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4)
- 2023(6559)
- 2022(5371)
- 2021(5114)
- 2020(4115)
- 2019(9528)
- 2018(9055)
- 2017(17149)
- 2016(8852)
- 2015(10133)
- 2014(9700)
- 2013(9920)
- 2012(9082)
- 2011(8326)
- 2010(8203)
- 2009(7951)
- 2008(7874)
- 2007(6714)
- 2006(5868)
- 2005(5442)
- 学科
- 济(44652)
- 经济(44616)
- 管理(29275)
- 业(28936)
- 企(24156)
- 企业(24156)
- 方法(20811)
- 数学(19045)
- 数学方法(18955)
- 中国(14243)
- 财(11756)
- 贸(11240)
- 贸易(11232)
- 易(11100)
- 农(9338)
- 务(7917)
- 财务(7908)
- 财务管理(7902)
- 业经(7823)
- 企业财务(7617)
- 融(7469)
- 金融(7467)
- 关系(7409)
- 制(7344)
- 银(7080)
- 银行(7080)
- 行(6846)
- 环境(6328)
- 销(6276)
- 供销(6272)
- 机构
- 大学(134401)
- 学院(131219)
- 济(68824)
- 经济(68063)
- 管理(50996)
- 研究(49479)
- 理学(44335)
- 理学院(43896)
- 管理学(43455)
- 管理学院(43208)
- 中国(39550)
- 财(29626)
- 京(28516)
- 科学(24832)
- 财经(24226)
- 所(23863)
- 经济学(23112)
- 经(22408)
- 研究所(21728)
- 经济学院(20815)
- 中心(20660)
- 北京(18844)
- 财经大学(18312)
- 院(17678)
- 江(16174)
- 范(15715)
- 师范(15631)
- 商学(15458)
- 农(15357)
- 商学院(15325)
- 基金
- 项目(85799)
- 科学(70078)
- 基金(67590)
- 研究(63613)
- 家(58595)
- 国家(58203)
- 科学基金(50456)
- 社会(45127)
- 社会科(43083)
- 社会科学(43075)
- 基金项目(33994)
- 自然(30906)
- 自然科(30271)
- 自然科学(30264)
- 自然科学基金(29811)
- 资助(28866)
- 教育(28832)
- 省(27989)
- 划(25207)
- 编号(23039)
- 部(21573)
- 中国(20645)
- 国家社会(20495)
- 教育部(19308)
- 重点(19263)
- 成果(18545)
- 发(18115)
- 人文(18113)
- 创(17692)
- 大学(16905)
共检索到198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凌芳 戴金平
中国对非援助积极贯彻联合国2005年提出的"促贸援助",通过对非援助帮助非洲发展贸易,实现经济增长,摆脱贫困。基于对外援助与OFDI对出口升级联系机制的分析,中国对非援助与OFDI皆有利于非洲出口总额增加,其中中国对非援助有利于非洲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出口工艺升级,而对非直接投资则有利于非洲工艺、产品和功能三个维度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提升,且当前中国对非援助与OFDI对非洲出口升级的边际效应仍处于互补阶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艳 樊此君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和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了中国对非洲国家援助对其投资的影响。在控制了市场、资源、人口、开放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因素之后,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援助与投资的关系随着援助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趋势:投向社会基础设施部门的援助会加速促进中国对非投资的增长;投向经济基础设施部门的援助对投资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与此同时,直接流向东道国生产性部门和政府的援助与中国对非投资则呈"U"型关系。
关键词:
援助 对外投资 非洲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玮冰 武晋
中国对非基础设施援助一直受国际社会质疑,本文总结中国对非基础设施援助影响直接投资的传导机制,通过构建包含基础设施质量与数量2个维度16个指标在内的基础设施变量,并运用39个非洲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对这一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市场、资源、开放程度和人口等因素后,中国对非基础设施援助与直接投资呈显著的正向作用;受援国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是中国对非基础设施援助的主要考虑因素,中国现有的基础设施援助尚不能显著提高受援国的基础设施整体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连星 罗玉辉
研究目标:通过对行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测定,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其对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03~2011年行业层面数据,采用两步系统动态GMM方法。研究发现:行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呈现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是在分行业视角下,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密集型行业,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促进效应并不显著;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行业贸易规模扩大均对行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研究创新:本文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和地位进行了全面实证分析。研究价值: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完善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机制,着重推动技术密集型企业参与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海燕 沈桂龙
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基于1995~2017年39个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得出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影响母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结论;并将样本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检验结果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更能够促进母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活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进一步用中国16个行业2004~2014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国内研发投入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产生了挤出效应,对外依存度的提高也会不利于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文章最后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为五大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央企业及单位的OFDI最能够促进中国GVC增加值的提高,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更能够提升中国GVC增加值能力,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对外直接投资 挤出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军 冯章伟
本文理论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机制,实证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竞争力的直接效应和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具体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进步和服务创新两条路径促进中国总体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第二,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全球价值链竞争力;第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第四,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服务创新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 对外直接投资 全球价值链 升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冯凯 李荣林 陈默
本文将中国对非援助与非洲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同期影响纳入动态联立方程组中,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双向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中国援助一方面可以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非洲各国的经济增长也会进一步吸引中国援助资金的流入。在区分中国对非官方发展援助与其他官方融资后,结论依然成立。PSVAR结果表明,援助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形成正反馈循环,其影响是累进性的,并且以积累的方式扩展。
关键词:
对非援助 经济增长 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述忠 陈亚平 刘梦恒
中国农业处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谷底,长期遭受不平等待遇。对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所作的测算显示,相对于G20国家而言,中国农业在全球农业价值链地位并不高,且与最高国家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对G20国家农业OFDI数据所作的面板回归表明,农业OFDI存在溢出效应,能够提升母国农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且其提升需要"学习过程"。此外,农业FDI对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据此,研究认为,中国为了实现全球农业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应该进一步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改善农业投资环境,为外商直接投资创造条件;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国内金融服务发展程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述忠 陈亚平 刘梦恒
中国农业处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谷底,长期遭受不平等待遇。对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所作的测算显示,相对于G20国家而言,中国农业在全球农业价值链地位并不高,且与最高国家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对G20国家农业OFDI数据所作的面板回归表明,农业OFDI存在溢出效应,能够提升母国农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且其提升需要"学习过程"。此外,农业FDI对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据此,研究认为,中国为了实现全球农业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应该进一步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改善农业投资环境,为外商直接投资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丁祥平 邓富华
中国对非洲援助和直接投资是近年引起普遍关注的国际现象。基于非洲国家样本的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揭示,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发展援助,有利于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当中国投资进入规模较小的东道国时,援助对企业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在当前国际社会经济背景下,将对外援助与对外投资等政策结合起来,推动对外援助与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是可行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对外援助 非洲 对外直接投资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冰
本文将中国对非洲援助模式界定为"发展引导型援助模式",认为它是一种通过"援助+合作"的平等方式帮助和引导受援国实现自主发展,并最终实现受援国与援助国共同发展的援助模式。在援助理念上,坚持"平等互助、共同发展";在援助方式上,强调"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在援助目的上,致力于"以援助促发展,以发展促合作、以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总之,中国对非援助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特色。
关键词:
发展援助模式 发展引导型援助 中非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毛小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文卿 赵忠秀
本文研究了中国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经济活动对该地区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使用索洛增长模型及1991-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本文发现该地区出口自然资源的国家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并从中获利。实证结果还表明,来自中国产品的竞争对非洲当地企业产生了替代效应,中国的投资与援助对非洲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显著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丹青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改变着全球价值链的格局。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全面评估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对外直接投资明显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并呈现出递增的持续滞后效应;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投资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更大的价值链升级效应,当地生产型企业的价值链推升效应明显大于商贸服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表现出超过整体平均水平的价值链分工地位促进效应。本文研究为中国继续有效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构建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有力的微观经验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