2014年中国对外援助和联合国投票数据,评估了中国对外援助的效果。结果显示:第一,援助显著增加了受助国对中国立场的认可度,进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第二,在作用机制方面,援助促进了受助国的工业和社会发展,传播了中国的廉政文化,从而正向影响了当地居民对中国的积极评价。文章的分析和结论对中国特色援外理论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楚仁  徐锦强  梁晶晶  
随着我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逐年增加,中国援助对受援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研究中国援助对非洲国家出口结构的影响,本文利用2000—2013年的"AidData中国对非洲国家援助数据"、"BACI双边贸易数据"和"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研究发现,中国援助使非洲受援国增加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宜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减少与其发展水平不适宜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因此,中国援助有利于非洲国家的出口结构朝着更加适宜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向调整,有利于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淑梅  陈梅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既有赢家,亦有输家。2015年12月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贸易调整援助机制","对因关税减让而受到冲击的产业、企业和个人提供援助,提升其竞争力,促进产业调整"。2017年7月15日上海自贸试验区印发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调整援助试点办法》,在国内自贸试验区中率先引入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文章比较了实施最早的美国贸易调整援助项目、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施行的欧洲全球化调整基金项目和执行效果欠理想的韩国贸易调整援助政策,分析了上海试点情况,继而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贸易调整援助机制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曹俊金  
贸易援助是官方发展援助的重要形式,中国在WTO贸易援助倡议的启动、后续工作及实际参与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转变让其他国家产生更高的援助期待。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贸易援助是其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形式,其本质是基于平等理念的合作,是贸易援助的补充形式。中国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应当尽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南南合作"并在此过程中提供适当援助。完善对外援助法律制度是顺利开展贸易援助、实现援助目的的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