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1)
- 2023(5559)
- 2022(4569)
- 2021(4500)
- 2020(3691)
- 2019(8908)
- 2018(8455)
- 2017(16255)
- 2016(8556)
- 2015(9570)
- 2014(9162)
- 2013(9417)
- 2012(8938)
- 2011(8290)
- 2010(8072)
- 2009(7451)
- 2008(7294)
- 2007(6133)
- 2006(5444)
- 2005(5201)
- 学科
- 济(43678)
- 经济(43646)
- 方法(20112)
- 管理(19945)
- 业(19707)
- 数学(18817)
- 数学方法(18727)
- 中国(15171)
- 贸(14974)
- 贸易(14969)
- 易(14810)
- 企(14744)
- 企业(14744)
- 出(11979)
- 财(10734)
- 农(9669)
- 口(8753)
- 出口(8746)
- 出口贸易(8746)
- 制(8714)
- 学(6806)
- 银(6803)
- 银行(6797)
- 融(6764)
- 金融(6764)
- 业经(6750)
- 行(6652)
- 体(6584)
- 关系(6568)
- 结构(6232)
- 机构
- 大学(127644)
- 学院(122795)
- 济(67699)
- 经济(66974)
- 研究(49752)
- 管理(44914)
- 中国(39535)
- 理学(38860)
- 理学院(38411)
- 管理学(37980)
- 管理学院(37743)
- 财(28759)
- 京(27357)
- 科学(25895)
- 经济学(24378)
- 所(24334)
- 财经(23440)
- 研究所(22237)
- 经济学院(22139)
- 经(21833)
- 中心(20805)
- 院(17953)
- 北京(17951)
- 财经大学(17814)
- 农(17021)
- 江(15846)
- 范(15161)
- 科学院(15023)
- 师范(15016)
- 研究中心(14590)
- 基金
- 项目(81964)
- 科学(66537)
- 基金(64814)
- 研究(59889)
- 家(56833)
- 国家(56498)
- 科学基金(48107)
- 社会(42955)
- 社会科(41137)
- 社会科学(41129)
- 基金项目(32802)
- 自然(28706)
- 自然科(28123)
- 自然科学(28115)
- 资助(27778)
- 自然科学基金(27700)
- 教育(26799)
- 省(26331)
- 划(23853)
- 部(21155)
- 中国(20834)
- 编号(20656)
- 国家社会(20189)
- 重点(18898)
- 教育部(18662)
- 发(18036)
- 成果(17029)
- 人文(17027)
- 创(16535)
- 大学(16331)
共检索到189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楚仁 徐锦强 梁晶晶
随着我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逐年增加,中国援助对受援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研究中国援助对非洲国家出口结构的影响,本文利用2000—2013年的"AidData中国对非洲国家援助数据"、"BACI双边贸易数据"和"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研究发现,中国援助使非洲受援国增加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宜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减少与其发展水平不适宜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因此,中国援助有利于非洲国家的出口结构朝着更加适宜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向调整,有利于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对非援助 出口结构 技术复杂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阎虹戎 张小鹿 黄梅波
文章利用2002~2014年中国对120个国家提供的援助与受援国出口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受援国对华出口规模扩大,提高了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这对于提高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和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来说都是有利的,符合中国对外援助"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符合受援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产品,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但并未促进农产品等非制造业产品以及初级品和资源品等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从而较为全面地驳斥了西方国家提出的"资源掠夺论"等负面观点;中国对外援助不仅促进了非洲国家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非洲以外其他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中低收入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中国"促贸援助"并未显著促进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受援国工业发展在中国对外援助促进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关键词:
对外援助 受援国 出口能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志娜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积极承担国际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单方面提供零关税待遇和援助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扩大贸易。为了检验零关税待遇和援助的有效性,本文在同一个框架下研究两者对受援国出口多样化的影响机制,并使用中非数据进行定量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的零关税待遇对受援国的出口多样化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援助对受援国出口多样化的促进作用尚不明显;当剔除矿产品以及采用不同的出口多样化衡量标准分别对基准模型进行检验时,这些结论依然稳健。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支持非洲国家提高出口多样化,中国可以构建一个包括零关税待遇和促贸援助在内的二元发展战略。
关键词:
零关税 援助 中国 非洲 出口多样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梅波 朱丹丹
本文使用66个受援国2002—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对国际发展援助与受援国出口多样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促贸援助"总额和生产部门援助的增加都能够提高受援国的出口多样化水平,经济基础设施援助则对受援国的出口多样化没有显著影响;生产部门援助对出口多样化的影响存在倒"U"型"门槛效应","促贸援助"总额和经济基础设施援助则都不存在该效应;受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出口多样化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态势。上述结果暗示我们,在提供"促贸援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区分不同类别援助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受援国出口多样化的具体效应,同时要注意援助的"门槛效应",控制合理的援助数量,以充分发挥国际发展援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泽芳 王婉名
作为全球发展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援助已成为推动国际安全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使用2001—2017年40个非洲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溢出视角下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贸易效应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援助对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提升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受援国的基础设施显著加强了出口贸易的提升影响;第三,对低收入和沿海国家的援助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四,援助具有门槛效应,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促进出口贸易。为提升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贸易效应,应完善援助与贸易互动发展机制、增加基础设施援助、推动中国对非援助的有效配置、增加对低水平国家的援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梁晶晶 徐锦强 黄蕾
文章使用2000~2013年Aid Data数据库中的中国对非援助数据、BACI数据库中的中国对非产品出口数据、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库中的非洲国家经济社会相关指标,采用联合国大会投票数据中的非洲国家与中国投票相似度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对中国向非洲受援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援助会显著促进中国产品出口到非洲,且这样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共同实现的。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援助会显著改善非洲国家的政府治理水平,进而使中国对受援国产品出口显著上升。该结论说明中国对非援助不但会提升非洲国家人民的福利水平,也会促进中国的产品贸易;对非援助实现了"双赢"局面,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佘群芝 李雪平
文章基于AidData、OECD-DAC CRS和WDI数据库,选取1990—2018年76个受援国的面板数据,从气候援助的政策效应视角,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气候减缓援助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减缓援助整体上有效减少了受援国碳排放,气候政策在气候减缓援助与受援国碳排放关系中表现出轻微的“遮掩效应”;气候减缓援助在高排放国家的减排作用显著,在低排放国家不显著,气候政策在高受援和高排放国家的中介作用显著。
关键词:
气候减缓援助 气候政策 碳排放 中介模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荣林 熊燕 倪何永乐
基于Eora26投入产出表数据和全球中国官方金融数据库,本文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与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因果关系及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非援助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提高非洲国家的交通和通信设施质量是中国对非援助影响出口增加值的主要机制;(3)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效应会随产业分类、援助类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4)进一步研究表明,非洲接受的DAC发展委员会国家和国际多边组织援助的"碎片化"会削弱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在经济实力和政府治理能力较弱的非洲国家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中国对非援助的贸易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支持,并揭示了中国对非援助影响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内在规律。这对于加强中非经贸关系,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对非援助 中国出口增加值 援助“碎片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徐锦强 梁晶晶
本文从受援国邻国的视角入手,使用企业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对中国企业对受援国邻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对于中国企业向受援国邻国的直接投资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表明,中国对外援助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受援国国内,而且还具有“延展效应”,即会促进中国企业对受援国邻国进行直接投资。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通过提升中国在受援国邻国中的国家形象进而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受援国邻国进行直接投资。本文的结论意味着,中国的对外援助在促进东道国及邻国发展的同时,也对本国企业“走出去”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建梅 单磊
本文基于AidData数据库2000—2014年中国对非援助等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对非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研究了基础设施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援助能够显著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中国对非援助额每增加1%,受援国人均GDP将增加0.02%。基础设施在中国对非援助中对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16.20%,即中国对非援助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的效应有16.20%是通过完善受援国的基础设施实现的。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中介效应存在异质性,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滞后两期的交通基础设施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基础设施中介效应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作用显著,而在北非地区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对非援助 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爱兰 黄梅波
近年来,非发展援助委员会援助国在国际援助舞台上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出现使得关于国际援助体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对非DAC国家进行科学的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型的非DAC国家在援助原则、援助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它们的表现对全面考察和了解国际援助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非DAC援助国 官方发展援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丹丹 黄梅波
本文基于中国对非洲16个受援国2000-2011年援助的面板数据,采用两步回归法,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了出口渠道在其中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1)中国对外援助会显著促进非洲受援国的经济增长,且该促进作用会产生倒"U"型"门槛效应";(2)中国对外援助确实能够通过国际贸易渠道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增长,"促贸援助"模式是有效的;但是,不通过出口渠道发挥作用的对外援助则会阻碍受援国的经济增长。(3)受援国期初的经济状况会影响其现在的经济增长,导致其易陷入"贫困陷阱",因此在一定发展阶段国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田思远
对外援助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双边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采用2000~2014年中国对外援助的面板数据,在考虑援助的内生性及使用全球治理指数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和制度质量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尤其是基础设施援助能够有效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增长;良好的制度建设是受援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分样本回归显示,受援国制度质量能够显著影响中国对外援助尤其是经济基础设施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一效应在亚欧受援国表现明显;拓展分析发现中国对外援助和OECD国家对外援助呈现出"1+1>2"的效果。为提升中国对外援助的效果和质量,中国需要改进对外援助结构,加强对援助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减少受援国制度风险的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万一方 陈云贤
国际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影响在学界并没有一致的答案,文章从不同类型国际援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的角度再次探讨这一问题。文章的主要工作有两点:一是对援助类型的重新分类;二是根据新分类的援助,实证分析不同类型援助的异质性影响。首先,基于中观经济学对生成性资源的分类方式,文章提出资源配对援助法,将国际援助分为了商业性援助、开发性援助和公益性援助三类,并与经合组织债权人申报系统相衔接,建立了分类后的国际援助数据集。然后,在实证分析部分,分别研究了援助总规模和不同类型国际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援助总规模对受援国的经济正向影响显著。同时,开发性援助和公益性援助存在门槛效应和滞后性,两者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开发性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要强于公益性援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崧
有效援助是当前国际发展援助的重议程之一,同时也为国际教育援助直接指明了方向。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对非教育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增强。因此,在有效援助议程下,审视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政策与实践,不断提升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有效性,这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的意义。
关键词:
有效援助 中国 对非教育援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